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学员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方法

2017-10-26冯小龙王涵张志勇

大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模拟训练实战化

冯小龙 王涵 张志勇

[摘 要]顺应新军事变革潮流,着眼于信息化训练,创新发展训练模式,我们提出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而要想抓好训练,研究方法首当其冲。首先,要确立指挥谋略思维训练基本理念;其次,要明确训练方法的主要特征;最后,要创新训练方法。

[关键词]谋略思维;模拟训练;实战化;对抗;实施程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135-03

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进入信息化战争,训练形态由机械化条件下训练转变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必然要求创新发展训练模式,其基本途径就是创新训练方法。指挥训练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实现对战场环境、作战行动过程和结果的实时仿真,能够支持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实施指挥模拟训练,能够支持组训人员完成从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到演练讲评全过程工作的各类信息系统的统称。[1]指挥训练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是指挥训练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重要抓手。

信息化战争对指挥员的指挥谋略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以谋制敌、以谋取胜。军校学员作为指挥员的后备力量,提升其指挥谋略思维能力尤为重要。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以90后大学生为主,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生总体上具有个性张扬、目标明确、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2]他们与智能时代以前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常规化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3]在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员对指挥训练信息系统充满热情和兴趣,一教就会,一会就迷,并且他们愿意把指挥训练信息系统作为培养和施展指挥谋略思维的平台。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而要想抓好训练,研究方法首当其冲。

一、基本理念

我们要探索实践以信息系统为训练手段的训练方法,努力实现由机械化条件下训练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转变。训练方法的灵魂是遵循何种训练理念。构建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揮谋略思维训练方法,需确立“实战化”、“基于能力”和“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等新的训练理念。

(一)“实战化”

军队的基本职能是打仗与准备打仗,其目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方法必须以战训一致为着眼点。“战”是训练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训”是提高战斗力的实践。“战”和“训”两者互为条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共同为战斗力生成过程服务。当前,战争形态在转变,军队建设在转型,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方法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方法以指挥训练信息系统为训练手段,模拟仿真作战环境,使训练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

(二)“基于能力”

“基于能力”的理念,目的是提高实战能力,主线是完成多样化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保障指挥者能够适应复杂战场环境、多种作战任务、不同作战对象的需要。“基于能力”强调着眼于广泛的潜在对手,而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对象。这种改变迫使训练必须能使指挥者具备在任何环境中、面临任何样式的作战时,都能快速、科学地做出最后决策。用“基于能力”的理念来构建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方法,就是要通过整合要素、再造程序、优化结构实现重塑能力。基于能力训练指挥谋略思维是应对多种作战样式的必然选择。战争形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变化,作战方式也因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而更新,但是指挥谋略思维能力始终是学员训练的重中之重。

(三)“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

教员的教是外因,学员的学是内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员要把学员放在主体的位置。学员是学习、实践训练内容的主人,是教学训练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无论是获得知识经验,还是提升智力、能力,教员都既无法代替学员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也无法代替学员分析思考;既不可能把指挥谋略思维方法移植到学员的头脑中,也不可能把指挥谋略思维品格填鸭式地灌输到学员的头脑里。以学员为主体就要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由要他练到他要练。以学员为主体并不是要降低教员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体现学员为主体的理念,突破点是教员教学组训观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员在组训活动中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对学员指导学习转变,从填鸭注入式向启发诱导式转变,从一言堂、专制式向平等、讨论式转变,从单向传播式向双向感应式转变。

在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方法里,主要完成保障教学训练开展、导调教学训练进程、引导学员完成教学训练等工作。学员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训练,而是在教员的引导下,实现能力的自主构建。教员是组织训练、培养技能的主导,学员是掌握技能、提升素质的主体。只有教员和学员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主要特征

(一)训练手段信息化

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科技的进步自然而然就引发了新军事革命。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促使武器装备系统更加先进、更加复杂,必然对作战方法和训练方法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创新训练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指挥训练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的训练手段,是指挥训练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重要抓手。

(二)训练环境实战化

训练是为了作战,信息化条件下指挥谋略思维训练要以实战对抗要求作为标准,力求最大限度贴近实战。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信息化条件下指挥谋略思维训练要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环境为着眼点,构设真实训练环境,拉近训练与实战之间的距离。指挥训练信息系统所提供的训练环境较以往的训练环境更形象逼真,不仅可以模拟仿真地理环境,还可以模拟仿真电磁环境、网络环境、士气,等等,令学员宛若置身战场。它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想定,设置多种典型的战场环境、作战背景并提供实时逼真的战场态势信息,还可以接收学员对战场态势信息的反馈,从而使双方进行交互对抗。训练环境越贴近实战,越能够增大训练难度,更容易充分调动对抗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员的指挥谋略思维能力。endprint

(三)评估手段科学化

训练评估是检验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训练评估方式大多建立在粗放型训练实践之上,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训练信息没有办法准确、及时、系统地记录下来,使得训练评估偏重于训练结果,往往以定性为主,不足以科学、有效、真实地评估出学员的指挥谋略思维能力。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是以提高学员的指挥谋略思维能力为目标,训练评估应依托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进行,并建立量化评估模型,自动与人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估手段更加科学化。

三、具体研究

《军语》中对训练方法有明确的定义:组织与实施军事训练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军事训练的组织形式、实施程序、教学教练方法和手段运用等。因此,应从这四个方面研究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方法。

