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
2017-10-27詹东玲
詹东玲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适当介入能够促进游戏功能的发挥,因此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成为教师介入游戏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游戏中,教师既不應该“放羊”,因为这样无法保证游戏对幼儿的促进作用,也不可以高强度管制着幼儿的游戏,这样做是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游戏中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功能的主导力量。
邱学青在《学前儿童游戏》中提出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游戏活动的形式,把介入游戏的方式分为一下三种:平行介入发、交叉式介入法、垂直式介入法。具体方法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界定如下:
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在幼儿四周,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儿童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当幼儿对新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或不喜欢玩时,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而不喜欢玩其它游戏时,教师可以用这种平行介入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一般以平行角色的身份或教师的身份来参加游戏。
交叉式介入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则扮演配角,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反应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幼儿游戏加以直接指导,则可以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相关的问题,促使幼儿去思考。
垂直式介入是指在幼儿游戏中如果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出现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则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那么教师应当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中呢?下面以例子来进行探讨。
案例一:小班的建构区里,几个孩子在各忙各的,忙着搭建自己的房子,由于幼儿对材料的使用都已轻车熟路,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于是他们聊起天来,晴晴说:“知道吗?上星期我妈妈带我去农场玩了。那里可好玩了,我还用奶瓶为了小猪呢。”瑶瑶说:“我也去过农场啊!我还会帮妈妈摘菜呢……”老师在旁观察到这一切后决定介入,她扮演成顾客进去了:“请问这里是不是有农场玩啊?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农场里喂小动物,钓鱼,种菜摘菜,烤鸡……”几个幼儿楞了一下,东东不服气地说:“我们的农场好玩的东西比你说的更多呢,不过还没开业而已!”老师故意很着急地说:“哦,我想马上来你们农场玩,你们能尽快开业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师悄悄推出,在旁边观察。只听幼儿不紧不慢地:“我们赶快做农场吧,我要做猪圈,你做什么呢?”分享环节,几个孩子非常开心,而且约定明天仍然一起玩,要建一个好玩的游乐场。
案例中的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对简单的建构活动失去了兴趣,于是,以交叉式介入假扮成客人,引导幼儿设置共同任务,启发他们进行分工合作,巧妙地将幼儿的平行游戏、联合游戏转化为合作游戏,基于幼儿建构兴趣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游戏水平。基于这样的启示,在游戏中,当幼儿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教师要善于观察,恰当地以自身为媒介,借助同伴关系的力量,积极推进幼儿的游戏水平。
案例二:在离园环节中,剩下五个小朋友在玩雪花片,他们正在拼接不同的模型。星谊在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在做一架飞机,翰林在用圆形在假装钱币和薇薇买东西……忽然,小文喊道:“我要圆形的雪花片,薇薇你有吗?”薇薇摇摇头,不耐烦转脸过去了。小文又问星谊有没有,星谊直接把自己的玩具拿到另外一张桌子去了。最后,小文二话不说就把手直接伸到翰林的盆子里,抓了一大把圆形雪花片。这时,翰林就哭起来,说:“把我的钱还给我,呜呜呜……”正在和家长沟通孩子情况的老师马上过去了解情况。老师说了安慰了翰林,就马上对小文说:“你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了玩具,违反了我们的规则。接下来你要安静坐在旁边几分钟,冷静后你才能继续玩。”小文不开心地放下自己的玩具坐在一边。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了解孩子游戏的进程,得知有孩子违反了规则,这时候教师使用了垂直式介入,引导孩子要遵守游戏的规则,知道违反游戏的规则时是会得到“惩罚”的。有效的预防了孩子在游戏中出现肢体碰撞的情况,也让小班的孩子知道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假如这时候使用其它介入的效果是不显著的,并且会阻碍孩子游戏的进度。
案例三:角色游戏最近幼儿对医生这个职位很感兴趣,因此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之间常在角色分配、使用材料上发生争执。
东东:“庚希,你让我当医生好吗?”
庚希:“先到先玩。我先到这里的所以应当我玩。”
东东:“你昨天都做了一天的医生了,今天让我做做嘛!”
庚希:“我先来的就该是我做”
东东无奈坐在一边。
教师看他俩争了很久,互不谦让。
老师:“医院很快就会关门的,你们要想個办法呀,要不然谁也玩不成。”
东东:“那好吧,你先玩,过一会我们换着玩好吗?”
庚希点点说:“好吧。”
东东过了一会儿,见庚希还没叫她去玩“你怎么还不跟我换呢?”
庚希:“我还想玩呢!”
老师:“东东你想一想,医院里只有一位医生吗?”
东东:“是喔,我妈妈说医院里有好医生,那我就当不同的医生吧。”
于是,东东拿来一张桌子当作办公桌,当起了医生。
在这个案例中,庚希和东东都想扮演“医生”这个角色,引起了她们的争抢。教师的第一次,引导他们自己讲出自己的想法,又引导他们赶快想办法去达成协议,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第二次,教师给幼儿提出了一个提示,借助情境满足了幼儿参与角色的需要。教师的这两次介入在对幼儿游戏观察的基础上,使用了恰当的介入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满足了孩子的游戏意愿此情此景的介入是有效的。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对幼儿成长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基于孩子的性格以及游戏的进程,正确掌握介入的时机,运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手段,有效的对游戏进行干预,让幼儿能在正确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