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相机与镜头的前世今生

2017-10-27

中国摄影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码相机照相机光圈

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以来,直到建国前照相机制造领域一直鲜有中国人的身影。从1956年起的30多年间,我国曾先后建立了40多家照相机生产企业,推出112个品牌、486个型号的照相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一度成为名副其实的照相机生产大国。但与德国和日本的同期产品相比,中国相机的整体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入信息时代后,数码相机更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数字技术于一身的高精密设备,这一市场长时间被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奥林巴斯等国外品牌垄断。在近年来的国内外市场上,小蚁微单崭露头角,以老蛙、中一为代表的国产镜头更是广受关注。那么,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中国相机工业将重新崛起?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摄影器材专家、《中国摄影》杂志编委钱元凯。

《中国摄影》:您曾在北京照相机总厂工作多年,可否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国产摄影器材品牌的“前世今生”?

钱元凯:1982年至1996年,我在北京照相机总厂从事相机设计工作,曾担任北照研究所所长一职。1956年6月试制的“七一”牌照相机宣告了新中国照相机工业破土而生。到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第一批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上海58-I”型旁轴相机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相机生产走向正规化。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很低,无力购买进口的相机。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西安、重庆、青岛、哈尔滨、镇江、杭州等数十个国营相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新中国相机工业蓬勃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的国内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国产照相机工业的大发展。1985年,海鸥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产量达到45万架,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120照相机生产厂家。到1988年,国营相机厂家40余家,相机年产量已达到292万架。改革开放后,国营、合资、外资的相机厂家在国内的总产量(含一次性简易相机)达到数千万台,中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相机生产大国。

但是计划经济也为国产相机工业埋下了致命的病根: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家把相机、手表、自行车作为中高档消费品的代表,统一定价为120元一件。但是相机仅一个快门组件的成本(原材料与加工工时)就与手表的总成本相当,导致手表厂富得流油,相机厂穷得没有研发新产品的经费。加上计划经济,只要有产品都是国家包销,皇帝女儿不愁嫁,各个厂家乐得吃老本、不思进取。很多新厂,直接到海鸥厂索取产品图纸与工艺技术文件,海鸥也乐于发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精神无私援助,导致十几个厂家用不同的品牌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这成为世界相机发展史中的一支奇葩。缺乏设计创新能力与计划经济的体制,这些厂商注定将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不堪一击。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面对着国外135相机的涌入,在计划经济之下,各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有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体制,更没有雄厚的资金,无法在产品结构上改朝换代,多数靠120相机吃饭的厂家迅速关张。上世纪90年代,在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电子化浪潮冲击下,其余靠光学机械吃饭的厂家也黯然下马。最后,相机的数字化则剪掉了海鸥和凤凰这两只幸福鸟的翅膀,最终,中国的照相机工业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几个大厂的倒下已经不是这几个厂家自身的问题。虽然厂商缺乏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却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即使我们的相机厂当时能设计出够水平的产品,但是我们的微电子工业做不出相应的芯片及传感器,我们落后的精密注塑与精密冲压工艺生产不出相应的零件,我们的软件工程师设计不出相应的软件,由这些东西支撑起来的相机又如何面世?海鸥、凤凰都曾经引进过数码相机的散件组装,但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数码相机市场,所有组装的产品还未上市就已经落伍,而且价格也无法与原厂产品竞争。20年前,国家正是面对着这个困境,才痛下决心,放弃了奄奄一息的照相机工业。

《中国摄影》:过去数十年,中国摄影光学的发展速度一直非常緩慢,进口品牌里早已普及的特种光学玻璃与非球面镜片之类,咱们过去都做不了,只能做简单的中小孔径的普及型民用镜头。镀膜水平也差,以海鸥和凤凰为例,镀膜与进口品牌一对比,肉眼都能看出来,反光较严重,整体水平较差。然而近年来,纵观国产摄影品牌,自动对焦镜头出来了(以永诺、小蚁为代表),超广角、超大光圈等特殊镜头也出来了(以长庚、中一为代表)。中国相机工业从前一直徘徊不前,为何近期突然有了较大起色呢?