(一)教学教练方法

指挥谋略思维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员理解并掌握指挥谋略思维,形成指挥谋略思维能力。样例学习法是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对于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来讲,样例学习法是教员通过对代表性战例介绍,引导学员对指挥谋略思维相关理论、作战行动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并通过指挥训练信息系统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指挥谋略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精神实质的一种方法。现代思维训练的一大进步是运用计算机进行思维训练。[4]因此,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就是要利用指挥训练信息系统这个平台模拟作战环境,保障学员运用样例学习法提升指挥谋略思维能力。

(二)组织形式

指挥谋略训练主要是从指挥员的思维过程上去提高指挥员的谋略素养。由此可知,指挥谋略思维训练就是重中之重。指挥谋略具有“活力对抗”的特性。它是一种对抗性利益矛盾的解决方式,是发生在两个活力集团之间以相应利益对抗系统为中介进行的对抗性活力控制过程,是以实现各自的既定利益要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活力的较量和斗争活动。因此,指挥谋略思维训练的组织形式要充分考虑活力对抗的特性,理应采取人人对抗式训练形式,即红蓝对抗。

学员实现红蓝对抗需要依托指挥训练信息系统。指挥训练信息系统作为训练手段,为“活力对抗”模拟仿真利益对抗系统,即依托丰富的军事概念模型模拟多种作战样式和逼真的战场环境。同时,它起到环境和规则的支撑作用,保障对抗持續开展。学员基于“算子”和“规则”对历史战例进行案例式推演,站在历史的角度研究战争,使战例研究从表象进入本质,增强指挥谋略思维能力。与传统的战例研究和现地教学相比较,这种训练方法克服了资料记录不完整,军事机密、观察受限和缺乏与敌人实时对抗等原因造成的指挥谋略思维培养效果不佳。[5]所以,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的组织形式应采取对抗训练、模拟训练。

(三)手段运用

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手段运用就是指如何运用指挥训练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搭建推演系统环境、准备推演棋子和地图、设计推演模式和设计推演方法。

1.搭建推演系统环境

搭建推演系统环境主要是对指挥训练信息系统软硬件及附属设施进行具体配置和定位,按照推演场地和各编组的需求,配置各种软硬件设备,包括推演系统、推演公共数据库、推演模型、推演应用服务器等各系统计算机终端以及相关设备。系统配置安装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分系统的联调联试。

2.准备推演棋子和地图

按照明确的作战地域和作战编成,应准备相应的棋子和地图。棋子应该是对数据和规则要求比较高的评估认证类兵棋。推演地图地幅为红蓝双方交战地区。以交战地区地形为原型,通过嵌套合适六角格量化处理,即得推演地图。

3.设计推演模式

推演模式包括开放式推演、封闭式推演和半封闭式推演三种。根据指挥谋略思维“活力对抗”的特性,一般采取封闭式推演。所谓封闭式推演,就是推演的红蓝双方进行背靠背实施推演,如红方只能看到己方的所有态势和所属单位的棋子,以及给定的初始条件中蓝方部分态势和相应单位棋子。

4.设计推演方法

单就学员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来讲,推演活动一般采取单级推演。通常采取这种方法:总裁决员、裁决员、红蓝双方控制员位于裁决室;红方对阵员、红方对阵控制员位于红方对阵室;蓝方对阵员、蓝方对阵控制员位于蓝方对阵室。这样有利于增强对抗的真实性,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抗。有时为了增加红方的训练难度,蓝方对阵员、蓝方对阵控制员也可位于裁决室。

(四)实施程序

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指挥谋略思维训练实施程序设计需要结合样例学习法和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的推演组训法。其实施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表述如下:

1.介绍训练内容,构建训练平台,人员编组

首先,教员介绍训练内容,简述战例发展历程。其次,根据推演需要搭建推演系统环境,准备推演棋子和地图,设计推演模式和设计推演方法,构建训练平台。最后,对学员进行编组,区分红蓝双方,或者蓝方由专业的模拟分队担任。

2.查找相关资料,学习指挥谋略思维相关内容,部署初始态势

红蓝双方查找指挥谋略思维相关理论、作战行动有关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习指挥谋略思维相关理论,丰富知识体系。而后,根据史实部署初始态势,并经教员检查确认。

3.实践指挥谋略思维,得到指挥谋略,制订作战方案

红蓝双方通过实践不同的指挥谋略思维方法,得到不同的指挥谋略,又根据不同的指挥谋略制订不同的作战方案。但是,必须有一种作战方案是所训练的指挥谋略思维实践的结果,且这个作战方案符合战例实际。

4.将作战方案转换为推演指令,组织交互对抗

红蓝双方根据作战方案细化推演计划,继而转换为每一回合的推演指令。教员组织红蓝双方在构建好的训练平台进行交互对抗,根据需要实施进程控制,为红蓝双方创造更加符合实际的推演条件。

5.评估训练效果,不合格需再次训练,合格则总结讲评

教员根据评估模型对学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为合格的,进行总结讲评;结果为不合格的,需重新推演。根据训练情况,也可进行部分重点环节的循环推演。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洪军,孙涛,韩冰.陆军信息系统指挥对抗训练运用[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39.

[2] 南军虎,王成军,张东.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10):17.

[3] 张林明.屏幕的崛起与教育的革命[J].大学教育,2016(10):62.

[4] 张掌然,张大松.思维训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7-49.

[5] 何其昌.战术兵棋发展应用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271.

[责任编辑:钟 岚]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拟训练实战化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新高一入学模拟训练
军事院校任职专业实战化教学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战时装备采购综合演练的实践探索
实战化在士官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初三模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