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2017-10-25马世红

未来英才 2017年19期
关键词:渗透语文课堂德育

马世红

摘要:纵观现在的某些小学毕业生,一走进初中的大门,身上就带着点不文明的气息,诸如:打架、抽烟、说脏话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语文课,不仅仅教给学生学习的知识,它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動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学生还是儿童少年时期,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我们小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呢?

关键词:德育;语文课堂;渗透

一、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适时适度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这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政治教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

二、在典型词句内涵的品析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抓住最能表现课文思想内容的词句,指导学生品评词句的表达作用,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体会词句所蕴含着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感染,这也是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很好方式。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段中,我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来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象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光辉的形象,使学生受到“不畏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教育。

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在物化,情动辞发;欣赏文章时,应该有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样他们就乐于接受作者所讲的道理,就自然地受到文章主题思想的影响。

四、在朗读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教育。《梅花魂》讲述一位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其中他送“我”墨梅图时说的一段话是文章重点。在朗读前,先播放《我的中国心》录音,然后再让学生读,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读得很有感情,在这过程中自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在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同步提高。

五、在分析文章的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真正内涵所在,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理解,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搏,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六、在看图写话训练中,渗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公民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决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德育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而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所负载的德育功能,抓住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抓住学生的一言一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

七、在感知体验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而有情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理,情感体验的过程进而也成为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例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我在初步感知时让学生注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并划下来,为整篇文章的学习定下了感情基调。然后在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给“我”的感受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教师的爱国之情,最后再结合“这里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介绍日本以前对台湾的奴化教育。使学生明白了台湾教师产生这种强烈感情的根源。这样教学,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动人的情感,使学生情趣盎然地经历阅读过程,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动于热爱祖国和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这种经历情感体验而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学生会终生难忘。

总之,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小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少年时期就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庄亚丽.浅谈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作用[J].都市家教月刊, 2011(12):292-292.

[2] 王佳毅.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 学周刊,2014(17):183-183.

[3] 朱争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5):48-48.

[4] 陶玉香.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4(13):32-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语文课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