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命题方式特征 采用恰当方法突破

2017-10-27姜全德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燃放烟花爆竹语段

姜全德

在2017年的全国新课标I、II、III卷中,第21题均采用了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考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命题方式。这种命题方式注重运用,具有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阅读、培养考生思辨能力等特点,是今年全国卷的一个新题型,但其难度不大,要做好这类试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该题题干明确告诉我们有四个要求,一是“文段有三处推断”,二是这三处推断均“存在问题”,也就说,我们要阅读文段,准确找出这“三处推断”并找出“三处问题”;第三是“请参照①的方式”,言外之意是要仿照①的方式来仿写答案;最后是“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也就是讲,例①已经推断出了第一处问题,我们只需找出另外两处推断就可以了。

二、阅读文段,找出推断

试题所给的语言材料既是试题的设题点,也是试题的延伸点。因此,考生必须首先读懂所给的语言材料,弄清命题人“在说什么”。

首先要通读语段文字,整体把握段意,了解语段围绕什么中心话题展开,即语段“说了什么”。有时可以通过找语段的中心句或者主旨句来把握语段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分析文段层次,了解语段结构,判断表达方式,考虑语段围绕中心话题是“怎么说的”。经过对语段的层次分析后,考生可以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结构图,自然也可以确立具体试题的答题信息区域。

按照上述方法,今年的全国新课标I卷第21题,语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機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为第一层,写的是大学毕业若有机会就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社会需要”为第二层,推断选择工科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第①处推断条件关系不成立,第②③处也是如此,即前一分句不能推出后一分句的结论,后一分句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全国新课标II卷第21题的语段可分两层:第一层论述了城市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第二层论述了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这两层有三处推断:①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②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③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全国新课标III卷第21题的语段的推断有以下几处:①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以避免发生火灾;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三、探究示例,落实考点

阅读文段通文意之后,我们就要对全国新课标I卷第21题例①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这一推断出的问题结论,在句式上,采用了“不是只有……才能……”的句式,内容上,与原文推出的结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刚好相反。

同理,全国新课标II卷与全国新课标III卷第21题例①的句式是“……不一定会……”换言之,就是“主语(名词)+状语(否定式)+谓语(动词)+宾语。内容上,与原文推断意思相反。

四、参照示例,咀嚼答案

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出推断出现的问题。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通过前面的分析,考生先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进行锤炼,看是否符合仿写要求,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全国新课标I卷第21题的三处推断都出现推断错误,而第一处问题例句已经处理,我们只需修改第二、三处错误即可,好成绩取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兴趣使然,有天资聪颖,有后天努力,有外力作用。如果光有兴趣,是不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因此第二处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根据例①,可得出答案: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第三处推断中的“取得了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有问题,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据此,可说明一个问题:不是有了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全国新课标II卷第21题中的三处推断均有问题,其中第一处例①已经解决,第二处的推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基本上与这个城市的名字的响亮与否无关,由此根据例①可得出存在问题: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第三处的错误就在于前后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假设不成立,该推断存在的问题就是“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我市经济腾飞”。

全国新课标III卷第21题的语段有四处推断,通过分析推理,“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推断是正确的,而另外三处推断存在问题。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除了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外,还有用电不当、燃气泄漏、线路老化等等,可见原推断犯了范围缩小的毛病。而产生环境污染的因素更多,除了燃放烟花炮竹,还有焚烧秸秆、偷排污水废气、汽车尾气、光污染等等,可见,原语段的“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以避免发生火灾;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推断存在问题,根据例①,另外两处问题说明如下: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能避免火灾。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也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

[作者通联:四川内江市第七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燃放烟花爆竹语段
空气爆竹
燃放烟花吓死鸟儿?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天津实施最严烟花“禁放令”
天津实施最严烟花“禁放令”
北京:五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