APP下载

造型元素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2017-10-30赵明孙爽盛潇

设计 2017年6期
关键词:版式设计元素视觉传达

赵明 孙爽 盛潇

摘要:版式设计是当代设计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版式设计在有限的版面内运用造型要素和形式原则,将所需所想的关于主题的认识进行有效组合、排列和编辑,对主题进行扼要的阐明,从而提升产品理念与产品价值,本文旨在探讨版式设计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影响与效用。

关键词:版式设计 元素 视觉传达

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版式设计还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已经明确形成相关知识体系。在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审美需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版式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也逐渐重视对版式设计能力的培养,逐渐演变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如今版式设计课程已是视觉传达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作为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很多课程都会运用到版式设计,通常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一种情况,慢慢地接触版式设计与印刷知识之后,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设计方式,表达内心的设计想法,如何实现自己内心相应的视觉效果。本文主要通过运用造型要素和形式原则,将所需所想的关于主题的认识进行有效组合、排列和编辑,对主题进行扼要的阐明,从而提升产品理念与产品价值,进行平面版式设计。

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視觉符号总能发挥出不容小觑的力量,像一门真正的语言一样使用,人们将其称之为造型语言或者视觉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得到世界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形的,且都具有丰富的色彩,甚至还在触觉上有着直接关系的肌理,所以说在平面设计原理中主要的视觉要素(即造型基础要素)中,主要分为“形、色彩、肌理”三部分。

一、形的运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图形虽然是千差万别的,但都是由基本的“点线面”构成,“点线面”是构成形的最小单位一元素。点确定了基本的空间位置,点的移动又产生了线,线的移动产生了面,不同的面又形成了立体,不同大小与不同位置的立体进行组合又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存在的空间。

(一)不可忽略的“点”

点在图形和文字编排方面也是常用的设计元素,在图形中,巧妙的点的排列总是起着不可忽视的点缀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点的大小、颜色、位置、顺序、形态等多方面进行编排,从而产生视觉上的美感。点具有张力,且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向心的,把点放在版面中央位置上时,版面周围的空间就会变得均衡,给人-种宁静的感觉;当点从中央向外移动至边缘的时候,由于版面的不均衡,便会产生一种张力,造成一种紧张感。对点进行不同的排列和设计,也会使点产生线或面一般的感受。当画面中有两个点存在时,人们的视觉会默认为两点之间存在一条“看不见的线”,人们夜晚观看星座便是利用了人视觉的这一特点。此外,在文字编排的版面中,文字会像点一样在版面中排列,像点一样排列的文字经过排列可以与线或面的要素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强烈的形式感,并且将点进行大小、颜色、位置、形态的调整,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排列即可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图1)。

(二)多变的“线”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对“线”做过详解:“在几何学上,线是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因为它是由运动产生的。”Ⅲ也就是说线是点运动的结果,是从静到动的一种飞跃。因此线具有点的系列特点——具有张力与向心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方向。线具有的内在张力与方向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视觉联动,从而构成丰富的视觉画面。同时因为线的运动特性也决定了线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基于这两个特点,在造型艺术中,各种线条的形状,它给人的设计变更是无止境的,可将此归纳为直线和曲线。线的视觉传达有方向感,有动态惯性。线的表达,对于动态,静态表现力也是最强的。不同的线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垂直的线带给人庄重、严峻、单纯的感觉,同时在庄重中给人以向上的动力;水平线带给人安定、平和、永久、静寂的感觉,可以构成一种最简单的、安静的表现形式;斜线给人带来线的排列感觉便是厚重、优雅与饱满等,由于角度的倾斜,斜线也是表现运动形式最有表达力的形式(图2)。

自由曲线与几何曲线的应用在平面版式中也较多运用,且通常会使画面更具有趣味性。很多艺术家会选择曲线与直线的结合来表现物体的形状与质感等,也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三)神奇的“面”

