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要还手”是失败的“隔代教育”

2017-10-27杨朝清

婚育与健康 2017年8期
关键词:隔代保护意识讲究

杨朝清

“有小朋友冲过来推你,你怎么办?”“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他要是大声哭,引来老师呢?”“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还要大声。”近日,经过一个月的暑期“集训”,爷爷奶奶对孙子的表现基本满意,把他交还给儿媳妇时还不忘嘱咐:“离上幼儿园还有半个月时间,你一定要不斷强化他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个与现代文明接轨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摩擦与纠纷之后,有人讲究“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人讲究“先礼后兵”,有人讲究“以牙还牙”。天真、纯净的孩子,在不良示范的影响下,难免会上演“变形记”;“打要还手”尽管戴着“自我保护意识”的遮羞布,本质上却是冷漠、暴戾等不良社会心态的产物。

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让孙子得到了爷爷奶奶的宠爱甚至溺爱;价值认同走偏与错位的“隔代教育”,不可避免会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不愿意让孙子受委屈、教会孙子耍赖与演戏的做法,表面上做到了让孙子“不吃亏”,实际上却让孩子过早地学会了功利与算计;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尽管有时候找到了捷径,却早晚要为投机取巧付出代价。

在社会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际关系干燥化的当下,脱离了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的社会联结纽带,陌生人之间很容易“一摩擦就起火”。只不过,小朋友之间并没有核心地带的利益冲突,也没有不可消弭的矛盾,更没有难以化解的意气之争。不是教育和引导孙子友善、和睦地与他人相处,而是主张“打要还手”的以牙还牙,受不得委屈、吃不得亏,用一种排斥与对抗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一切,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迷失与错乱。

“打要还手”见证了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与关心,却是“好心办坏事”。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提高孙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原罪,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孙子要学会用暴力手段来进行自我保护甚至伤害他人——将丛林社会“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变成人类社会的公理,将人类社会的文明、规则和法制退化到野蛮的“刺激—反应”模式,麻木冰冷的冷漠,粗暴乖张的暴戾,这样的倒退与疯狂,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即使孙子做到了“打要还手”,也同样会遭遇拳头比他硬、家庭财富和社会资本比他更雄厚的同学,到时又该如何?

“打要还手”、学会通过表演来实现个人成本最小化或者利益最大化,这是一场失败的“隔代教育”,表面上是爱护孙子,实际上却是害了孙子。对“打要还手”进行纠偏,让孩子学会和他人友善、和睦相处,亟须“亡羊补牢”。endprint

猜你喜欢

隔代保护意识讲究
不要将就,要讲究
说话要讲究停顿
爷爷奶奶来“听课”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隔着代,相亲爱
隔代家长怎样当
城里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