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投身平民教育致力乡村建设的先驱
2017-10-27李满星
李满星
晏阳初,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名校毕业的“海归”,既不愿意在官场谋职,也不愿意留在大城市求名利,而是自愿从北到南奔走,投身于以平民教育为主的乡村建设。一批“海归”和国内有识之士受其影响,纷纷从东到西上山下乡,复兴濒临崩溃的中国农村。晏阳初以平民教育為主的乡村建设模式,不仅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而且也影响到南美、非洲和东南亚,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游学识“苦力”主张开发“脑矿”以文化人
晏阳初(1890-1990),祖籍四川省巴中市,出生成长在一个乡村私塾教师家庭,自幼耳闻目睹晚清积弱腐败,眼见“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民不聊生,对底层广大百姓困苦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幼时,他进入教师兼乡医的父亲私塾里发蒙。他的这位父亲,虽然身处大山深处,但眼界颇高,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还注重实学,使自家儿子不仅奠基了扎实的古文基础,且树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新儒家理想。后来谈及幼年启蒙,晏阳初说:“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它们都悄悄在我幼小心田中,埋下微妙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稍长,晏阳初被深明大义的父亲送到基督教内地会创办的西学堂学习。他后来曾回忆道:“姚牧师……他不但在生活、态度、衣着上尽量中国化,还为我们讲解《圣经》,常以儒家的学说作为诠释。”国学功底坚实的晏阳初,非常崇拜为人师表之姚牧师,自然下苦功钻研基督宗教文化,渐渐能够将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融会贯通。可谓广博积薪,为后来燃起平民教育运动的烈火,埋下了“微妙火种”。
1913年,清廷被推翻后的中国到处呈现一片新气象,23岁的晏阳初不愿意守在闭塞的盆地读书,在父亲支持下到香港求学,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赴美转入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欲求解国弱民困之道。1918年毕业后,27岁的晏阳初横渡大西洋,来到一战法国华工营做一名自愿者。
他教华工识字,用白话文形式编写《华工周报》,每天授课。他曾收到一封华工来信,信中称他为“晏先生大人”:你自办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你的报太便宜,恐怕以后不久会关门,我愿把战争中存下的365个法郎捐给你办报。这封信,引燃了晏阳初头脑里的火种,闪耀出理想的光芒。他后来回忆“一切都因为我当年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潜伏力。苦力教育了我!”
博学慎思的晏阳初思索着。当时,中国四万万人口中,三分之二是苦力;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苦力,整个非洲、中美洲、亚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皆是苦力。这封1918年的信,让晏阳初开始渐渐认识这些中国的“苦力”:他们虽然心身皆“苦”,但脑子同样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只因缺失受教育机会,这种能量,没有被开发,得不到发挥。晏阳初用“脑矿”来形容他的这一发现。这对青年晏阳初来说,其惊喜不亚于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他认为,中国的劳动阶层长久以来被天然地隔绝在知识之外,被古今众多的劳心者认为是“无用的人”;这种观念沁骨入髓,甚至连劳动阶层本身也看不起自己,总是渴望一个“救世主”来解救自己;而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则高高在上。总是以一种“解救者”的姿态出现在劳动阶层面前。热血青年晏阳初在这些“苦力”的身上,不仅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也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1919年,他又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历史学硕士学位。在1920年从美国回中国前,这位既有深厚儒学功底又充分吸纳西学营养,特别是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学子,就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此起彼伏,农村在权贵资本和军阀的挤压下正陷入衰败,百姓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整个社会濒临溃败的边缘。至于知识界,自1915年开始掀起新文化运动,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国外各种思潮纷至沓来,许多知识分子不是食洋不化,就是食古不化。晏阳初回国后,审时度势,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他铭记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古训,本不固,则邦不宁,主张救国必须从平民教育开始。
游历全国调查大规模实验平民教育
当时,很多赴欧美国家及日本的留学生回国后不沉下身子做考察研究,不熟悉基本国情,只照搬照抄西方那一套,以至“救国”无门众;还有一批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则推崇暴力革命。晏阳初不赞成革命尤其是暴力革命,认为:“今日最急需的,不是练兵、不是办学、不是开矿,也不是再革命,我们全国上下人民所急需的,就是革心。把那自私自利的烂心革去,换一个公心。有新心而后有新人,有新人而后有新社会,有新社会而后有新国家。”