面从造型的角度讲是在轮廓线内部具有明确且充实、调和且均衡的平面图形。面与点线相比与之更多的便是具有体量感,面的运用会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完整性与厚重感。从视知觉的角度上讲,面的构成元素都是线的移动产生,很多情况下形成的未封闭的线的多个连接也会给人面的感觉,虽然与封闭完整的面相比,这样的面的完整性与厚重感会相对较弱,但是由于视觉心理的组织原则——形的群化和线之间的引力作用也会产生免得感觉。田中一光先生曾在他的多幅视觉传达设计平面作品中运用面与面之间的元素关系表达主题,通过面具有的形状感与安定感,完整性和体量感(图3)。

二、颜色的运用

颜色也是视觉传达过程中主要的视觉要素,颜色有多重属性,不同属性的搭配应用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颜色搭配中最重要的便是色彩的对比,著名的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与错觉》一书中利用“小鸡觅食例子”形象证明了色彩对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子讲的是准备两张除了灰度不同其他条件均一样的纸张,一张深灰色、一张浅灰色,同样的情况下,先训练小鸡仔浅灰色那张纸张上觅食,之后换上另外一张更浅的纸张,小鸡则会放弃去之前一直觅食的那张浅灰色纸张上觅食,反之去那张相较之颜色更浅的纸张上觅食。小鸡是这样,人也是如此,都是通过刺激物的对比关系来感知事物,由此可见色彩对比在颜色运用中的重要性。

(一)色彩调和性

色彩之间的关系不仅有色彩对比也有色彩调和,色彩调和与色彩对比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排斥又是相互依存的。色彩调和实际上就是对色彩的各种对比因素,以及进行对其他因素如面积、形状、位置等的巧妙处理和调整。颜色调和主要分为类似性的颜色调和论和互补性的颜色调和论。主要是通过对明度、纯度、色相之间色彩调和图片的关系进行不同的调整,辅助对色彩调和产生影响的则是面积的大小、位置的关系、肌理、形状等造型要素。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色彩调和与对比,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应该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一般来说,主体和辅助之间的色彩关系是调和关系,画面主体和背景之间形成对比关系。从而可以与主体形成对比,背景也可以突出主体,容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4)。

(二)色彩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色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们会对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与物理效应,如黑色象征庄重与神秘,白色象征纯洁与神圣,蓝色象征沉静与理智,以上为单独的颜色象征,色彩的组合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情感,从而产生丰富的色彩表情和象征意义。色彩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会牢牢抓住观者的视线,引起读者注意。

色彩具有不同的属性,从而对人们的视觉效果产生影响。色彩的进退性是颜色基本属性,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距离感。如在色相方面,红橙等暧色比蓝紫等冷色距离感近;明度方面,明度高、色彩较亮的颜色比明度较低、色彩暗的颜色距离感近。其次色彩还具有膨胀性与收缩性,即使是两个面积一样大的色块,也会在对比中出现看上去比原来大或者以原来小的现象,通常将看上去大的颜色称之为膨胀色,反之称之为收缩色。颜色的膨胀性与进退性通常是一致的,即暖色趋于膨胀,冷色趋于收缩。即在设计中需要让不同的色彩看上去大小相同的时候,需要将明度较高的色彩的面积处理得相对小一些,或将明度低的色彩的图形放大,进行适当的视觉调整,从而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图5)。

三、肌理的运用

一切存在与世界之中的物质都具有自身的肌理,从人的感知角度上看可以将肌理变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在视觉传达中主要利用视觉肌理的方法进行表达,通常在造型表现方使用得较多。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配合处理,从而表达不同的肌理和质感。在艺术设计中多利用吹、刮、刻等手法,利用多种工具,经过喷洒、转印等手法创造出不同的肌理,营造不同的氛围,表现不同的感受,继而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图6)。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它是讲述一种关于版面编排的学问。事实上,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人们经过了长期的视觉传达的实践为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视觉传达的演变发展,都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所有传达都必须通过承载信息化的设计进行符号化的表达。

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要理解版式设计是形状,色彩、肌理等设计元素型要素和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元素组合和编排,对它们的可能性及其表现,以及内容的表现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和学习的学科。

猜你喜欢

版式设计元素视觉传达
慧心教育理念寓于版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浅析版式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App儿童电子绘本的设计与探析
浅析旅游业吸引游客的诸元素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徽州元素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鹤文化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