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惠民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2017-10-30聂文宇王萌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展示馆雅乐红山

聂文宇+王萌

“欢乐红山”第九届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前不久在红山区文化广场开幕,开场的文艺演出让市民群众连连称赞。红山区文化进社区活动已连续举办9年,是红山区打造的一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随着活动的广泛开展,如今已成为社区居民沟通感情的纽带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近年来,红山区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重点打造红山区特色品牌文化活动,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让百姓在生活富裕的同时,感受文化生活带来的精神享受。

打好品牌 群众文化“富”起来

红山区在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同时,积极打造红山特色文化品牌,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利用赤峰美术馆这一平台,红山区成功举办了“老舍博物馆”馆藏专题展、赤峰市首届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等50余场展览,倾心打造的各类文化展览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今年举办的红山区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共展出获奖作品106幅,参展的每一幅作品均出自红山区的工人之手,展现了广大职工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红山区还利用各种节假日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红山秧歌会、儿童课本剧比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去年7月,红山区举办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首届农民文化旅游节,共开展农民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51场,参加活动的农民群众达2000余人次,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建好硬件 文化短板“补”上来

文化活动场所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是群众发挥文化活动主体作用的平台。红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全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2017 年5月,红山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建成,该项目占地面积7688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将打造成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成为惠民、乐民、育民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殿堂。

截至目前,红山区已建设镇级文化站2个、社区和村级文化活动室58个、文化广场69个、草原书屋27间,配备图书12000册、电脑40台及文化活动设备280余件。所有活动室均设有声乐室、图书室、棋牌室等活动场地,形成了“琴、棋、书、画、学”一应俱全的活动阵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传承创新 传统文化“秀”出来

红山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活跃在舞台、流传在民间,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月的一天,红山区文化馆的教师们来到赤峰市回民实验小学,指导学校民乐团练习赤峰雅乐曲目《龙腾》和《大典》,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做准备。在阵阵演奏声中,雅乐特有的音律、深远的意境、恢弘的气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民族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赤峰雅乐是自治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把这一宝贵遗产传承下去,红山区把回民实验小学打造为赤峰雅乐传承基地,定期组织专业老师到学校上课,做好“传帮带”。

目前,红山区已经把昭乌达小学、老爷庙社区和三眼井村设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山剪纸传承基地;将东南营子村设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星会、黄箱会传承基地;定期开设三道井子村布贴艺术画制作、二道井子村版画课堂、东三眼井村民族剪纸等传统文化培训,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红山区打造了东南营子村乡土文化传承展示馆及二道井子村、西水地村历史文化遗迹展示馆等14个特色文化展示馆,建立了东三眼井村舞龙队、三眼井村高跷队等18支特色文体活动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展演,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赤峰市红山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英楠)

猜你喜欢

展示馆雅乐红山
红山荞麦看木森
明嘉靖时期张鹗及其雅乐改制
中古荆州雅乐中心地位的形成与贡献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鄞州区非遗展示馆
扬州特色农业展示馆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