钱元凯: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

在上世纪末,我国在准备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曾对国内各个行业进行过一次调查与排队,当时汽车工业虽然十分薄弱,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被定为国家必须大力扶植的项目,果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们的汽车工业在世界市场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当时根据我国照相机与照相器材工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及这个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照相机生产被划为国家不予扶植、自生自灭的行业。在当时国家的财政状况下,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于是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国营照相机工业这个由计划经济抚育出的泥足巨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迅速土崩瓦解。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产业正在用新的方式实现华丽的转身。现在大量民间资本正在寻找新的出路,资本已不再是制约发展的难题。低档的镜头制造业仅涉及光学、机械技术,我们本来就有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形成了超过千万人的摄影大军,中国摄影人对器材的狂热追求,培植起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器材市场。资金、技术、市场三者同时具备,国产摄影器材产业自然应运而生。

根据并不完整的资料,我统计到目前正在销售的国产镜头共计80多种,除了2种是变焦(占2.4%)、8种是互相抄袭的简易变焦之外,剩下的全是定焦。其中,鱼眼占10%、超广角占6%、广角占10%、标头占7%、中焦主要是85mm,占26%;超长焦占了30%。值得一提的是,超长焦镜头里折反类占了13%。中国镜头产品的这种类型结构在世界镜头市场中独树一帜:镜头市场中的主流产品,如变焦镜头、广角到中焦段的中档定焦镜头我们不做,国外各厂家产品目录中只占3%-6%的鱼眼及折反镜头,我们却占了23%。有的厂家如嘉蕊、凯利,鱼眼与超长焦镜头分别占到自己镜头品种的62%与83%,成为名副其实的“特种摄影镜头”厂。显然,这些厂家知道自己的实力尚无法与国外厂商正面抗争,因此采用狭缝中求生存的策略,用低价生产进口产品中销量小、价格昂贵的短线产品,专供国内囊中羞涩又想尝鲜的影友使用,即使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人感兴趣,也有上千支的市场需求,足以养活几个小批量生产的工厂了。

《中国摄影》:您如何评价这一批国产镜头的水平?

钱元凯:我觉得评价一款镜头的优劣与否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咱们中国人只关心其中某一方面,这不行。英国杂志《摄影爱好者》是个“百年老店”,他们把镜头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光学质量、易用性、结构、性价比。其中,光学质量占30%,易用性占30%,结构耐用性占20%,性价比占20%。日本著名的镜头评测专家西平英生也从四个方面评价镜头:操作性(实际上就是易用性)、分辨率(光学质量的测试数据),实拍性(耐用性及拍摄效果的主观评价)、性价比。我认为,评价国产镜头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即光学质量、易用性、耐用性和性价比。

首先看光学质量,现在使用胶片的传统相机几乎全部停产。为了满足CCD、CMOS影像传感器对成像的特殊需求,对镜头必须进行数码优化。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光学设计。因为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要求成像光线垂直入射,尤其是廣角镜头,为了远轴(边缘)光线能减少入射角,一般都要按远心光路进行镜头的光学设计。远心光路是指有意识地增大镜头后镜片到焦平面的距离,以减小画面边缘成像光线的入射角,更好地满足CCD对光线垂直入射的要求。

第二个是镀膜。在传统相机上,胶片把入射光线都吸收了,所以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各厂商采用多层镀膜技术有效抑制杂光后,几十年间几乎没有推出新型的膜层。而数码相机的CMOS、CCD前面的红外截止滤光镜是块玻璃滤镜,它会把大量的成像光反射到镜头的后组镜片上,并被镜片再次反射回来,这种二次反射形成的杂光,严重地降低了数码影像的对比度与饱和度。例如在2003年推出的佳能EOS 300D套机镜头,一旦有阳光射入,立即一片灰雾。同期索尼的F828相机的镜头虽然是蔡司有名的“T*”(优质镀膜)镜头,但在阳光射入后,仍有强烈的“鬼影”与眩光。数码相机对杂光的这种敏感性,逼迫厂商在21世纪初又研发出各种新型的镀膜工艺,终于较好地解决了杂光的难题。到2013年索尼普通的套机镜头在阳光直射镜头的逆光之下,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足见数码镀膜的威力。现在国内产品虽然也都是多层镀膜,但究竟是传统的多层膜还是升级为数码优化的新型膜层,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的测试来检验。

