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多花园

2017-10-30吴瑛

湖海·文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拱门养花蔷薇

吴瑛

驱车三个小时,竟然为了去一个私家花园。因为是跟路,也没概念,到了哪里,才会惊叹,啊,真的好小啊。然后再叹,人真的好多。再等走近了,更叹,花养得真好呀!

同行的,是我的两个闺密。打小长到老的。还会一直陪着走下去。人很奇怪,最初是相交满天下,后来就只有知己几人了。我们三个在一起,基本我说话最多。她们但笑不语,但听不答。

在这之前一次三人出行,还是我爸爸去世后。我的歇斯底里,让她们手足无措,也不劝阻,只是三个人去了野鹿荡,说好的出来替我分忧散心,我却更加肝肠寸断,要是爸爸还在,带他来,多好!

渐渐地,我可以闭口不提爸爸了。哪知一下车,看到满墙的蔷薇,我的泪,又要出来了。爸爸年少时,算得另类,那样的乡村,他出门一趟,居然带回几株蔷薇,注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蔷薇牵扯得很长,且身上长满了刺,第二年,就被妈妈全部清理了出去。

我的精力,多半放在写字写文上,花草只是小喜,地方限制,只种些文案花草。我们三人都爱花。丁丁成了月季控,锁定一个花铺,隔三差五就等秒杀的欧月苗。我是泛爱主义者,但凡能称得上花草的,一律爱着。清是一个极简主义者。她不养花,也不爱花,我和丁丁看到喜欢的,时常一式三份,清舍不得花死掉,慢慢地,被带动得开始养花。慢热的人最闷骚,这家伙是个学霸,一旦爱上,迅速入港。清和丁丁天天泡一个花友群,用清的话说,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捧着手机,群里发言从第一条看到最后一条。

就因为这份狂热,两个家伙,决定来看多多花园。清在奶奶那儿,有院子有围墙,有一亩三分地,足够她折腾了。

说人家的花园呀。分左右两区,左区是销售区,专卖月季和绣球。右区是观赏区。首先是一堵花墙。我家那两个宝,月季品种如数家珍,一面墙用我的速度,最多两分钟可以箍过。那两个家伙怕人了,先是细细辨认品种,然后贴近了闻香味,然后摆好造型,和花合影。一堵花墙,这边和那边,只是颜色品种不同罢了,两个宝却逐一研究。前面的研究得差不多了,刚到后面,想起什么,猛地又奔回前面。

一个私人花园,可以吸引这么多游客,真正神奇。一个姐姐队,七八人。穿着统一旗袍,带着一个男人摄影,这下热闹了,花园里满是她们快乐的身影。浓妆、削瘦的衣、艳红的唇,挨次站在花下,我们远远地看着,喜欢,仅限于欣赏。越到中年,越清浅了。不喜这样的繁华毕现,可是不妨碍喜欢别人。

所有的花,地栽都好养易活得多,且容易成花墙。我的丁丁,养月季堪称一绝,可惜了盆子端来端去,怎比这满园撒丫子散养呀。

王总是我主动加的好友。因为是同类。不,他是老师。文章写得好,花养得更好。我养花,是因为梅子的带动。梅子写散文,能抵植物学家了。她所有的文字,沒有花不会开口。如果仅仅写花,那是群芳谱,不是美文,她耽在花草的世界里,几乎忘了身外还有一个凡俗红尘。因为只肯和花草亲近,她的身上自带了一种仙气,自己并不自知的仙气。

王总也是。他笑,王总这个称呼,是社会给的。不适合你。那唤老师。称他老师。我并没有很多时间,去逛他的空间,可是,每个客服或者写文,累极了的时候,会点开他的空间。看他的行走,或者小札,或者花事。

最近的花事,很是撩拨人。说自己出行几日,终被家中的花花们牵引,不敢走远,匆匆回头。到得家来,来不及放下行李,直奔花草,喂它们水,只听得它们仰脖饮水的狂欢。灰色的砖墙,深红的爬藤月季。满墙的花朵呀。我评:羡慕忌妒恨。老师回复:也就你会连这个也羡。怎能不羡?此生只向花低头呀,我们城里,最羡慕他花比我多,且花器一个比一个漂亮。

外出,我的手机极少往外掏的。因为我更依赖我的文字记录。可在多多花园,我拍了很多照片。我把含笑发给老师,已经长成一棵大树了,花儿正好,满院香蕉的甜糯香。之前有推荐老师种含笑过,他怕不耐寒,这下有依据了。可以放心地栽。只是花期算不得长,半个月左右。但花的块头和香味远超桂花了。

拍了花园里的流水装置。其实,不管哪个地方,但凡有水,就流动了。所谓风水,指的也是这种流动性。多多花园里的水很到位。上游的瀑布,经由几道小渠流到花园每个角落。满铺地面的是铜钱草。我对铜钱草的爱,近乎狂热。只要一捧土,一缕光线,逮着一口水,它就能蓬勃成一片。花园里并没有种很多奇花异草,都是我们日常可以见到的,但是长成这么一个花园,就颇为壮观了。花园在上游建了几间木屋,木屋过来一片拱门。我又犯病了。拱门那里不停地拍照,我要传给姐姐。把爸爸送到了那个荒凉的地方,每有重大节日才能去看他。我想在爸爸白屋前,放一个拱门,左右各栽一棵藤月,两年的时光,就能花开簇簇了。

做任何一件事情,没用的东西一定要多。拱门后面就是没用的东西了。青砖垒的空墙,放着乡村风味的铁器。并没有花。再过去是又是一堵墙,高低参差着,这下有花了。凌霄,从上空探身而下。低处的是一盆小木槿,红陶土盆上满了绿青苔,光阴全在上面了。一个镂空的壶,却什么也不种。把手锈了,更有老去的况味。朱顶红倒是突破了这个角落的低调,独自张扬地举着个大花,吆喝着春来的欣喜。

几年的从商经历,让我敏感到,这个私人花园,绝非仅供参观这么简单。将个人爱好,可以转化成金钱,金钱回过头来再反哺爱好,这才是良性的循环。果真的,左区,一大片,都是卖的。月季、蔷薇、铁线莲、凌霄、然后是一棚一棚的玉簪和绣球,一眼难望尽。我们只恨车小了,要不也会搬几盆带回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拱门养花蔷薇
养花人
春天是个养花的人
蔷薇在诉说
巧制养花神器
雄伟的自然拱门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拱门
中华谣
养花让我如此美丽
麦当劳:金拱门寻亲记
朵朵和蔷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