经过一年多游历全国19个省的调查,晏阳初研究出一套“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并说服各省有关当局重视平民教育,特别是农村青少年教育。根据当时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统计资料,全国8000万学龄儿童,只有700万就学,90%以上的儿童失学!此外还有1亿多青壮年,因为战乱因为家庭贫寒等原因,从小没有进过学堂大字不识一个或识字不多。平民教育就是对12岁以上不识字及虽然识点字而缺乏常识的全国男女进行教育。这些儿童和青壮年是“平民教育”的重点。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指出,我们“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中国的教育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国情就是经济落后,80%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他们大多都是文盲。晏阳初认为,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环境务必彻底研究,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据;对于外国的东西,亦可引为参考,以期适应世界的潮流。
晏阳初郑重决定投身平民教育开启民智。他首先编教材,从中国众多的汉字中挑出1000个常用的,编成《农民千字课》作为教材。然后,于1922年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当年2月,晏阳初离开灯红酒绿的上海,舟车劳顿奔赴当时还很落后的湖南长沙,身体力行开展平民教育,成立了湖南省平民教育促进会,揭开全国平民教育实验的序幕。紧接着在3月,他就组织平民教育讨论会,并在长沙推行他的《全城平民教育运动计划》。他将长沙分为52个单位,发动400名小学教师以游行、散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平民教育。青年毛泽东就曾经作为义务教员参与过晏阳初在长沙的平民教育运动。不久,在长沙获得成功的晏阳初,再次奔走浙江嘉兴、山东烟台几个城市,筹资组建达200所平民学校,分别招收千人进行扫盲试点,先后招生达2500多人。其教学手段和方式,可谓“追赶国际潮流”。在嘉兴,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幻灯教学。甚至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夫人朱其慧及陶行知都慕名前来参观,对幻灯教学表现出极大兴趣。不懈的努力行动,使晏阳初发起的第一次平民教育大规模实验一全国识字运动,在当时取得了重大影响。endprint
1923年,晏阳初北上到北平,在朱其慧等社会名流的支持下,于3月26日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亲自任总干事。比晏阳初小一岁的陶行知为董事部书记兼安徽省执行董事。《农民千字课》
陶行知,留美追随哥伦比亚大学杜威、孟禄的门下学教育,回国后在大学做教授,位至教务长。但这位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一直心绪难宁,苦苦寻觅一条最有效的服务于劳动大众的教育途径。此后,他放弃大学体面的工作,跟随晏阳初投身平民教育,他们两位形影不离,在全国18个省及32个城市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分会。1925年3月,还创刊了中国第一份专为农民发行的报纸《农民旬刊》。平教会成立后,在晏阳初的宣传鼓动下,梁启超、张伯苓、胡适、蒋梦麟等不少当时的著名知识分子被吸引陆续加入。胡适还拉上儿子胡祖望一道做起平民读书处的教员。郑锦曾是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人兼校长,晏阳初好友。当时晏阳初曾当面问他:你的画作何以只供豪贵赞扬,而不用生花妙笔表达平民的可怜困苦生活?不久,心灵深受触动的郑锦毅然辞去本职,担任平教会视听教育部主任。
扩展乡村建设举家迁农村投身“民族再造”事业
从1926年开始,晏阳初选择在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试验,并扩展到以农民教育为重点实现民族再造的乡村建设。他主张,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实际生活,改良实际生活,创造实际生活,实现民族再造,而“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行的各项平民教育,扩大到农村治理,都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于小处着眼:为减少通过饮用水传染的疾病,指导农民修建井盖与围圈,适时消毒灭菌;训练公立师范学生与平民学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训练助产士代替旧式产婆,向旧式产婆普及医学常识;建立各区保健所,培训合格医生;从平民学校毕业生中培训各村诊所的护士与公共卫生护士;为村民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组织成立平民学校同学会,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改组县乡议会,改造县乡政府。仅短短两年,定县乡村建设的实验,开始就有些许起色。
1929年,晏阳初偕妻子许雅丽及襁褓中的婴儿离开繁华的北平,举家迁入偏僻艰苦的定县农村,安家落户,一住就是8年。对此,他有一段真诚自白:“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晏阳初还说,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训育”,而是“到乡间来求知道”“努力在农村作学徒”。他作揖磕头让那些中外企业家、慈善家拿出钱来一起完成使命。正如晏阳初所说,“我一生在事业上的交游甚广,与事业无关的至好并不多。”
确实,晏阳初的朋友对他的事业有着很大的帮助。一批从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海归”,受晏阳初这种脚踏实地致力于乡村建设精神感召,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举家迁居定县,脱下西装,换上农民的粗衣布衫,长期跟农民一起生活,传播知识。
直系军阀冯玉祥、奉系军阀张学良等,耳闻目睹定县乡村建设的实验成就。都曾表示支持,还邀请晏阳初给其军官训练班和平教班授课。
