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整理与练习”,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
2017-10-30颜琰
颜琰
数学练习课是对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也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对教材中“整理与练习”板块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练习课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就如何优化数学练习课,提出了几点建议。
“整理与练习” 数学练习课有效性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整理与练习”的编排特点
1.形式上多样化。从广义上理解,义务教育试验教科书上所编排的练习都可以纳入“整理与练习”的范畴,教材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编排方式。在1~2年级,教材安排练习的形式主要是“想想做做”;在3~4年级,教材除了安排“想想做做”以外,还在每个单元的结束安排了“练习”;到了5~6年级,教材取消了“想想做做”,在相近内容的课时后安排了“练习”,并在每一单元后增加“整理与练习”板块,练习的形式和练习量明显增加。
2.内容上的多样化,每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基本分为四大类:首先,回顾与整理——一般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这一板块中,教材通过出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练习与应用——一般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练習与应用中的练习,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次,探索与实践——一般以生活实践的形式出现。这一板块要求学生将动手实践与理解应用相结合,创造性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最后,评价与反思——一般是学生打星自评的形式。学生对照评价表,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数学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自觉的进行查缺补漏。
二、追问“整理与练习”的价值
虽然“整理与练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材料,但是许多教师受知识本位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关注的焦点一直放在“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两大板块上。“整理与练习”的价值在教师的简单化教学中被弱化和轻视,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和教师们一起再来重申“整理与练习”的价值。
1.整理,让知识串成线。每一个单元都有许多零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分散在不同的数学课堂中,形成孤立的、离散的点,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的。“整理与练习”安排了回顾与整理的板块,用几个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这一单元的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知识链。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2.应用,让知识形成模式。数学所反映的并不是某个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特征。这就是说无论是数学中的概念和命题,还是数学中的问题和方法,都是一种普遍性的“模式”;又由于数学正是由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等多种成分组成的一个复合体,因此,也就十分清楚地表明这样一点:数学即可被定义成“模式的科学”。这就决定了“练习与应用”的价值绝不在于做题,而在于通过一个特例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模式。
3.实践,让知识动起来。数学练习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即是一个包含有猜测、错误和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动态过程,正是基于数学练习的这一特点,教材中安排了“探索与实践”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学生所接触的不再纯数学的东西,实现了由“纯形式”的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归复”的可喜转变。
4.反思,让学习自觉化。在“整理与练习”的最后都安排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虽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能成为教与学的有力助手。首先,评价表在内容上既指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重视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同时关注情感与态度。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通过对评价对象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使学生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数学,应该怎样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客观、有积极意义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审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在数学思维方面的发展,逐步形成数学学习自觉化。
小学数学练习课,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要提高练习课的效益,我们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优化设计练习课,让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上出高效、精彩的练习课来。
参考文献:
[1]郭志宁.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J].电子制作,2014,(03).
[2]杨普.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咨询,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