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绘画创作价值观小议
2017-10-28李大同
李大同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我们在品评一件艺术作品的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几个方面:首先艺术作品的格调,这种情况是指:作品本身所带来的心灵感觉,无论是架上绘画,装置艺术,最终也是通过引起人们心灵震动达到作者最初的愿望。而这种心灵的感觉的不同,也就是作者创作目标的追求和体现。我们常常分析作品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说起来复杂,实际就是指表现什么样的人物或者景物,作者把这些素材设置到什么环境中,表现对象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当中。这种设定往往是在艺术品产生前被作者预设的部分。
面对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寻找灵感。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什么样的东西能满足我们表达的想法和愿望,是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这是习总书记关于艺术创作提出的“优秀作品”的标准和概念,实际上也是对画家在寻求生活素材,思考生活的原则性指导。
艺术展现民族精神,积极的价值观实际是几代中国画家的追求,民族化,实际上应当是指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吸取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以丰富、补充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新文化的过程。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从积极方面说,是基于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急于振兴民族文化,以实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艺术创作从来也不是空想,而是基于生存,源于生活的思考,根据不同的认识选取不同的表现手段,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安徽省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巫俊《繁忙的的大码头》,作者以表现性的艺术手法,写意般的描绘了长江芜湖港的繁忙场景,作品从作者的立意上,从日常生活出发,以自己生活的城市重要的功能作为表现对象,不仅是对生活的再现,更是一种热切的生命态度。以此作为作品创作价值取向的作品,还包括高鸣的《野旷天低树》,作者在作品中以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体面分析的手法表现了秋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两位画家都是以生活的直观经验作为创作的对象,直接提取生活中最本质的绘画元素,不仅从艺术手法上,更是从最终的画面效果上解释了艺术为人民这一创作价值观。
另外的一个例子是周群的《痴绝徽州》,《痴绝徽州》作品是一个系列,是周群在深入皖南生活,徽州古民居由于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面向这些周群选取了在阳光下闪耀的徽州门头为表现手段,表现手法上利用类似中国水墨的润湿感受和粗糙的厚堆肌理相结合的形式。作品形成一种对历史沧桑的思索。这是另一种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即:面对传统文化的积淀,结合当下的表现手法,以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弘扬。
钮毅的《青春碎片》是对青春的回忆和反思。作者以怀旧的色调,组画的形式,描绘心灵里深沉的记忆,不仅歌颂了青春记忆里的美好,也回味了关于青春的苦涩与困扰。这种以亲身生活经历作为绘画创作题材的形式,是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反问。
所以习近平说:“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纹出了水来”。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1]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艺术的创作不仅是技巧的高低,画面的形式,最根本的恐怕还是价值观的取舍与思考。
今天的这个时代,艺术家如何看待社会现象,社会人物,社会事件,以及社会景物,实际上直接反应艺术家的价值观。首先文艺工作者要从本心出发,记得自己是谁。最优秀的作品不仅在思想上有高度,艺术上有深度,同时在表达方式方法上又能受到欢迎,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或者说这阐明了时代艺术的需要。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