1929年12月21日,《大公报》青年记者徐铸成受命到定县采访。短短几天,他感到定县试验区办事处差不多已成了一个小小的新村,生活极简单,有规律,而极富有兴趣,有极简单的运动场、小小的医院、简单的图书馆。那两天,他正好赶上圣诞节联欢会,由基督徒发起,邀请非基督徒共同参加,有茶点,有各种游艺。平教会办事处每星期开两次读书会,报告读书心得,他也参加了一次。定县所见,让徐铸成看到了中国希望之所在。过去,徐铸成认为,用教育和社会下层改良的办法来救垂危的中国,太纡远、太空泛了;而眼前的所见所闻,让这个以前在大都市求学的单纯青年相信,晏阳初所从事的平民教育,定县乡村建设的实验,是“最前线之革命工作”:北伐勝利后,南北一统,国民政府最高层开始实施新政。但这些政治上的革新运动,如果没有下层多方面的奋力改进,将完全失掉意义。
徐铸成寄回来的通讯《定县平教村治参观记》,从1930年1月8日到12日,在《大公报》连载了4天。《国闻周报》还全文转载这篇通讯。1月10日,《大公报》配发了社评《定县之平教与村治运动》,对于定县的实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定县不是做戏,不是精英表演给乡亲们看,而是精英真正生活在乡村中,与乡亲们融为一体,这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社评还对平教村治提出几点很有见地的思路。《大公报》对晏阳初推行的平民教育,此后不仅继续跟进报道,且与晏阳初的平教总会合作,于1934年1月4日开始,创办了《乡村建设副刊》,每月两期,后改为周刊,共出刊70期,为乡村建设事业搭建舆论平台。
其时,恰逢北伐胜利,全国初步一统。国人对国民政府的下一步新政充满了期待。国民政府上层也有人关注如何治理国家,特别是复苏凋敝的农村。《大公报》关于定县平教村治的系列报道,不仅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且受到国民政府高层和美国人的高度认可。1930年,晏阳初应蒋介石之邀赴浙江奉化溪口镇参观蒋介石故里乡村建设,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多次和晏阳初座谈。美国驻华商务参赞参观后说,这是文明古国四万万人里正在发展的一项最重要而且非常具有助力的运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我在定县发现很具戏剧性并且证明是最重要的生活改造工作。定县人民,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什么和中国其他各地村民不相同,但形成他们许多不同的地方在他们的心理以及其整个生活的前途。不必夸大说,晏阳初领导的运动一旦成为革命的强大命运,势必超过中国军人多年来打来打去的放荡行动。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认为:晏阳初真是一不平凡的人,他结合了理想主义和最大智慧的判断与技巧安顿的位置,很实际地与农民相处。endprint
晏阳初在定县平教村治,泽被后世。据1980年代的统计,定州(即定县)是河北省内唯一一个无文盲县;1920年代晏阳初引入的良种棉花、苹果、白杨等作物和引入培育的良种鸡等仍然广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另外,1970年代实施的农村“赤脚医生”计划,199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陆部分农村推行的村官直选等试点,与晏阳初在定县的实验不无渊源。
示范作用彰显乡村建设模式开始普及
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建设实践,在当时取得显著的示范效应。国民政府大力支持,将晏阳初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期间先后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试验区等乡村教育实验区。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博士冯锐、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李景汉、教育学硕士汤茂如、瞿世英(字菊农,美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刘拓(美艾阿华大学农学博士)、郑锦(字耿常,画家,留日十年)等一批“海归”,下乡开展义务扫盲活动和乡村建设,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博士下乡”的景象。
受晏阳初影响,还有一些“海归”、国内学者大师以及实业家,放下身段自组团队,纷纷在全国各地选乡设点搞平民教育。
先说陶行知。他早在1917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时,就敏锐地发现了中国乡村教育问题。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时值国内新文化运动兴起,他决心教育救国,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1923年,他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两人就一北一南分头推动平民教育运动。随着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快速发展,师资短缺成了最大问题。陶行知与金陵大学乡村教育教授赵叔愚调查研究沪宁沿线优良乡村学校后,决定筹办试验乡村师范。乡村师范学校得到批复时,适逢1927年元旦,陶行知无比振奋,在《我们应当向谁拜年》中动情地写道:“我们吃的喝的穿的无不来自乡下,我们今天不应该下乡拜年吗?”而下乡拜年最好的礼物就是乡村教育。1927年3月,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成立,陶行知明确提出培养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开学典礼当晚,陶行知与其他几位客人就睡在稻草铺成的地毯上。同卧的竟还有一头大水牛,他戏称“牛大哥”。他脱下西服、穿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的生活。后来,他还创办了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1932年,他又創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1939年7月,大量难民涌入四川,陶行知在重庆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1945年1月,他在重庆创办以“人民创造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为宗旨的社会大学。后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