第三个是根据像场设计镜头。这个问题好办,大家都明白,倘若焦距相同而像场变小,镜头的设计难度会大大降低。举一个例子,全画幅16-35mm f/2.8的镜头,佳能、尼康、索尼的都是1000多美元;索尼的APS-C微单的18-55mm f/3.5-4.5套机头只要200美元,而后者在分辨率等主要成像指标方面,一点都不次于前面的三款16-35mm镜头(美国《大众摄影》对比测试的数据),其主要原因就是索尼18- 55mm镜头像场小。根据小像场来设计镜头,它就能做得既便宜又好。有的国内厂商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着重开发只供业余影友使用的APS-C或M 4/3系统使用的镜头。但是前两个问题解决得怎样—光学设计与镀膜。这一块只有通过测试才能够说得清楚。现在我们国内常见的都是试用报告,根据用户拍摄的感觉评价镜头,太多的主观成分难以服人。希望国内的摄影杂志能够组织一些严谨的技术评测:用分辨率、畸变、渐晕、杂光等测试数据说话,打消国内影友的疑虑,为优质产品打开销路,同时促进后进厂家,提高国产镜头的行业水平。

再看国产镜头的易用性。现在的相机已经完全普及了自动对焦技术,而中国品牌中只有永诺和小蚁的7款镜头实现了自动对焦,普及率仅达8.8%。这是国产镜头最大的痛点。按照德国一家网站的评分标准,仅自动对焦功能一项就在镜头评测中占了25分。国产镜头受制于技术壁垒而无法普及自动对焦技术,尚情有可原,但是光圈的处理就很难令人接受了。由于目前多数国产镜头尚未掌握电子光圈技术,只能手动控制光圈,这成为易用性的第二大缺陷。早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海鸥镜头就设置了自动收缩光圈拨杆,手指轻轻拨动,光圈立即收缩到预选值。同期苏联很多镜头也设有收缩光圈装置,压下光圈环可预设光圈;弹起光圈环后,转动光圈环立即收缩到预选光圈的挡位。这些快速盲调的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手动光圈的易用性。而目前我国的手动对焦镜头多数甚至没有光圈定位弹销,需要在对焦之后目视光圈环上的光圈刻度收缩光圈。这就注定只能用于静态摄影了。厂商应当扪心自问:我为消费者着想了吗?目前多数国产镜头的光圈刻度是非等间隔的:光圈越小间隔越小,甚至小到f/5.6之后只能隔一挡或两挡设置一个刻度(如舍去f/8、f/11的挡位等等)。更有甚者,有些镜头的光圈刻度竟然都是厂商任意选择的非标称。要知道,从上世纪40年代起,为了用户能以相同的精度识别与调节各挡光圈,全世界镜头的光圈环都以标称光圈标记,并按等间隔设置。为了便于设计或降低成本,21世纪的国产镜头竟然退回到19世纪的水平。使用这种光圈环只能在光圈优先一种曝光模式下可靠地保证曝光精度,这种产品的易用性怎能合格!不为用户着想,用户就不会买账。国产厂商即使想在摄影器材的大市场中分一口汤,也是一场与国外厂商的攻坚战,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投入200%的努力,实现自己可能实现的最高标准,才能得到国内外摄影人的认可。

国产镜头的耐用性。由于多数国产镜头操控没有实现电子化、材质没有塑料化,所以耐用性与可靠性应当是目前国产镜头最大的长项。但是金属材料的加工成本与重量又会拖了中低档镜头的后腿。

