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2017-10-27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455000赵浩飞李松涛
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455000)赵浩飞 李松涛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可以导致患者失明的眼部疾病[1],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为细菌性眼内炎,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白内障手术患者,预防其术后感染也是治疗关键所在。白内障手术感染病原菌主要来自结膜囊[2],术前对于结膜囊的冲洗就变得至关重要。临床上多采用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来对患者进行术前冲洗,但会引起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本文就对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术前预防感染展开研究,探讨其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附表1 两组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对比表(只,%)
附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总计322例(520只眼)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180例(298只眼),女性患者为142例(222只眼),年龄在45~77周岁,平均年龄(59.5±6.9)周岁,老年性白内障230例(390只眼),并发性白内障52例(9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40例(38只眼)。将322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1例患者,250只眼,男性人数为92人,女性人数为69人,平均年龄(60.1±7.2)周岁。对照组161例患者,270只眼,男性人数为88人,女性人数为73人,平均年龄(59.9±7.1)周岁。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研究比较价值。
1.2 纳入标准 ①经检查,符合白内障确诊标准的患者;②无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③术前1周内未使用抗菌药物或冲洗泪道的患者;④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且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对实验药剂过敏或不适应者;②有眼部疾病(青光眼、泪囊炎、结膜炎等)的患者;③患有免疫性、慢性疾病的患者;④曾接受过内眼手术的患者;④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⑤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健全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实验组患者使用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并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在术前3天时,采用左氧氟沙星(生产批号:20140105,参天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滴眼,2滴/次,4次/d;在此基础上,再对患者使用稀释浓度为0.5%的聚维酮碘(生产批号:20140102,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冲洗结膜囊。对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方法同实验组。在术前15~20min,对实验组患者用浓度0.5%的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对对照组患者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滴眼,均保持0.5min,然后冲洗干净。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药物冲洗前、术前及术后3个时间点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均有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冲洗后及术后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附表2。
3 讨论
白内障手术为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需严格保证无菌环境,而结膜是眼睑内面与眼球白面的黏膜组织,其极易储存细菌,造成患者出现如感染性眼内炎等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3]。临床上对于此种疾病的解决办法主要为采取抗菌药物或进行结膜囊冲洗等预防性措施,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上主要采用左氧氟沙星,因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性强,作用具有双相性,即可作用于非分裂细胞,也可作用于分裂细胞,阻断细菌合成蛋白质,使之失去活性[4]。聚维酮碘可有效根除细菌,对患者的刺激性小,毒性低,具有广谱杀菌的作用,并可直接将芽胞消灭,对于抗菌药物无法消除的结膜囊内的细菌,稀释的聚维酮碘可以通过冲洗有效清除[5]。
综上所述,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具有良好防御效果,且没有严重不适应症状,可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