再说梁漱溟,曾应蔡元培聘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广东、河南、山东均进行过乡村建设实验,以在山东邹平从事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最为成功。1931年,他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后,出版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将其思想理论化。他认为,中国的前途,“必走乡村建设之路者,即谓必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之路,换言之,即必从复兴农村人手。”当年随同梁漱溟来邹平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知识分子不下百余人。其中运作最为成功的,当属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贷款或贷良种棉籽,收棉时还款,科农贸结合,造福一方。1988年,梁漱溟去世后,埋骨第二故乡邹平。
还有卢作孚,开过私塾馆办过补习学校,后担任过中学教师、报社记者编辑,还创办过民众通俗教育馆。他白手起家创办航运发财后,把实业与教育结合起来,在重庆北碚进行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2月,已经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卢作孚被任命为四川省江(江北)巴(巴县)璧(璧山)合(合川)4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在基本肃清峡区的匪患后,他决心打破苟安现状,摸索出一套治理峡区匪患的根本之策。经过细致调查和缜密思考,卢作孚提出“化匪为民,寓兵于工”的根本方案,发起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初步目标是将“这乡村现代化起来”“经营成一个灿烂美妙的乐土”。建设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包括整治环境卫生,拓宽道路,广植花草树木。据不完全统计,仅1927年到1935年,北碚有统计的植树量即达7万多株;二是大力兴办各种实业,先后投资和参与兴办北川铁路公司、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农村银行等;三是创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包括地方医院、图书馆、公共运动场、平民公园、各类民众学校等。黄炎培在《蜀游日记》记载:“鼎鼎大名公认为建设健将的卢作孚先生,施展他的全身本领,联合他的同志,把杀人放火的匪巢变成安居乐业的福地……把地方所有文化、教育、经济、卫生各项事业,建设得应有尽有。”
实施村治实验引领乡村建设走向世界
1936年,日本加紧侵华步伐,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1937年,晏阳初接到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何键的邀请,在湖南实施平民教育和村治实验。晏阳初以完备的规划,过人的胆略,将村治稳步推进到县政府这一层级,实施新政。他撤销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县级官员,招募了近5000名学者和科学家参与政府工作。这次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基层政治改造试验,不仅受到国民政府高层的关注和支持,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曾追随晏阳初去扫盲当志愿者的毛泽东,在延安说晏阳初“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1943年,晏阳初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游说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国会议员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提供资助,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定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1949年后,晏阳初先去台湾,不久再赴美国。盘踞台湾的国民党借鉴晏阳初的经验,着手乡村建设,经过数十年努力,台湾农村得到复兴,为日后台湾整个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晏阳初赴美国后,协助南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推进以平民教育为主的乡村建设,并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1956年,在晏阳初的帮助下,菲律宾建立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并实现了真正的民选议会。国际乡村改造学院运行至今,专门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协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平民教育教师。
晏阳初曾接受美国女作家赛珍珠访谈,面对关于乡村建设的疑问,他说:“我要向全世界提出这一个问题,请求解答。为什么不能团结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人民以共同打击我们的敌人——愚昧、贫困、疾病和腐败政府呢?”埋头乡村建设70年的晏阳初说:“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1980年,晏阳初写下《九十自述》,回溯一生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eius)、基督(Chfist)和苦力(Coolies)。比较具体地说是:来自远古的儒家民本思想;来自近世的传教士的榜样和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和智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