最后谈谈国产镜头的性价比。多数人一提到国产镜头首先就联想到便宜的价格,很多厂家也是以价格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武器,但是厂商必须明白,摄影人关注的不是简单的价格,而是物美价廉,是性价比。例如永诺的50mm f/1.8有自动对焦、电子光圈功能,与市场上销售的数码单反完全兼容,售价300至400元,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高性价比。而目前多个厂家互相仿制、竞相生产的420-800mm f/8.3-16超长焦变焦镜头,即使价格低到每支600元,又能吸引多少买家?再如采用4组4片简单结构生产35mm f/1.6的超大光圈镜头,虽然价格不到400元,但假如像质不能令人满意,又有谁来埋单?

《中国摄影》:照相机是高度专业化的光学仪器,数码化后,相机的核心技术在光学与微电子化两方面,前者遵循了几何光学的物理规律,胶片时代向数码时代转换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国产数码相机如今大都偃旗息鼓,但是国产镜头近几年却新品频出,长庚老蛙、中一光学等国产镜头厂商推出的手动镜头备受认可,永诺与小蚁还研制出自动对焦镜头。您觉得当前谁代表了国产镜头的最高水平?

钱元凯: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们的摄影镜头虽然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确实有差距,但至少比相机的差距更小。那时海鸥、凤凰、美德康及西安、重庆的军工厂家都能批量生产单反相机的配套变焦镜头。在引进日本宾得K-1000时,我们的光学工程师用普通的光学玻璃代替日本昂贵的特殊光学玻璃,研制出优质标准镜头,这种技术创新曾令日方技术人员交口称赞。

现在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水平与20年前靠经验拍脑袋研制镜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互联网、信息化还使我们能够更快地了解、追踪国外的先进技术,缩短与国外同行的差距。目前市场销售的国产镜头中,光圈等于或大于f/1.8的达到31款,占总数的将近40%,其中一半是光圈等于或大于f/1.4的超大光圈镜头,这足以说明我国镜头设计水平所取得的进步。

其中,首先应当提到中一光学,他们推出了微单与全画幅两个相机系列从35mm广角、50mm标准、80mm中焦到135(100)mm中长焦等4个焦距段、比较完整的大光圈定焦镜头系列,而且60%以上都是超大光圈(f/0.85至f/1.2)。他们以自己的实力与进口镜头迎面竞争的勇气令人钦佩。

再看长庚光学的老蛙,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的光学公司,三年间推出7款镜头,个个独具特色:

1. 老蛙V-DX 60mm f/2.8 Macro 2:1微距镜头—世界上第一款超过1:1放大倍率且能实现无限远拍摄的微距镜头;

2. 老蛙15mm f/4 Macro 1:1广角微距移轴镜头—世界上第一款实现1:1微距拍摄的广角镜头,并且在APS-C相機上还可实现移轴功能;

3. 老蛙12mm f/2.8 Zero-D超广角镜头—世界上第一款最大光圈达到f/2.8、焦距短于14mm的超广角镜头,且“近似零畸变”;

4. 老蛙 105mm f/2 (T3.2)B-Dreamer STF散景人像镜头—世界上第一款光圈达到f/2的、采用变迹镜组(STF)镜头;

5. 老蛙 FE 15mm f/2 D-Dreamer超广角镜头—世界上第一款最大光圈达到f/2的全画幅超广角镜头;

6. 老蛙C-Dreame7.5mm f/2—M 4/3系统中焦距最短且光圈达到f/2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

7. 老蛙24mm f/14 Macro 2:1—世界上第一款枪管式、超景深生态摄影镜头。

老蛙的镜头并不便宜,12mm的超广角镜头售价高达5600元,但是在美国众筹网站上一经发出消息,立即接收到世界各地600余人的订单,筹集到55万美元。

与此相反,那些650-1300mm f/8及500mm f/8两款镜头,都分别有5个品牌同时在市场上销售,彼此外观、光学结构、主要参数完全相同,甚至连宣传材料中的错误都一样,最后只能是打价格战。我们的厂商必须明白:不能靠山寨、不能靠廉价的劳动力,不能靠价格战。用创新赢得市场,用优质赢得用户,才是国产镜头唯一的生存之路。

