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中的舞蹈艺术及其表演形式探讨
2017-10-27尕东吉
尕东吉
【摘 要】源起于宗教文化的藏戏蕴含着藏区民众关于生活与信仰的知觉,是雪域高原中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的综合产物。藏戏中蕴含丰富的舞蹈艺术,是无声表达与有声表达的综合。同时,藏戏具备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论文以藏戏为视角,具体分析藏戏中的舞蹈艺术与表演形成,为实现藏戏的实用价值做出理论贡献。
【Abstract】Tibetan opera originates from the religious culture, contains the Tibetan people's perception about life and faith, it i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featur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Tibetan opera is rich in Tibetan dance ar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silent and sound. At the same time, Tibetan opera has the unique performances, and high artistic valu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betan dance, analyzes the dance art and its act form in Tibetan opera, makes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ibetan opera.
【关键词】藏戏;舞蹈艺术;表演
【Keywords】 Tibetan opera; dance art; act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114-02
1 引言
被青藏高原托起的藏族人民,在雪域高原的生活与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文化,并在文化的辐射下建立起了青藏文化圈。藏戏是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源于藏地民众在险峻生存条件中对“因果”,“轮回”的寄托。因而,藏戏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藏文化,同时蕴藏着丰富的宗教特征。藏文化将无声艺术与有声艺术有效结合在一起,具备丰富的舞蹈艺术。同时采用热巴作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形式上具有独特性。本次研究为以藏戏视角,综合分析藏戏中舞蹈艺术与表演形式。
2 藏戏艺术
藏戏被称为“阿吉拉姆”,是藏地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戏起源于藏地密宗,承载了较多的宗教功能。早期的藏戏表演主要以佛教经典或佛教故事为内容,以佛教教义与良善守持为主要思想,向民众阐释教义,劝导民众向善。从历史学角度分析:藏戏形成于公元8世纪。随着吐蕃王朝被瓦解,藏地进入割据战乱时代。生活在灾难、战乱、饥荒、疾病下的藏地民众渴望和平、稳定、安宁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藏传密宗凭借其“平等”、“博爱”的大乘教义,将集聚在王权上的期望转移到宗教上,并通过“因果”、“轮回”等往生价值解答关于“生死”的思考。基于此,藏传密宗在王权被分割的时代下,通过其教义进入藏地文化体系,并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成为藏地文化的基础内涵。藏戏中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教义,其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源自藏地民众对平等、和平、博爱等价值的追求[1]。
3 藏戏中的舞蹈艺术
藏戏是一种有声表达与无声表达充分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藏戏中的舞蹈艺术是藏戏无声表达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形体语言实现向受众表达的目的。
