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摄影的道器辨识

2017-10-27吴鹏

中国摄影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景山遥感技术摄影

吴鹏

甫一读到《中国摄影》杂志本期专题栏目的内容,顿有恍若隔世、别开生面之感。因为几篇文章涉及的专业摄影技术可以上溯摄影谱系的源头,并且关联着现代工业与科技发展的丰富成果。经年以来,媒介上多见推介器材产品如何的商业广告性质的泛技术类文章,鲜见像本期专题《遥感成像技术:延伸的视界》《显微镜下的医学图像》《植物腊叶标本摄影与植物图鉴摄影》《文物摄影:真则有力,美则传神》、《图像作为证据:刑侦现场摄影》等既具有技术摄影应用的专业特征,又具有理论思考、实践高度、业界水准的大块文章。这组专题涉及数个专业领域,类型有别;涉及诸多门类专业摄影技术,作品的技术方法、品质表现、知识学识与理论应用的归纳总结各具真意,故而启发笔者从道器辨识角度浅谈一点读后感。

道与器是中国的一对哲学概念。《易经·系辞》中,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指其事。《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唐代孔颖达说:“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他并且以体用观点解释道器关系:“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周易正义·系辞上》)。中国文化中,“道”是无形的非具象非具体的,永存的,能指于世间事物的规律与准则;“器”是具象具体的,所指于具体事物的内容与规则。道与器的关系实则为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为客观规律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认识“道”之规律,掌握“器”之规则,素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要义。然而在中国,由道与器的关系引发的观点阐述与争论,史不绝书。古代不说,近代以降,清末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发的论争就是道器之辩的一桩公案。历史已经告诉人们,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象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种种改良,诸多实业、武备终于成了清廷的殉葬品。

本期诸篇专题的影像涉及不同的技术类型。他们在摄影的道器关系的把握与辨识上是明晰、周全的——尊重、把握各自领域的客观规律,能动地进行专业摄影工作。在摄影事物发展过程中,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首要摄影表现就是模拟或者说拟像。既用照相原理模拟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也用照相方式摄取并表现有形或适于表现的抽象规律。这其中,何为“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阴阳变换是自然规律也是无形的哲理。专题中题材、目的林林总总,摄影方式不尽相同,摄影实现过程一概遵循照相原理进行,并且依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用相应技术给予实现。

阅读姜景山的《遥感技术》有享受之感。这是一个大多数摄影人陌生的领域。文字通俗易懂,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此文体例以姜景山与本刊记者的问答方式呈现。提问者针对遥感技术的基础知识,遥感技术与摄影的关联与区别提出问题;姜景山学识丰富,对所提问题驾轻就熟娓娓道来。例如姜景山说,遥感技术的目的是“把人的‘视线,更延伸一点”,不过人们知道他说的“一点”那可是飞船、卫星“开天眼”能看到十万八千里之遥。关于遥感技术与日常摄影的区别,姜景山说,“没有红外和微波遥感技术的时候,人的眼睛应该是最好的遥感”。因为日常摄影即为人眼所见,这就把接着讲两者的区别引导出来了。他讲,遥感技术除了应用可见光,还包含近红外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根据他的实践和理论思考,顺带畅谈到“将来很可能出来‘微波相机”。他讲到月面寒夜摄影器械不能工作,需要等待白天复苏。不禁让人想起,全国人民为玉兔搭乘天宫飞船到月面进行(摄影)考察,几天中为其担心安危的情景。他讲的海洋遥感,也令人联想起我国对西沙、南海,对南北极的科考。因此,看着文中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的遥感影像配图,虽不禁意兴阑珊起来,但亦感叹摄影应用之广博。

读罢此篇文章便知,说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为了取得遥感技术影像的摄影象元,构建遥感技术的学科有天文学,光谱学(包括摄谱学、光谱学、电磁波谱),测量学(包括航空摄影测量),仿生生物学等等;涉及太空、气象、地球物理等学科;涉及卫星、航天等领域;还有图像传输涉及的飞点扫描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因为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防建设,关系国家与人们的福祉,其体系在各部类的组合与关系方面必然平衡有序,此体系堪称庞大,枝繁叶茂;其每项学科、每项工程技术都将摄影列为应用。在此,摄影之道器可谓合一。读罢整个专题,使我略明辨识摄影物理之道,辨识摄影应用技术之器。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山遥感技术摄影
功亏于溃
专注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
遥感技术在微生物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