国产镜头最近几年确实有了进步,长庚老蛙与中一光学,就是很好的范例。但是仍有不足之处:为了控制价格,行业内很少使用国外已经普及的特种光学玻璃(如超低色散、特殊色散、超高折射率),受制于工艺水平及成本控制,极少采用非球面技术。这导致相当数量的国产广角或超大光圈的镜头在像场边缘与国外同档次的镜头都有差距。此外,由于镀膜的档次,有些镜头的杂光较大。要想使整个行业在像质上追赶国外的平均水平,这三方面必须有所突破。

《中国摄影》:定焦镜头做得再好,一百个普通影友里只有一两个对此特别发烧的。而有的国产镜头厂商甚至表示,生产定焦镜头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打造特色。您认为中国镜头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何处?

钱元凯:关键不是定焦与变焦。国产镜头与国外的最大差距在于电子化与数字化。目前世界上确实有些厂商仍在生产手动调焦的镜头,如福伦达、三洋(森养)及多种俄国的镜头,但是他们多数同时还在生产手动对焦的相机。技术的落伍决定了他们只能成为服务于小众的特色产品。这不应当是中国镜头产业的发展方向。

至少有一半的国内镜头厂商正在研发或生产f/1.2、f/0.95的超大光圈镜头,这表明他们的目标客户不是最低端的影友,并不想在最低端的产品线上打价格战。这些厂商必须明白现代的镜头也是光、机、电、数一体化的综合体,只有机与光,你的产品做得再好,多数菜鸟不会用,一般老手不想用,这种高不成低不就,使你只能成为小众青睐的特色产品。无论相机还是镜头,最后都是靠产量挣钱的。如果产量少、又要保证质量,成本肯定降不下来。徕卡是靠品牌存活的。你的产品没有品牌效应,又没有吸引人的性价比,恐怕只能为生死存亡而挣扎。

老蛙的产品已经走出了品牌的第一步,但是如果再有了微电子化,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叱诧风云,否则只能成为国际市场中独具特色的异类产品。

《中国摄影》:但是“微电子化”一直是我国照材工业的短板。可以说国产相机就是因为没有核心元器件的相关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总是慢主流厂商一拍,以至于产品没有竞争力,最终被赶出这个市场。那么镜头行业的状况又是如何?是否也会因此影响今后的发展?

钱元凯:微电子技术大大改善了镜头的易用性与调节精度,满足了各种档次用户使用镜头的基本需求,因此想要有所发展的厂家必须痛下决心,解决这块短板。电子化也可以从最低端做起。现在国内有些厂家同一款镜头生产两个不同的接口,一个镜头接口上具有電子接点,合焦后可以点亮相机的对焦指示灯。虽然比纯机械接口的产品贵100元,但是使用体验大不相同。没有比它更简单的电子化了,国内有些专门做镜头接圈的厂家都掌握了相关技术,但在国产镜头中却没有普及,不知是受制于技术还是厂商的经营理念。

最后是数字技术。较低端的是电子光圈,如果过不了关,就永远被进口镜头踩在最底层。较高端的是自动对焦,其实镜头的对焦系统只是自动对焦的执行机构,比机身的对焦系统(检测与控制)简单得多,现在流行的超声波马达、线性马达难以掌握,可以从上一代的微型马达做起。微型马达自己做不了,可以购买单个马达元件,自己开发驱动机构。有国外的各种产品及众多老旧的相关专利当老师,结合高校或各种相应的科技公司,研发自己的自动对焦镜头应当比研发数码相机容易得多。

