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乡情乡韵”,积累习作素材
2017-10-27黄玲燕
黄玲燕
学者秦牧提出若写作缺乏生活知识,则即使拥有丰富的艺术技巧也无法写出精彩的文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学生尝试从生活中找“米”,抓住生活中最具有民风民情、乡情乡韵的地方,积攒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巧妙运用,写出精彩的作文。
一、链接课外阅读,提升语言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若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则还要让学生充分阅读经典著作,积累素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其挖掘在经典著作中的乡情乡韵。如可以展开以“家乡”为主题的阅读,看看有什么作品是描写自己家乡的,在作家的笔下是如何描写乡土民风的。
在一次写作练习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写一下自己曾经参与过的乡土民俗活动。有学生想要描写观看社戏的经历,然而只是觉得社戏有趣,却不知道该如何细致地描绘。此时教师让学生尝试阅读《社戏》等描写该乡土活动的文本,看看别人是如何描写的。学生在阅读中意识到描写“社戏”的内容是次要的,写出民风民情,写出乡民的纯真才是更重要的。于是在经过了一番构思后,该学生描写了自己第一次观看社戏时的惊险经历。该学生描绘了社戏当日人山人海的场景,自己和父母走散了,一个卖糖葫芦的老人让自己一直呆在原地等,还送给自己糖葫芦吃。这段经历让学生感受到了乡人的淳朴和善良,感受到了其好客之情。教师点评,认为这篇文章写出了乡情之纯,是一篇好作文。
除了要让学生多读多看以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批注法、摘录法,一边阅读一边批注下自己的真情实感,摘录下文本中的好词好句。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拓展写作素材。
二、观察自然美景,内化审美素养
叶圣陶提出写作的根源就在自己的生活,如果脱离了生活,写作则无从说起。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大自然中,到田间地头观察自然、品味自然,在赏析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学会如何通过笔墨将其描绘下来,提高自己的内在审美素养。
在“家乡的风光”主题作文中,教师让学生充分观察自己身边的山水之景,尝试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写出乡景之美。一位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并没有描写乡间的绿树红花,而是描写了一条绿树掩映中的乡间土路。在该学生的笔下,这条路被描绘成世上最美的路,因为在路两旁能欣赏到茂盛的草木。但是这还不是该学生最喜欢该路的地方,作者喜欢这条路,是因为这条路是乡民们集资筹建的,有了这条路之后,乡人们种植的瓜果便能顺利地运送出去,能将乡民们带上致富之路。教师在点评中指出:“作者不仅写出了这条路两侧的山水美,还写出了路上货车上鲜嫩的农产品之美,为美赋予了更新的理念。写出了劳动的人才是最美的,写出了搞活经济的新思想才是美的,写得颇有创意。”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以外,还要让学生尝试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久而久之,这些丰富的内容便会成为作文的写作素材。初中学生在写作时便不会“两眼一抹黑”,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自己观察过的场景,写作自然能“下笔如有神”了。
三、体验乡村习俗,渗透文化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贴近生活真实,易于动笔,樂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不管是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让学生勤于观察,敏锐地挖掘出其中的文化气息。以乡村生活为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淳朴的民风民俗,观看人们在传统节日时的欢乐,在操劳农事时的忙碌,若能亲身经历,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便会更有生活气息。
在一篇名为《第一次干农活》的作文中,学生描写了自己在回家后体验农忙经历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详细地描写了参与到农活中的场景,而且还写下了不少农谚,并将农谚穿插在作文中。农人对于农谚极其重视,而农谚也体现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学生将农谚加入到作文中,能更好地展现出文化意识。除了农谚以外,其实在农村还有不少事物都展现了文化。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注意到了农家对于“水井”的重视,发现有很多民间故事都围绕水井展开,于是便有学生在写作中围绕“水井”为主题,写了家人对于水井的重视,也写了一家人围在水井边生活的场景。在这样的写作训练中,学生意识到写作并不缺乏内容,只要能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实践,便能发现不少可用于写作的素材,那些有趣的乡村习俗就是最精彩的写作素材。
学者刘国正提出宝库就在身边,但是学生往往视而不见,认为不是美玉就没有必要去拣取。教师要让学生改变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投入到生活中,从中挖掘出渗透文化意识、展现民俗风貌的内容。
学者黄桂聪在研究初中写作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积累素材,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各种方法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捕捉乡情乡韵,在阅读文本中感受乡土情怀,在观察自然中体会乡土风景,在体验乡村习俗中感受乡土民风,充分积累写作素材。
[作者通联:江苏靖江市外国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