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平台技术下的小学家校合作
2017-10-27闫佳坤
闫佳坤
摘 要 本文以智能手机APP平台在家校合作领域的应用为视角,分析了APP平台应用于家校合作的产生背景,并且阐述了APP家校平台在家校合作各领域内的应用优势,进一步从利用APP家校平台促进家校合作的“意识”“内容”“质量”三个方面提出其优化实施路径。
关键词 小学 家校合作 APP平台技术 探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APP平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化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因此不断提高。近年来,APP平台技术不仅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更是将其触角延伸至家校合作领域内,使得家校之间的联系、互动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APP家校合作平台是在以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第三方平台支持下,集班级管理、资源共享和家校共建为一体的、紧密搭建起来的学校和家庭全方位沟通的班级数字化综合系统平台。APP家校合作平台作为家校信息沟通的新桥梁、新渠道,俨然已成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一、 APP技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政策支持以及应用概览
目前,国家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形成合力,以达到最好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政策导向给予了高度重视。最新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积极构建新型的基于新媒体支持的家校合作方式[1]。同样最近颁布的《21世纪学校白皮书》明确反映出一种趋势:加强学校与父母、当地社区、其他学校和儿童服务机构合作,并持续地提升标准。白皮书强调,可通过大量数字网络技术更好地连接家庭和学校。
2016年,扬州市教育局在全市23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接入了家校互动免费APP平台,并定期进行信息安全的测评,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家校合作新趋势。2014年9月,“阿里师生”在北京市的小学一年级进行试行,2016年1月,北京市教委将其更名为“师生家校”,以方便其在北京市各中小学推广。2015年12月,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率先使用了家校沟通APP平台进行试点,后在全区进行推广试用。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作为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搭建新型的基于新技术媒介支持的家校合作方式,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将会是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媒体,对APP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究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二、APP家校合作平台的优势分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两方力量的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方式。APP平台应用于家校合作,无疑将推动家校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APP家校合作平台的“新突破”
(1)平台新
刘易斯认为,根据系统生态学理论分析,家庭与学校合作解决青少年的问题是必需的和有效的[2]。 APP家校合作平台是APP软件的一种,是在APP平台下借助于强大的移动数据网络,以各班级为一个单位系统,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学生、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组成的一个“虚拟教学共同体”[3]。在这个共同体之中,各类成员利用该平台平等交流、开放共享、超时空的特点,共同达成“促进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业进步”的目标。
家校合作的平台以最开始的家长会、家访、给家长打电话或放学后与家长面谈等形式进行, 部分学校还会通过校长信箱、大型活动、家长座谈会、家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家长听课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向家长传递信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微信、QQ群、校讯通、翼校通、家校通等家校平台也不断涌现,进而过渡到以移动4G数据网络支撑的APP家校合作平台,其应用于家校合作的师生交流过程中,为家校合作开辟了新的模式。
(2)功能新
家校合作的功能可分为管理、法理、教育三个方面[4]。将APP技术平台应用于家校合作中,能够更好地执行以上三个功能。
首先,从管理方面来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除了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还同时分担管理,加强沟通,监察学校。APP家校平台不仅每天提供家长所须知的信息通知,并通过“校园风采”“校友圈”等栏目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关注学校的最新消息。其次,从法理方面来看,保障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是家长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家长有权知道学校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子女的。通过APP家校平台的“互动聊天信息交流平台”,给予家长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各方真心融入和参与,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再次,从教育方面来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在APP家校平台强大的交互功能下,以学生为核心、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使得家校合作针对性更强,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应对处理,激发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
因此,APP平台下的家校合作在功能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的家校合作软件,为学校、家庭、社区创建了一个科学、高效、和谐、智慧的互动平台,推动了家长深度参与教育,提升了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与课堂环节无缝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使教育能量最大化。
(3)模式新
基于APP模式下的家校合作平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家校合作交流模式——教师和家长处于“上下级的指挥与服从”“被动的指导与配合”,而是将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共同组合在一个“虚拟的教学共同体”之下,三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新的协作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让教师和家长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在APP家校合作的平台之下实现互动性、针对性和目标性。各成员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利用平台相互沟通、相互反馈学生在校内外和家庭的表现,相互请教、相互辅导,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APP平台与家校合作的“契合点”endprint
