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7-10-30王培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风险社会社会责任感保障机制

王培芳

[摘 要] 风险社会视角对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有必要从风险社会背景深刻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内涵、不良倾向、担当困境以及培养机制。风险社会背景引发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忽视社会责任,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遭遇多重困境。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有:社会组织责任担当的榜样示范,社会责任保障机制的健全完善,社会责任感教育策略的系统协同。

[关键词] 风险社会;社会责任感;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0-0009-03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赶超型和压缩性社会发展使多种社会风险问题交集。社会风险治理不能仅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社会成员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共同参与风险治理才是治本之策。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更需要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风险治理。

一 风险社会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内涵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社会风险产生的根源之一,社会风险治理呼唤社会责任感的回归。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在风险社会中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生要回应风险社会的时代要求,在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过程中积极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对风险社会时代需求的主动回应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社会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应然需求,社会生活背景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生成提供了实然土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单单体现为个人道德修养,更是体现在回应风险社会治理的时代需求。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纽带,一端系于大学生个人的道德人格修养,另一端系于社会的风险治理,既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公共价值的达成。社会责任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动大学生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民生质量而努力科学探究和改革创新。

(二)参与社会风险治理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风险社会的“脱域性”要求大学生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发展,在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局限于自我责任和家庭责任,更要上升到主动承担公民责任、社会责任和人类责任。参与社会风险治理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治理能力,风险治理能力是大学社会责任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有机融合于社会风险治理的实践过程。大学生在参与风险治理的过程中,将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风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1)当今的社会风险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源于个体成员和社会组织在管理决策、科技研发和文化生活的“不负责”,是科技理性、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的自发性后果;(2)如果对社会风险不加以治理,社會风险危害程度将越来越深、波及范围将越来越广,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大学生有能力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从而践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思想活跃,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学生的内在素养为他们参与社会风险治理提供了很大的可行性。大学生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方式具有人性化和专业性,大学生可以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服务帮助困难群体走出生存困境,可以公共政策讨论向相关社会组织反馈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化解潜在的社会危机,可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避免风险恶化,可以宣传舆论活动倡导社会共同意识完善风险治理机制。

二 风险社会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困境

风险社会呼唤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风险社会也在挑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存在困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遭遇多重阻碍因素,既有个人层面的心理特征因素,更要看到社会层面的风险因素。

(一)风险社会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

大学生阶段是个性张扬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拥有自我发展的独立意识,他们的人际交往空间迅速扩大,他们想努力挣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努力用各种成就证明自我,但是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价值观,在风险社会中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容易迷失于社会诱惑和物质享受。大学生思想开放、敢于冒险、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但容易被社会现象所迷惑,看问题比较片面,对事件真相和社会后果考虑不足,容易产生投机取巧心理。大学生的社会经历不足,不能辩证的理解社会问题,当遭遇挫折后缺少心理韧性,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二)社会风险容易使大学生逃避责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于强调自我防御和个人成就,漠视道德实践和社会责任。“当缺乏社会、组织、集体保护网的时候,为了化解风险和摆脱焦虑,大学生可能过于强调对自我负责,忽视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性,可能逃避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1]近年来,社会责任行为有风险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乐于助人反遭讹诈,见义勇为反受报复,诚实守信反被嘲笑,检举揭发反受威胁。人们常常学习从这些社会事件中“明哲保身”,倾向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困扰于种种抉择:“我扶还是不扶”“我揭发还是不揭发”“我说实话还是不说实话”,大学生在这种犹疑中慢慢的变得冷漠退缩了,青年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慢慢的消逝了。

(三)社会风险责任分担机制不合理可能抑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公平公正是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内在评价尺度,“权、责、利”不对等的社会责任分担机制将抑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负责任行为后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提供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反之亦然,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逃避责任行为后果也会为大学生推卸责任起到不良的榜样示范作用。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有一些组织及其成员逃避责任,甚至以违法违规的行为制造了社会风险,他们的行为不但没有遭受社会制裁,反而从中获利。正如诗人北岛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深刻揭示了社会风险责任分担机制的不合理——卑鄙者逃避了社会责任却春风八面,高尚者承担了社会责任却四处碰壁。endprint

三 风险社会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应对机制

风险社会背景要求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化解社会风险造成的社会责任担当困境,实现社会风险治理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相辅相成。

(一)社会组织的榜样示范

个体的思想道德状况具有社会性,内化和践行社会道德规范是个体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和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都强调榜样教育,社会组织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重要的榜样效应。