现在多数国产镜头厂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闭门造车的习惯:一切都在本厂加工、组装。这种思维定式必将严重阻挠镜头行业微电子化的进程。日本相机行业早在80年代就实现了社会化的大生产:厂家只负责产品的研发、组装及成品的质量控制,多数零部件都由社会上相关的产业根据厂商的图纸加工。近年来,我国中山县的三脚架产业也实现了社会化生产。集成各行业工艺技术的最新成果,才能以最低的价格得到最好的质量,才能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取得本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目前永诺、小蚁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自己的自动对焦镜头,成为国产镜头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勇士。他们的突破令中国的影友欢欣鼓舞,看到了希望。

我衷心希望国产镜头厂商能够跟上永诺、小蚁的步伐,实现自己的微电子化。当然,更希望国内有能力的相关企业能够主动与镜头厂商携手建立电子光圈与自动对焦组件厂,这将是国内一个极有前途的新市场。

普及自动对焦之时,才是国产镜头翻身之日!

《中国摄影》:2000年至2002年期间,国产小型数码相机(DC)曾迎来短暂的辉煌时期,但并没有把握住机会。2002年8月,联想全力进军数码相机领域。2003年,国产品牌数次在低端市场发起价格战,其结果成了窝里斗。直至2004年,联想、TCL、方正、清华紫光等国产品牌纷纷开始全面收缩数码相机业务。在日系品牌一统江湖多年的背景下,国产数码相机品牌在那样一段时间里有所尝试,但收效甚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当下国产品牌的发展又有哪些启示呢?

钱元凯:一是单凭价格战难以取胜。性价比是国内品牌惯打的一张牌,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品牌只能请人代工或散件组装,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商同时掌握着市场定价的主动权。在谈判时他们早就算清了一笔账:你买我的散件不要紧,但如果定价稍高,有利润就没有市场;而若用价格战抢市场,就没有盈利。所谓的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就是让你生不如死地不断给我送钱。

二是产品线单一。由于国产数码相机的销售量相对偏低,所以在其身上投入的包括外观设计、工装、模具及加工以成本很难收回。没有利润导致国产相机难以升级换代,成为飞速发展的数码相机市场上的短命鬼。

三是技术水平偏低。众所周知,数码相机的众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技术缺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功能落后,这种先天不足的产品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本世纪初这些IT厂商自己精于微电子产品,没有认识到数码相机是光、机、电、数复杂生态环境的产物,不可能靠散件组装积累原始资本逐渐成长。这些厂商其实是重蹈海鸥、凤凰的覆辙。

散件组装死路一条,自行研发才有可能存活,这可能是这些厂家得到的惨痛教训。

《中国摄影》:永诺的工程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都只是几个简单的定焦镜头,将来他们要做自动对焦的变焦镜头,要做完整的生产线,就像佳能、尼康、适马一样。过去永诺做的闪光灯只是摄影器材领域的下游产品,而镜头和相机才是摄影器材领域的上游产品,他们正努力往这个方向走。

2016年9月,小蚁科技发布了小蚁微单相机M1,并同期发布了两款镜头,引发摄影界的广泛关注。本刊认为这是“中国第一款真正的无反相机”,同时,小蚁M1还入围DPreview评出的2016最佳入门可换镜头相机。此外,2017年1月,小蚁科技又发布了号称世界首款4K/60帧运动相机的小蚁4K+,除运动相机以外,智能摄像机、行车记录仪等都已是小蚁旗下的热销影像产品。您对小蚁科技这类企业以“不走寻常路”谋发展的前景怎么看?

