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锋派的美学史

2017-10-28陈育芝

小说月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达芬奇感性理性

陈育芝 罗 涧

(1.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0000;2.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五支队指挥中心 广东 珠海 519000)

先锋派(AVANT-GARDE)在法文里有三种解释:

1、Détachement de s ? reté rapproché précédant une force terrestre ou navale[军]先遣部队;2、Groupe,mouvement artistique novateur,souvent en rupture avec ce qui l’a pécédé(文艺领域敢于创新的)先锋派;3、D’avant-garde,en avance sur son temps par son audance前卫的,先锋的。

《牛津20世纪艺术词典》的解释为:

这个术语最初被用来描述赴前线作战的先遣部队(也叫先锋队),现在运用到了很多领域,特别是用于艺术家,他们认为自己是革新的并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当作为一个形容词时,这个词语适用于表现这一类的性质和特点。

事实上,先锋派这个概念,是了一个涵盖性术语,最初用于军事,后来转用到了其他领域,如艺术、文化、社会。我认为“似乎走在了时代的前面”4是更为简明直观的解释。

美学是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科学,它根植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人类的审美活动为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彼得比格尔在《先锋派理论》中认为,审美理论家们也许会竭其所能,以求获得超历史的知识。不难看出,审美理论家们是思想以“走在时代前列”为己任的。

1 叛逆的古希腊美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师从希腊哲学巨匠柏拉图,是古代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曾担任过年亚历山大的老师,其最主要的美学著作包括《诗学》和《修辞学》。其中《诗学》是对古希腊悲剧理论的总结,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古希腊人对诗评始于公元前六世纪。赛诺法奈斯,赫拉克利特等都对诗评有所涉猎。在“哲学与诗的抗争中”,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除了公开鞭挞,甚至宣称:“如果有哪位懂诗的学者能够证明诗不仅可以给人快感,而且还有助于建立一个合格的政府和有利于公民的身心健康,我讲洗耳恭听他的高论”。而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一位叛逆者,在《诗学》二十五章中提出:对某些批评的回答应从对诗艺本身的考虑出发。如果诗人编排了不可能发生之事,这固然是个过错;但是,要是这么做能实现诗艺的目的(关于目的上文已有提及),即能使诗的这一部分或其他部分产生更为惊人的效果,那么这么做是对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最能引发“怜悯和恐惧”,悲剧人物和悲剧有“净化”作用。他挑战了柏拉图的理论,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科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师从佛罗伦赛画家和雕塑家委罗基奥。把科学的理论与实验的方法运用于绘画,其著作《笔记》和《画论》包含了绘画科学理论的总结,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代表。

作为画家的达芬奇,以精湛的技艺创造了《蒙拉丽莎》、《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等绘画作品。而这并没有改变绘画作为“技艺”的传统命运,绘画和雕塑都为划入“机械艺术”之中。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初期,这种传统的见解仍然根深蒂固,诗人和哲学家是宫廷的上宾,而画家和手工业劳动者一样组织在行会里。而达芬奇《画论》的第一篇《绘画与他种艺术之比较》则以先锋的姿态对传统的认识进行了批判。他把绘画和音乐、诗歌、几何、天文等“自由艺术”逐一比较,证明绘画绝不是什么“机械的手工劳动”,而是一门科学,是自然合法的儿子。

达芬奇认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绘画替最高感官——眼睛服务。音乐应当被称为绘画的妹妹:音乐只能是绘画的妹妹,因为它依赖于词语视觉的听觉。他以先锋的姿态对传统“自由的艺术”进行批判,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肯定了绘画作为艺术的价值,把绘画的地位拉到了高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地位。这正是对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家不能创造自然产品,他要创造作品即人工产品,必须以上帝创造的自然产品为范例,模仿上帝创造万物的活动方式。达芬奇以科学来定义绘画,正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认为绘画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自然的合法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为了更确切期间,我们应当称它为自然的孙儿,因为一切可见的事物一概由自然生养,这些自然的儿女又生育了绘画,所以我们可以公正的称绘画为自然的孙儿和上帝的家属。

在文艺复兴之前,根据古典准则,人文“七艺”包括了算数、天文学、几何学、音乐(理论而非实践)、语法、修辞学和逻辑学。所有这其中学科都从属于哲学--至高无上的学科。人文科学被视为对治理的训练,因此被高置于实用技能和手艺这类“粗俗”技艺之上。而文艺复兴标识着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变化,即从神学到人学,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事实上,这样的思想真实源自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新文化的需要。文艺复兴时代,在思想上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桎梏,以“人文主义”为旗号,希望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达芬奇把画家的地位提高。把绘画从匠人的作坊手工提升到人文科学正是这样时代人文精神的需要。他的的思想正是这巨大浪潮的产物。