政府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的责任担当行为可以控制社会风险,政府的不负责任会放大社会风险。政府行政人员应该是社会成员的表率,他们的言行常常影响民众的价值选择模式。大学生尤其关注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常常以政府行为取向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决策依据。负责任的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归属感和社会安全感,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心理认同与社会保障。政府要真正“以人民的权益为中心”,走群众路线,坚持“三严三实”,笃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赢得人民的认同和拥护,既可以优化社会道德风尚,更可以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负责任的学校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育效能。“在具有凝聚力、整体性或有紧密结合型的群体中,群体会对个人的行为趋向有一定的指导性,唤起个人内心的责任感。”[2]负责任的学校办学目标优先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学校的经济效率;负责任的学生管理制度首先维护的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学校的规章仪式;负责任的学校运行机制首先尊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学校管理者的威权。学校对学生要有人性化的伦理关怀,要充分考虑风险社会对大学生生活境遇、心理需求和就业创业的影响,切实支持大学生解决当前和未来的实际问题。“如果人们的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了本真的人性关照,必然使人们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空话、套话、假话。”[3]高校必须充分关怀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自身的不足,以对大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建设、学生服务体系更新,提高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

(二)社会责任风险保障机制的健全完善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能仅靠社会道德教化和个体道德修养,还需要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基于风险社会的特征,政府要出台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保障公民的社会责任行为及其风险,包括社会责任认定机制、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社会责任风险法律救济机制。

以公民“做好事”的社会责任风险保障机制为例。鉴于“做好事”等公民救助行为可能蕴藏责任风险以及社会责任担当困境,有专家提出要完善公民救助行为风险保障机制:健全救助人善意实施救助行为的法律责任减免机制,健全救助人实施救助行为所受损害的补偿制度,改变司法执法机关要求救助人自证清白的举证责任倒置做法,建立对讹诈诬陷行为进行处罚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救助行为风险基金。[4]再以见义勇为的社会风险保障机制为例,政府和社会组织需要认识到见义勇为的合法性、公益性和风险性,完善见义勇为的风险责任承担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政府和社会需要承认见义勇为的性质是正当的和利他的,其实质首先是“善”的价值观;其二,政府和社会要尊重见义勇为的积极社会价值,见义勇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体现,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志;其三,政府和社会需要分担见义勇为的成本和风险,为见义勇为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救济。[5]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策略的协同创新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策略的协同创新是指,社会责任感培养应该从社会背景和大学生特征出发,发挥政府、家庭、学校、学生的综合力量,应用舆论规范、社会法制、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通过价值澄清、日常生活养成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行为和社会责任能力的综合发展。

价值澄清帮助大学生辩证认识社会风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社会风险中不仅蕴含着破坏性,也蕴含了机遇性,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重要机遇。大学生要主动迎接风险社会的挑战,完善自我的风险治理能力,在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中学习共同生活,在社会责任行动中激发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价值澄清辩证认识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社会责任并不妨碍个人自由的实现,社会责任是在肯定个人合理需求和尊重个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个人自由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基础,个人行动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就是自由的“界标”。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章制度都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与自由相对等的责任,只有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个人自由才能充分得到社会组织的合法性保障。马克思十分强調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他认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传统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6]

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有助于改变社会责任感知行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能力。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体验到社会责任行动的使命感,才能在风险社会中合理兼顾自我保护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履行社会责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低层次的自我责任感发展为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自我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区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和人类责任感都可以在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大学生支教、义诊、实习、社区工作、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等,这类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专业能力,也可以比较有效的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时机,高校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为班集体服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认真学习钻研、爱护共同财物、遵守校规校纪和讲究公共卫生。日常生活不像社会大事件那样具有轰动效应,社会风险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对小问题负责、对身边人负责和对小事件负责的习惯,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吃苦耐劳、自律自强、友善对人和诚信做事的良好品质,当面对风险较大的社会事件时,大学生才更可能成为勇于担当的社会楷模。

总之,在风险社会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教育者要综合运用价值澄清、日常生活养成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更要“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要拒绝“不负责任”和“冷漠旁观”,引领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心系社会、乐于助人和见义勇为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社会风险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3]宇业力.风险社会视域中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J]. 学术论坛,2014(4):164-167.

[2]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6:210.

[4]陈荣文.论公民救助行为的法律保护[J].福建论坛(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3(3):176-180.

[5]崔素琴,何祎.见义勇为的合法性分析及风险责任承担 [J].河北法学,2012(12):121-126.

[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8.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社会社会责任感保障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全球治理下的外层空问国际环境法治问题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调查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风险社会理论范式下中国“环境冲突”问题及其协同治理论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论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角度的塑造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