钱元凯:我前面已经说过:现代数码相机与镜头的产业,依托的是光、机、电、数的综合技术。注意,是技术而不是产品。这技术包括设计技术、加工技术、装配技术、检验技术及相应环节的软件技术。只要批量大,所有硬件都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核心技术却经常是保密或天价的,而且在不断的发展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术(例如随散件组装引入的技术)都是死的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迅速落伍失效。

永诺通过多年TTL闪光灯的研发在微电子领域有所斩获,灯体加工与闪灯变焦技术使其在注塑工艺及机电一体化的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合国内成熟的镜头研制技术,所以率先成功推出高度塑料化的自动对焦中低档镜头,这是水到渠成。镜头价格如此合理,猜想他们已经掌握了对焦驱动与电子光圈的技术。下一步应该向变焦镜头进军了。

小蚁的相机是一款独具特色的数码相机:全机除快门之外只有两个按钮,基于手机的使用习惯以触摸屏操控相机,这对不懂摄影的年轻人来说极具亲和力。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让人欣慰:中国照相机工业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有了第一款不是散件组装,不是山寨仿制,而完全由自己独立设计的可换镜头照相机。而且传感器芯片达到目前4/3系统的最高水平,插值拍摄高达5000万像素以及4K视频……这些都是该级别与价位的相机中极其罕见的。小蚁上市以来,通过多次固件升级,使其功能与性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再次体现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威力。我们并不期望小蚁能做得十全十美,但是至少我们说小蚁的这次大胆尝试是成功的,为中国照相机发展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小蚁的面世也并不令人意外:小米在手机领域已经掌握了微电子产品的研发技术,尤其是手机摄影功能让他们比传統相机厂家更熟悉数码影像的信号处理技术,小米旗下多种智能家电产品的研发也使其早就涉及塑料精密成型与机电一体化的领域。最后就是这些新技术与传统相机、镜头产业的合成。

小蚁的“不走寻常路”,只是不走当年国营相机厂在技术与经营上“向国家等、靠、要”的老路,这恰恰是现代科技产业结合市场需求扬长避短、勇于创新的成功之路。永诺与小蚁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活力和民族品牌向国际垄断企业挑战的勇气,我们期盼他们能尽快得到市场的认可,进入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摄影》:如今,在国产镜头与相机的行列中,再难见到凤凰、海鸥的踪影。十余年前,爱国者这个强调自主研发的品牌曾在爱国情绪比较强烈的用户眼中备受称赞。2004年,爱国者甚至推出自行研发的国产数码长焦机―DC-P710,大举进攻卡片机市场。后来,如我们所知,爱国者也已淡出这个行业。您觉得今后国产相机发展的动向如何?

钱元凯:数码相机是涉及多种技术门类的高科技民用产品,由于研发的高投入,需要足够的销量才能盈利,技术进步导致频繁的更新换代使照相机工业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纵观世界相机大厂,几乎都有其他产业作为相机产业的后盾,凡是以相机为主业的厂商如理光、宾得、徕卡、哈苏,都只能投靠在其他财团门下,依靠大树好乘凉。

凤凰早就看破了相机产业的红尘,将主业转为代工各种手机镜头。海鸥前几年获得民间投资,决心掌握核心技术研发数码相机,投入大量资金,经过数年的卧薪尝胆,虽然推出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一体数码相机,但是又遇到卡片机迅速消亡的市场,正在艰难转型求生。

爱国者曾经集整个集团之力研发相机,才能在多年间成为国产相机的领军棋手,后来因为高速大容量存储卡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冲击了主业,于是不得不退出相机行业。

现在看来要想发展数码相机,需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得有钱,有大量投入以掌握数码相机相关核心技术的财力;二是得在微电子、数字电路及数字影像技术上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三是得有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除CMOS与CPU(中央处理器芯片)引进之外,其余均由国内相关的厂商协作研制。现在几个国产手机大厂都应当能满足这三个条件。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点是:有为这个泱泱大国建立民族照相机工业的情怀。照相机是一个不断萎缩的市场,面对着手机的激烈竞争,未来会更加远离消费级领域。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立下与那些国外相机大财团奋战到底的决心。

永诺、小蚁、老蛙、中一及更多的国内的相机、镜头厂商已经加入了这个队伍,我们期望有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中国摄影工业的振兴,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数码相机照相机光圈
影像视界
影像视界
这个“数码相机”不一般,全球最大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最早的照相机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