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对接“互联网+教育”之路径

2017-10-27冯文全杨慧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资力量教育公平农村学校

冯文全+杨慧

摘 要 “互联网+教育”突破了围墙式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流通。这样的优势使其被视为攻克农村教育瓶颈、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学校由于先后天因素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信息技术设备闲置、功能窄化并且教师缺乏相关能力运用技术设备。为让农村地区共享优质教育成果,有效对接“互联网+教育”,实现教育精准扶贫,除了政策性的引导外,学校信息领导力是导向,师资力量是关键,此外,还需家长、学生的支持协助与配合。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农村学校 政策引导 师资力量 教育公平

教育乃立国之本,农村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我们的国情下,农村教育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环境差、设备差、教育资源短缺等俨然已成为农村教育的代名词,农村孩子没有机会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学者将其看作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并大力推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农村学校由于地段、资金、资源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影响,在对接“互联网+教育”实际操作层面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劣势。正视矛盾才能对症下药解决矛盾。明确农村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不足才能够“开对药方”,从根本上将农村学校与互联网有效对接,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推动共享教育与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与其所具有的优势

1.“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与发展

“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热词,眼下与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都会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互联网引入教育领域,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谈到“互联网+教育”很多人都会将目光放到当下,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教育信息网络的构想。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中一些观点虽然较为极端,如深刻揭露出学校教育的组织化抑制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主张取缔学校教育,但是伊里奇設想的非学校化社会的理想教育形式就是教育网络:所有愿意学习的人能够自由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伊里奇提出的普遍化的教育网络迎合了现代社会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趋势,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完善,网络化教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使“互联网+教育”理念在我国全面普及,报告中郑重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提出“切实办教育事业,保证教育投入,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1]。此后,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使“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

2.“互联网+教育”为教育事业带来的新机遇

(1)突破了传统学校的“围墙”,推动了“泛在学习”的实现

传统的学习局限于“围墙”式的学校,虽然国家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学校教育,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将有学习意愿的人拒于教育的大门之外,教育资源无法为全体成员共享。“互联网+教育”的实行使教育大大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推动“泛在学习”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消息鸿沟、地域鸿沟,使偏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资讯,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教育”的实行也超越了传统学校的课程编排,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地选择所感兴趣的科目,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反复收听,自己安排时间和进度避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中“顾全大局”、按部就班的讲授方式。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的“三通两平台”[2](三通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正是为了此目标的实现。

(2)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互联网+教育”的实行,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学生,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服务者[3]。互联网的实行使教学内容日趋丰富,在传统的学校中,由于升学压力或者教师资源的短缺,学生感兴趣领域的科目或许无法开展,但是在网络普及下,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线下进行练习巩固从而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吸收。“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学效率与质量大为提高,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域封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都是将教育重心定在城市,也就是说,城市教育始终是处于优先考虑与发展的地位,而农村教育则相对属于次要与附属的地位。在这样的常态观念下,农村得到的资源就很短缺,绝大部分在农村就学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教育”可以将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到最大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农村地区学生可以接受到城市中优秀教师讲授的优质教学内容。互联网可以消除因地域、校际、师资导致的教育资源上的鸿沟,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地区的孩子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二、农村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存在的困境

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公平,政府已通过相关举措来积极改善一些显性的教育不公问题,如流动人口子女可以在城市学校无门槛上学读书,但隐性的教育不公是不应该忽视的。城乡教育中存在相当多隐性的教育不公现象,当前,各级政府对教学设备均有一定投入,但是各地区的利用率不等同。其中一个原因是,各级政府在考虑公平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物力财力资源分配是否公平,而忽略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而导致实际运用的不公平。虽说拥有同样的设备,但面对不同的师资,其结果必然是使学生间的信息素养差距越拉越大。明确农村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进“互联网+教育”与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

1.信息技术的配备走过场形式化严重

在政策的支持推动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在跟时代接轨,以云数据服务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在积极提供资金支持来帮助学校购买相应的设备。但现实的问题是,虽然一些学校配备了计算机设备,但是利用率比较低,这些设备完全充当了学校的“固定资产”。农村学校对计算机设备的利用也仅局限于给孩子一周开一节计算机课,由于没有专业的任课教师,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也只会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更重要的是一些学校压根就没有接通互联网宽带,或者说互联网宽带没有覆盖整个学校,只是在校长办公室才有宽带接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一些学校拒绝“上路”,他们配备的设施只是为了走过场,只是为了在有关领导视察的时候有所谓的“门面”。所以,学校与“互联网+教育”接轨完全流于形式。endprint

2.教师信息素养低,整合多维教育资源的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设备的有效利用,教师是关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能否适应这种新常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完善的今天,真正熟悉并掌握这些技术的老师并不多,尤其是在农村学校。

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障碍,农村地区的教师由于年龄结构失衡,多以老教师居多,因此,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教师来说,接受适应信息新常态观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信息处理的能力。作为老教师,他们依然信奉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依然遵守着传统的教育方式,猛然间让他们接受互联网技术会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冲击;其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接收、整合相关的“碎片化”信息并为学生呈现优质的教学内容,这一要求对老师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即使在思想上接受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却无从下手,无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互联网+”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师资队伍跟不上,那么,即便我们拥有再好的平台和再好的技术,我们的教育教学都终将是低效和无效的。