(1)学校:明晰自身角色定位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和影响下,学校应不断转变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扮演着的绝对权威的角色。APP家校合作平台则科学地定位了学校的角色,学校不再仅仅充当指挥棒,也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式的信息传递者,而是更加全面的双向互动,学校与家长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成为合作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
(2)教师:平衡教师个人生活
APP家校合作平台具有的“信息免打扰功能(家长无)”大量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间、休息休假时间设置免打扰,储存接受的消息但不提醒,其他时间保持在线,以便于和家长沟通。APP家校平台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用平台软件,营造了教师与家长之间健康的生态网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平衡了教师的个人生活。
(3)家长:重视家长参与的“量”与“质”
现代教育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即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处于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应当受到家长以及教师的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家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受家长的教育和家庭氛围的影响极其重要。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家长工作时间、文化程度、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家长多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抛给了学校和教师,家长的参与流于形式,造成家长参与过程中“数量”跟上、“质量”跟不上。APP家校平台则很好地弥补了家长数量和质量上双重缺位的弊端,家长和教师同样具有话语权,在平台上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通过语音或打字的形式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见解,相互探讨,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4)学生:智育德育双管齐下
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现实情况下,大班额中只配有一名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各项事宜,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无法“照看”每一位学生,在家长会中对于学生情况的汇报也无法具有针对性。借助于APP家校合作平台,可以围绕本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同时扩大到对于学生德育和健康方面的关注,范围缩小后增强了家长和教师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共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 前瞻:APP家校平台优化路径
1.强化利用APP家校平台促进家校合作的意识,构建政策保障机制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专门的、系统完善的家校合作政策法律体系,并已基本形成以儿童为中心、家庭和学校为两翼、社区为推动力的较为完善的合作系统[5]。英国也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家长和学生的权利,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6月颁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规定“家长委员会承担参与教育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其成员由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同时也明确要保障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6]。由此可见,我国也在不断出台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不断认识到家校合作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仍然没有专门的关于家校合作的教育政策,也缺少像美国等国家的专门的、成熟的家校合作的模式体系。同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也缺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家校合作融合的系统的教育政策文件。只有政策法规的保障,才能将家校合作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如:信息平台交流制度、家长参与决策制度、双向监督评价制度等。
2.丰富利用APP家校平台促进家校合作的内容,加深深度、扩大广度
家校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家长会、家访等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要共同努力,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扩大家校合作的方式和途径,使其机制化、制度化。一方面可以不断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实践经验,如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PTA)等形式的家校合作机构,日本的“学校运营协议会制度”,英国的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等。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手段和平台,尤其在智能手机APP平台下,使家校交流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所犯的错误、存在的问题上,而是扩大家长参与学生的“智育德育”“学生人际关系”“学生的审美心理修养”等方方面面,通过APP家校合作平台中“健康管理”“营养测评”“出勤管理”“学校通知”“健康反馈”和“班级互动”等增设功能的创新,真正从形式和内容上加深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提高利用APP家校平台促进家校合作的质量,筛选质量合格平台
互联网浪潮下家校类APP不断兴起,其类别大致可分为:全国性的,4G类运营更侧重多个领域;地域性的,更多是得到地方政府和教育局支持而开发的APP软件,如广东珠海地区的海教通APP;专注于某个阶段的,有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分类。形形色色的APP家校平台要在学校内使用,学校教育与管理部门就要对互联网的特性和教育规律有深刻理解,做好平台进入校园的把关,进而选择高质量的APP家校平台运用于家校合作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5.
[2] Lewis.A.Building Bridges: Eight case studies of schools and communi-
ties working together [M]. Chicago Cross City Campaign for Urban School Reform,1997.
[3] 沈曄.基于班级博客的家校合作实践研究 [D].宁波:宁波大学,2013.
[4] 郑燕祥.教育领导与改革新范式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金东海,蔺海沣.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困境与对策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2(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Z].2012.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