藏戏中的舞蹈主要由“温巴”动作、“甲鲁”动作与“拉姆”动作构成。同时依据不同艺术特征建构了不同的舞蹈艺术表现方式,具体包括:第一,固定动作—“谐玛囊塔”,这一动作主要用于融合视听。第二,权力动作—“查杰”,这一动作主要用于国王或权臣的角色。一般为剧目中男主角使用,并在具体剧目中依据角色的具体年龄与身份进行调整。第三,反衬动作—“勤查布”,这一动作主要用于塑造反面角色,动作特征以夸张为主,通过动作冲击所造成的反差以呈现反面角色的特征。第四,衔接动作—“丁杂”,这一动作主要用于衔接步伐与身段动作,丁杂动作以灵活、小巧为主要特征。一般从脚下发力,协调整体动作。第五,仙女动作—“拉姆查布杰”,这一动作主要用于塑造仙女角色使用。在剧目中所占比重较大,往往贯穿于整个表演。第六,拉姆步伐—“拉姆孔母缀”,这一动作主要用于塑造拉姆,如王子、猎人等。其主要步伐特点为小化圈步伐。第七,出场舞—“牡查步”,这一动作主要被应用于背对舞台表演时,一般由剧中女性角色使用,动作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求表演者具有大方的特征。第八,女性衔接动作—“董追”,这一动作主要应用于剧中女性衔接动作使用,其在衔接动作的同时能有效融入动作中,从而使动作和谐自然。第九,男子知觉动作—“杰查布”,这一动作主要用于塑造藏戏中男主角,如国王,王子等。在具体表演时需结合不同角色的不同特征,进行节奏,幅度与力度的调整。第十,脚下动作—“丁咋”,这一动作与“董追”相似,主要用于衔接脚下动作。而与“董追”不同,使用“丁咋”进行衔接能够使上步动作与抬头动作变得灵活。
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藏戏中的舞蹈具有其独特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象征性特征。在传统藏戏中,往往通过模仿自然生物的动作与神态,表现生活与劳作。通过创作加工的动作弥补因模仿而导致的生疏。这种象征的表象方法是藏戏针对具体事物的一种主要表现方法。第二,拟人化特征。传统藏戏在表现动物时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通过赋予动物与人的特性,从而充分展现动物的特征。如《白玛文巴》中,在海底取宝的过程中,海底动物均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表达,充分营造了剧目的环境,表达了剧目情感。第三,情節与舞蹈相结合。在藏戏的表演过程中存有大量的民间歌舞,这些被穿插在不同情节与场景中。如用于表现农牧地区场景的堆巴堆谐,及表现牧民特征果谐舞蹈[2]。第四,面具特征。在藏戏表演中存有往往使用不同的面具用于强化表达,这和面具与角色特征相结合。如图1所示: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面具具有不同特征。在营造多样性氛围,展示不同角色特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endprint
综上,藏戏中的舞蹈艺术是藏戏无声表达的主要方式,具有象征化、拟人化、情节与舞蹈结合及面具特征。
4 藏戏的表演形式
藏戏的主要表演形式为“热巴剧”。“热巴剧”是一种集说、唱、舞蹈与杂技为一体的综合型舞台剧目,主要包括十余种剧目,广泛流传于西藏地区。
“热巴”一次为藏语词汇,但这一词汇并未被收录藏族的古典文集中,因而关于“热巴”的含义尚无具备权威的官方认定。目前学术界关于“热巴”的研究存有一定分歧,具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热”是男舞者佩戴的“修行者头发”,而“巴”是指人,这种观点具备显著的宗教色彩;第二种观点认为:“热巴”的含义为初始化的艺术,这种观点强调“热巴”所具备的自然特征。第三种观点对“热巴”做出了限定性解释,其认为“热巴”剧目中所用的打击乐器均由大象骨头制成,因而“热巴”可被认定为骨头的意思。
“热巴剧”形成于“佛学东渐”时期,具体在佛学传入西藏之前已具备基本模式。“热巴剧”中存有十几种不同剧目,较为著名的剧目如《米拉日巴传》,这一剧目根据米拉日大师的生平改编,影响范围深远。“热巴剧”受西藏地区本教影响,具有浓厚的藏地文化特征。受本教思想影响,“热巴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开场,这个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净地”,其表达的主要思想为对万物行敬畏。本教认为,固定土地上存有众多生灵,因而在进行剧目表演要驱走土地上的生灵,以免造成打扰。“净地”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万物有灵”,是一种具有仪式特征的表演。第二部分为正剧表演,是整个剧目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歌舞、杂技、说唱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尾声,这一部分主要传达吉祥与祝福。“热巴剧”对现代热巴舞具有深刻影响,现代热巴舞建构在传统“热巴剧”的折子戏基础上,同时融入新时期舞者关于时代与热巴的思考,使“热巴”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适应现代舞台的需求。
综上,“热巴剧”是藏戏的主要表演形式,具备丰富的宗教特征与完整的剧目构成。并逐渐与时代融合具备现代化艺术特征。
5 总结
本次研究为以藏戏视角,综合分析藏戏中舞蹈艺术与表演形式,归纳了藏戏中舞蹈艺术的构成与特征,分析了藏戏的主要表演形式—热巴。而关于这一问题还可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如从现代艺术视角分析藏戏的特征等。
【参考文献】
【1】小次旦多吉.浅谈藏戏的“叙述性”表演艺术特色[J].西藏艺术研究,2015(1):74-77.
【2】劉志群.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藏戏研究的历史经验及其成就[J].西藏艺术研究,2015(2):62-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