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关联理论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

2017-10-28周玫

科技视界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翻译

周玫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入境旅游业迅速发展,可是旅游文本的英译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研究旅游文本的英译,以期尝试性的为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从而更好的推介中国旅游资源、传播中国千年文化。

【关键词】关联理论;旅游文本;翻译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强盛,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想要了解中国文明、感受中国文化的国外游客年年递增,入境旅游迅速发展。这也已引起了众多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对旅游文本英译进行探讨和研究,在促进旅游文本翻译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旅游景点文本英译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阻碍了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研究旅游文本的英译,以期尝试性的为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从而更好的推介中国旅游资源、传播中国千年文化。

1 关联理论要点概述及其应用

关联理论最早由Sperber和Wilson[1]提出。他们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包含有“明示”和“推理”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 。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1)交际双方的 “互明 ”;(2)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 , 交际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 ,明白對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所谓关联性,就是语境效果和推理所需努力的函数,语境效果越强,推理努力越小,那么关联性就越强。人总是倾向于关注与自己最为关联的信息,并在产生最佳关联的语境下来处理话语。因而,交际意味着所要表达的信息具有关联性,成功的交际需要建立最佳关联。[1]

1991年,Wilson 的学生Gutt在他的博士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翻译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 ,即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 ; 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而能产生预期的理解 ”[2]。

我国最早研究关联理论的是学者林克难。自此之后,何自然、冉永平、李寅、罗选民、等著名学者对关联理论进行了修正、发展和应用[3-4]。目前关联理论主要是应用于口译研究、文学作品翻译、广告翻译、影视字幕翻译、幽默话语翻译等领域,用于旅游文本英译研究的仅占少数[5-6],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旨在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研究旅游文本的英译,以期尝试性的为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从而更好的推介中国旅游资源、传播中国千年文化。

2 关联理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以2016年《今日中国》中收集到的语料为例,归纳总结出译者在翻译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并从关联理论的度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关联理论对旅游文本英译的巨大指导作用。

1)语篇上,通过调序、压缩,将原文重构。

例1: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塔高468米,三面环水,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

《今日中国》,2016(1)

译文: Situated on the Huangpu River at the point of Lujiazui in Pudong, 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and Television Tower is surrounded by waters on three sides and faces a row of buildings variegate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s in the Bund across the river. This 468-meter-high tower ranks first in Asia and third in the world in height.

原文只有一句话,先是说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所处的位置,接下来是塔的高度及周遭环境,最后是评价。语篇的安排完全与我们观察、感知世界的顺序相对应。先是让游客明确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所处的位置,接下来便是到达景点位置,眼睛第一时间所能感知到的:纵向——塔的高度;横向——塔周遭的环境。最后,游客会根据第一印象,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这与原文最后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完全对应。可见,原文所提供的信息及编排顺序,与中国游客的心理认知过程完全一致。作为中国人,我们在阅读时,只需要付出很小的推理努力,便可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说明原文与中国读者产生了最佳关联。

与汉语旅游文本不同,英文旅游文本注重的是语言信息的客观传达,整个语篇基本按照背景信息—景点内容—旅行建议层层推进。译文将原文翻译为两个句子,第一句交代背景信息——东方明珠电视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周遭环境。第二句交代景点本身内容:塔的高度及其地位。可见,尽管原文的顺序发生了改变,但是意思却完全一样。这种语序的调整既充分了传递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又满足了英文读者对于旅游文本的阅读期待,使得英文读者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推理努力便可在译语中感受并建立与原文本的最佳关联。

2)语言上,采用增译、减译、改译。

(1)增译

旅游文本中经常会涉及到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人来讲,是耳熟能详,无需解释的,不需要太多的推理努力便可理解文本意图;但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若翻译时不作任何补充说明,就很难在译文和受众之间产生关联,因而无法理解其意图。

例2:九条古街充满了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译文:Nine ancient streets are filled with representative ancient buildings from the Ming(1368-1644)and Qing(1644-1911)dynasties.endprint

《今日中国》,2016(1)

可以看到,译文在朝代后面增加了年份信息,在“代表性建筑”中间增加了定语“ancient”。增加的信息延伸了受众的认知环境,增强了语境,减小了推理努力。使得原文和译文读者之间产生了最佳关联性,取得了较好的认知效果。

(2)减译

例3: 南岳衡山岩壑深幽,寺院棋布,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流泉飞瀑点缀;这里人杰地灵,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书院盛行,人文浓郁,历史厚重。这块神奇的土地为历代帝王、名人所仰慕。

译文: Mt. Hengshan, a holy place worshiped by ancient emperors and scholars, is renowned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and ancient culture. Here you will be attracted by the waterfalls and streams flowing through the forest and valleys; impressed by the temples, academies and memorial halls dotting the slopes.

《今日中國》,2016(5)

原文是关于衡山旅游景点的介绍,用华丽的辞藻渲染优美的意境,目的就是推介衡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在凸显自然美景的时候用到了“岩壑深幽”、“ 郁郁葱葱”、“ 流泉飞瀑点缀”;凸显人文特色时用到了“寺院棋布”、“ 人杰地灵”、“ 人文浓郁”、“ 历史厚重”。可是译文并没有追求文字上的一一对应,而是将这些华丽辞藻所传递出的主要信息用“beautiful scenery”和“ancient culture”在开篇点明,然后客观的描述景点内容,删去了关于自然之美的铺陈性描写,符合英文受众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期待。这样的处理,既准确传递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又不需要受众做出太多的推理努力,就能够在译语中感受并建立与原文本的最佳关联性。

(3)改译

例4:1400年,燕王朱棣从天津出发,渡过大运河,偷袭沧州,攻陷南京,夺得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位君主。

译文:In 1400, the Prince of Yan, Zhu Di(1360-1424), who later became third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1368-1644),crossed the Grand Canal to journey south and fight for the throne.

《今日中国》,2016(10)

原文按照地点顺序描述了这个历史事件的始末,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感知事物的顺序。文中提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的几个地点:天津、沧州、南京,来说明朱棣夺取皇位的路线。而绝大多数外国受众除了对中国的代表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有所了解以外,可能并不知道天津、沧州。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受众不同的认知语境,如果将这些地名一一译出,可能表面上看起来是忠实翻译,实际上却给受众带来了认知障碍,游客们可能会尽力去理解这些信息,弄明白这些地名在中国地理位置,反而弱化了原文的交际意图。译文进行了改译,没有译出地名,而是改用“journey south”说明了路线方向,减小了受众读者的推理努力,从而实现了原文和受众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传递出了原文的交际意图。

3 结语

国际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发展世界经济、增强各国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日中国》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其高质量的旅游英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此杂志中部分旅游文本的分析,总结了译者在翻译旅游文本的过程所采用的策略--语篇上对原文本进行了重构;语言上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增译、减译和改译,从而建立了译文与外国受众的最佳关联性,达到了良好的翻译效果,有效的宣传了中国旅游资源,传播了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perber,D.an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secon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一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92-107.

[4]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0-42.

[5]叶苗.关联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变译策略[J].上海翻译,2009(3):28-31.

[6]胡娟,朱练平.关联理论视阈下的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文本英译策略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5(12):451-4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翻译
《西游记》中幽默语言的英译研究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