3 从鲍姆加滕到德国古典主义美学

鲍姆加滕是德国启蒙运动美学的创立者,他第一次提出了美学这特殊的哲学学科,被称为“美学之父”。在鲍姆加滕之前,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把逻辑推理放在重要位置笛卡尔认为如果美不涉及视觉的话,一般的来说,所谓美和愉快所指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的一种关系。布莱尼次,认为“一切文章永远只有从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他在《诗的艺术》中强调:首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在他们对于美的观点中,过分强调了理性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感性创造。而鲍姆加滕认为:美学(作为只有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艺术和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自身的完善(使之完善),而这人们就称作美。鲍姆加滕正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把艺术与哲学,感性与理性放在了同样的位置进行讨论。在鲍姆加滕之前,美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于哲学门类。美学的思想散乱的分布于哲学家著作,如柏拉图的《大大希庇阿斯篇》笛卡尔的《巴尔扎克书简》;又或是艺术家对于艺术理论的著作中,达芬奇的《画论》、荷加斯《美的分析》。

可是,在鲍姆加滕的前辈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一个朦胧的观念不够使我们对它的对象认识清楚……如果我们能认识一件事物,我对它就有明晰的知识;但是明晰的知识又分混乱的(感性的)和明确的(理性的)两种”这里已提出了感性(混乱的)和理性(明确的)两种知识的差别。事实上,在理论上莱布尼茨已为鲍姆加滕的感性与理性的并立提供了理论的铺垫。再拿同时代的德国和英法两国进行对比,德国当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落后就显得格外突出,格外不可容忍,这些邻国的前进知减分子衡进行的革新运动也抬他俩树立了改革砚状的榜样,引起他俩急起道追。内部还没有资产阶毅政治革命的条件,而却有文艺和一般学术文,化的优秀的传杭,外部有文艺改革和.想促进的范例,这种情形就决定了德国启蒙运动所采取的独特的方向:它的直接目标还不在进行资产阶毅革命而在德意志的民族杭一,……所以启蒙运动在德国主要是局限于文艺和文化思想镇域以内的革新运动。所以,鲍姆加滕的《美学》是用当时科学通用的拉丁文写成,文字晦涩。这正是德国启蒙运动重思辨轻革命实践的时代风气的一个例证。

继鲍姆加滕把感性和理性并置之后,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把感性放到了更高的位置。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的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不能是别的。黑格尔则认为,美的理念是感性的显现。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走向了唯心主义的道路。

在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和启蒙理想已经破灭……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资产阶级要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树立自己的社会理想,……因此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去寻求自由。因此,作为德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康德,他的美学观念中认为,在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与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而德国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则认为,美的本身是无限的,自由的。这种主观的精神上的自由,并没有摆脱德国资产阶级缺乏革命实践,寻求哲学思辨的道路。鲍姆加滕的后继者在“走在时代前列”的同时,也并没有逃脱所谓的德国哲学传统。

4 结论

黑格尔之后,在批判继承与发展演变其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到了现代美学流派纷繁复杂,如以克罗齐与科林伍德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以佛洛依德、荣格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美学;以卡西尔和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以马尔库塞和阿多诺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美学。他们各持己见,自圆其说,接近所能的追求超越历史知识,“走在时代的前列”。当代的美学观念,作为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家的后继者,还在不断的重复、发展、批判前人的观点,力图为当代的美学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

而这一系列的观念的变化,离不开两次世界大战对于西方在精神上的冲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代艺术实践。如达达主义,体现了一战期间的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交互装置(Interactive Installation)中,通过人机交互能够影响作品的形态;而行为艺术,在创作上不需要任何技法,以艺术家的身体为媒介进行艺术实验,这些在观念、创作手法和创作媒介上的变化,正是催生当代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我们在理解当代美学言论的时候,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根治与当代社会的生活的意识形态,肯定他们的先锋性,采用更包容的心态承认他们走在时代前列。也需要明白,这样的言论和意识形态是与当代的艺术实践相适应的,避免落入盲从的误区。以此为当代的艺术作品和一些艺术现象,寻找一条合理的理解途径。

[1] 布瓦洛.诗的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4

[2] 鲍姆加登.理论美学[M].梅诺尔出版社,1983:2,11

[3] 康德.判断力批判[M].商务印书馆.北京,1964:39,46

猜你喜欢

达芬奇感性理性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达芬奇想飞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