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10-27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5郭诗梦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5)郭诗梦
腕关节骨折的发生多见于老年人,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在跌倒时手掌着地,在惯性冲击下,桡骨远端脱离正常解剖位置,患者出现腕关节畸形、腕关节疼痛、肿胀,并伴有一定程度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常用的确诊辅助手段有X线、CT平片[1][2]。本次实验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疑诊腕关节骨折患者均进行常规CT扫描以及高速螺旋CT扫描,通过比较两种影像学对腕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检出情况,论证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对腕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疗价值。
附表 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与常规CT扫描对腕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检出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疑诊腕关节骨折患者,均有腕部红肿、疼痛、腕关节运动障碍。男57例,患者年龄最小为59岁,患者年龄最大为89岁,平均年龄在(68.6±3.3)岁,患者临床症状时间最短为3小时,时间最长为5天,患者平均病程在(14.6±2.1)小时,有34例患者为摔伤,有23例患者为打击伤。女3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62岁,患者年龄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在(69.5±3.2)岁,患者临床症状时间最短为3.5小时,时间最长为4天,患者平均病程在(12.6±2.1)小时,有21例患者为摔伤,有10例患者为打击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3]。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GE 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腕部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上举平伸,保持掌心向下,先对患者腕关节即尺桡骨远端至掌骨中段常规CT扫描,相关扫描参数为层厚:0.5mm,螺距15∶1。而后根据平扫成像,调整扫描参数,将层厚调整至2mm,螺距调整至0.16,对患者腕关节进行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请2位有3年以上CT阅片经验的医生对常规CT检测图像以及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对腕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检出情况,并总结其图像成像特点[4]。(敏感度=(检出例数-漏诊例数)/实际确诊例数,准确率=检出例数/实际确诊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与常规CT扫描对腕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检出情况,具体情况(见附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疑诊腕关节骨折患者中有86例患者确诊,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共检出85例,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检出例数。
2.2 比较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对腕关节不同部位骨折检出情况,高速螺旋CT扫描对腕关节舟状骨、月骨、三角骨、头状骨、钩状骨的检出率为100%,豆状骨漏诊1例。
3 讨论
腕关节除了尺骨、桡骨远端等主要骨架结构组成外,还有舟状骨、月骨、三角骨、头状骨、钩状骨、豆状骨等腕骨以及5个掌骨近端共同构成,其解剖架构复杂[5]。单纯使用常规X片以及常规CT扫描,对患者腕部骨折横断面成像不清晰,临床检测过程中患者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体位进行多体位影像拍摄,从而提高医师对腕关节骨折布局骨错位以及细微骨折的判断[6]。但是由于常规X片以及常规CT扫描过程的固有缺点,使部分腕关节出现较小撕脱骨折患者临床漏诊率高。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是指在对腕关节进行局部分层扫描的过程中采用含有多种密度检测数据的探测器对腕关节进行扫描,而后根据扫描结果取平均值,从而正确反映腕关节局部容积效应,最大程度减少伪影的一种新型扫描方式[7]。螺旋CT容积扫描与常规CT扫描相比具有扫描快速,数据图像清晰,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能有效反应腕关节多处密度不同,相互重叠部位骨折情况,具有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像的丰富信息。本次实验显示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共检出85例,高速螺旋CT扫描敏感度为97.7%、准确率为98.8%,其检出率、敏感度以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腕关节骨折疑诊患者给予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能有效提高医师对该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