3.信息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功能被窄化

在课堂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当前一些农村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也会利用信息手段,最常见的就是利用PPT等投影设备,与之前单纯的黑板板书相比,教育手段明显进步了很多。但是,农村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时大多停留在了形式上,对技术的使用也仅局限于其交流跟展示功能上,出现了“功能固着”的倾向性,没有正确把握运用的时机也没有引起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只是纯粹的“黑板化”了。信息技术功能的窄化,很难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价值。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從“起步”到“应用”再到“整合”和“创新”,当前农村教师对技术的使用完全局限于呈现知识点这一层面上,没有真正地运用信息技术更谈不上创新,而对技术的有效使用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今天,中国教育的真正进步,不在于我们在城市办成了多少重点学校,而是在于城市的教育能否同时反哺农村。“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教育反哺农村教育教学,通过优质微课、视频传输等方式有助于农村教师进行模仿借鉴,但是反哺的效果却有待我们验证。当前农村学校,由于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反哺未能真正实现,隐性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于城乡之间,积极探寻相关路径助力农村学校高效对接“互联网+教育”是我们当前应当关注的“焦点”。

三、农村学校高效对接“互联网+教育”的路径选择

1.以供给侧改革促进城乡教育设施均等化

为保障教育公平,国家政策要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在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下,资源总会倾向于向城市流动,多渠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助力农村教育现代化可以缓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的局面。“三通两平台”在农村地区的实行,免不了要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的保障已成为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而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维护的需求,这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宽带覆盖校园也是不小的开支,经费不足往往导致学校出现将设备买回却搁置一边用不起的局面。这样的情形下,即使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还是无法通过网络传输到农村地区,“名师课堂”等优质教学内容也不能实现“人人通”。如果政府可以对农村地区的学校建立起相应的补贴机制,那么这一现象就可以得到缓解,最起码可以实实在在地使师生及时接收到最新的教育资讯与资源,而不是走过场。最后,可以调动社会相关力量投入到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上,依托地方企业形成校企合作促发展的局面。

2.提升农村学校管理者的信息领导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相应的信息领导能力。首先应在意识观念层面明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应支持学校层面数据的使用,支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校领导的决策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领导人的信息技术愿景以及实现愿景的策略对于学校逐步接轨信息高速公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有明确的信息技术使用愿景就会开展相应的活动,积极组织教师研讨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一个充满激情的环境氛围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并在课后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如果教师具备了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能力,但是在缺乏与之相应的氛围中,结果也只能是“无疾而终”。只有当教师真正致力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时,学校与“互联网+”接轨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3.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

农村学校要真正使用信息技术,教师是核心。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处理整合的能力,那么农村学校即使有了相应的基础设备也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很难真正对接“互联网+教育”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很难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扶贫,政府除了加大投入外还应对农村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我们不可否认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教育部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行了“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培计划”;为保证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上好每一堂课,教育部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随后还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这些政策的制定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关注教师培训的决心,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即使有相关政策,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仍没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严重忽视了农村教师的学以致用,出现了培训是“完成任务”的现象。

在教师培训时,可以采取分层培训的原则。教师参加培训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我们对教师培训时可采用“三步走”战略:首先是观念层面的,为教师讲解一些政策性的知识,让教师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然后精选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使教师能够胜任信息化的日常教学;最后根据一些典型问题组织教师商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层的原则,使培训真正发挥作用,以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endprint

4.转变家长观念,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助力

家校的高效合作可以使學校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家长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学校活动是否支持关系到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农村地区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以及对政策的不了解,不明白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城乡之间在收入、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迫使农村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乡村。在教育方面,农家子弟接受教育的条件本来就是最差的,而高考的分数线却要比一些大城市高出好多才有希望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农村父母殷切期盼自己的孩子可以多学到知识,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中拿到高分考上好大学,而这些需教师在课堂上多讲授实际的知识,而不是使用“无关紧要”的计算机。因此,家长观念的转变也成为农村学校高效对接“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前提。

5.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撑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自我素质在新常态的教育方式背景下也受到了考验。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只需在课堂中认真吸收老师的知识,而且知识相对固定。但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从被动转向了主动,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知识,这就对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整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漫无目的地检索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被网上弹出的无关信息干扰,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提升学生相关的信息检索处理能力使其面对汹涌而至的信息时能保持适度的清醒也是农村学校高效对接“互联网+教育”的当务之急。

通过政府以及农村学校自身的努力,农村学校真正对接“互联网+教育”必定会实现,多方合力作用才会使城乡教育间存在的隐形不公真正得到消减,教育扶贫才能真正实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革命虽然深刻地改变着教育,但远不如其对产业的改变那样迅速和显著,主流教育教学仍是延续传统方式。所以学校不能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甚至被互联网技术奴化。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和教师饱受争议,学校和教师到底会不会消亡?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报告《反思教育》的相关理解中,顾明远先生就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的新认识并且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会消亡。“即使知识的来源、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方式越来越多样,但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4]互联网技术即使越来越成熟也不能颠覆现行的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即便技术(包括在线即时视频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也无法产生与在现实同一时空中一模一样的实际效果。“技术将逐步取代教师的预测已不再令人信服,教师应当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从幼儿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轨迹)通过不断扩大知识库来实现发展与进步。”[5]现实中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会使知识人格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是技术、孤立的人机对话模式无法赶超的。传统教学中同伴的陪同以及同学间的“比学赶帮”也会给学习活动带来不一样的乐趣和动力,综合起来看,信息技术是传统教育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

参考文献

[1] 黄蔚.奔跑吧,智慧教育——2015年“互联网+”计划起航[EB/OL].中国教育报,[2015-03-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全面深化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EB/OL].[2015-05-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721/201505/187317.html.

[3]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2).

[4] 胡乐乐.论“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

[5]顾明远.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06-07].http://sky.cssn.cn/pl/pl_xskp/201601/t20160105_2812226_1.shtml.

[作者:冯文全(1960-),男,四川渠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慧(1991-),女,山西五台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资力量教育公平农村学校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