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样板

2017-10-26贺云翱

群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遗产

贺云翱

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7年9月15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把江苏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充分认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重要意义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河道路线最长、线路最复杂、流经城市最多、相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最多。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从隋唐到明清1000多年间,大运河曾经是沟通我国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通道,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形成了内涵独特的大运河交通带、城市带、经济带、文化带。通过水路纵贯南北、沟通东西的大运河还把当代中国京津冀协调联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三大战略空间串联在一起,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重点区域和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深远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平的重要机遇。2006年,京杭大运河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58处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做好这一超大型線性活态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摆在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江苏大运河沿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硕,有28处世界遗产点段、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省市县级文化遗产,沿线水利工程科学遗产也极其丰富。借助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契机,可以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大运河遗产的作用。

提高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大运河江苏段纵贯江苏南北,全长约700公里,流经江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设区市,连通长江、淮河两大东西向河流及太湖等五大湖泊,通过相关河流及运河支线,还涉及南京、泰州、南通、盐城等城市,构成江苏最重要的生态空间和文化空间。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和抓手,推动区域城市带及特色乡镇建设、文化项目联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

对发挥运河遗产的多重价值,推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大运河将江苏的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江海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联为一体,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独具魅力的江苏运河文化长廊,是建设江苏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大运河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及江苏主要湖区所在,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安全的价值重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以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有机结合,使之产生更加强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当前,大运河保护与利用还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主要包括缺少统一规划和引领,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局部存在环境脏乱问题,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研究、标示不够,传承利用方面力度不足等。正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对一系列挑战,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建设,应当以率先完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工程,助力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要目标。

在全线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在总体建设规划的指导下,以系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议实施以下建设工程: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严格执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保护好世界遗产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大运河遗产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落实缓冲区建设控制要求;继续做好大运河相关遗产的田野调查、考古、学术研究与认定工作,确保运河沿线文化资源得到全面把握、有效保护、科学揭示、合理利用,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运河环境景观整治工程。加大运河环境景观控制力度,建立环境整治及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针对违章建设、违规排放等行为和小码头、小砂场、小企业、堆场等场地环境的综合整治工程,分段明确整治目标和责任,并形成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快大运河江苏段历史河道修复,实现江苏段不同时期大运河故道通水通航。尽快实施大运河两岸陆路交通的贯通工程,打通断头路,让大运河江苏段全线可以实现两侧或单侧堤岸沿线车道贯通,为大运河文化带全域自助旅游创造条件。

运河文化示范段创建工程。选择基础较好的城市作为示范城市,引领带动运河沿线的建设行动,尤其是要选择典型性、示范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或运河河段作为全省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段。但是也要防止建设的同质化和只重城区不及乡镇地域河段的做法,同时注意向大运河沿线兄弟省市学习先进经验。

运河旅游产业提升工程。建议在《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的基础上,重新编制《大运河江苏段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重点建设以运河城市、乡镇为中心,突出吴越、淮扬、楚汉、江海文化旅游区段,加强整体设计、联动和差异化发展。建议设立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节,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建议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行动。

运河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工程。制定《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产业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大运河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方向,以大运河为主轴,以旅游业、生态业、文创业、演出业、动漫业、文博业、体育业、影视业等为业态载体,以运河城市历史街区、特色运河城镇、运河美丽乡村、水利风景区、大遗址公园、工业遗产地、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文化艺术产业园、沿运重点文物景观等为依托,充分调动沿运各相关机构的联动积极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加强运河特色文化产品及品牌建设和推广,促进跨界、跨省、跨市融合,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运河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带。

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民生优化工程。动员运河沿线民众及机构理解、参与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影响运河文化遗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沿岸住宅、机构等进行就地整治或逐步搬迁;对重要历史文化景观进行科学修复;全面提升运河沿线文化景观建设标准、道路标准和绿化、美化标准,创造宜人的滨河环境,让民众能亲近运河、游览运河、品味运河。

运河文化内涵研究与展示工程。加强对大运河历史文化,包括河道工程文化、水运文化、城镇文化、工商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内涵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实施“大运河遗产整理工程”。举办大运河文化研讨会。加强运河沿线城市专题性博物馆、遗址公园建设等,形成大运河博物馆群(带)。利用信息化条件建设“虚拟大运河文化带”工程。

大运河文化带传播弘扬工程。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推动运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建议拍摄大运河文化带相关纪录片、电视宣传片等;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大运河文化带app、微信公众号、专题网站等,建立日常性运河文化宣传推介体系;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中国文化遗产日、“6·22”大运河申遗成功纪念日、国家海洋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策划推出富有特色的运河文化带项目,让运河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江苏历史文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陈伟龄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遗产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遗产怎么分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千万遗产
放歌大运河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