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人本化研究
2017-10-25沙永宝郭增波
沙永宝 郭增波
摘要:德育工作以转变受教育者的态度、信念为使命,包含着将德育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觉实践的要求。人的行为受动机目的的支配,人的动机目的基于其需求的满足。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使命,提出德育内容要具备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属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内容 人本化 需求满足
德育在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也是空前的。然而,现实中的德育工作无论其过程还是效果都饱受诟病。德育内容的人本化有利于解开德育工作的困局。
一、对德育内容人本化的认识解读
人本化中的“本”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指的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在马克思以前,本体论不仅是一种观点,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一种严重的缺陷:它避开了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始基,得出的答案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
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做是他们的意识。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本化意味着从现实中的个人出发,最终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内容的人本化就是要使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教育,但却并不仅仅体现为政治教育;德育内容要服务于经济工作,但却不能完全附属于经济;德育内容的落实要成为人类完善自身的一项特殊的实践行为,它要切入受教育者的自身生存状态,引领受教育者对自身当下状态的反思,使其从一个当下欠缺状态向未来圆满状态努力。
二、德育内容人本化的合理性
德育内容要解决的不是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而是评价结构;追求的不是知识的扩张,而是态度和信念的转变。德育内容的创设并非纯粹的精神活动或理论工作,其内在地包含着要将其自身客观地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觉实践的要求,即德育内容要最终完成对受教育者的说服。
说服信息影响态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缩小信息的立场与信息接受者原来态度的差距。如果信息内容所主张的立场与接收者的原来态度相距不是很大,就会产生同化效果。如果信息内容所主张的立场与接收者原来的态度差距很大,就会产生对比效果,接收者的态度或者不受所传递信息的影响,或者产生更加顽固的态度。结合实践经验,不难理解这一论述:人往往把已知当成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形成了认知定势。当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已有认知相符时,现有的认知经验就会对德育内容的落实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反之,受教育者就会排斥或部分接受德育内容。出于对德育内容落实的考虑,德育内容的创设要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的情况。
另外,德育在完成其使命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两个视角下会转化成“主角”:一是受教育者内心接受德育内容的视角,受教育者从自身利益需求出发,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整合,不断地对德育内容进行重构;二是受教育者实践教育内容的视角,受教育者将相关德育内容内化的过程是对教育者德育教育的积极反应,但整个德育最终目的的实现还有待于受教育者将德育内容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德育内容人本化的必然性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德育工作不可避免地迎来空前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与地方性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各种文化观念和价值思潮相互交融和碰撞,每个人的思想价值也相应地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这一倾向愈发明显:转换的每一个片段都倾向于变成一种认同危机,并且个体常常会通过反思来认识这种危机。
面对这些空前的挑战,不能轻易对德育内容落实成果表示乐观: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严格管束下所表现出的行为规范,未必就真实地体现出德育课程内容落实的成功。那种貌似改变了其某种本性,都是目的的需要,环境迫使他们有意做了技术性的调整或者说进行了包装,或者与潜在的某项本性交换了位置——绝非真的改变了,万万不可把人的适应性误认为是改变。
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连接、运动、产生和消灭方面去考察的。根据这一精神,破解这一难题,就要从分析人的行为产生之初开始。
人在实施任何行为之前,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动机。人的行为受动机目的的支配,而人的动机都是基于其满足需求的努力上。每一个人都具有生理、安全、归宿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它们都是作为人固有的一个方面而存在。人对它们的依赖就像人体对盐、钙、维生素的依赖一样,环境必须使这些需求被很好地满足,否则人就会出现身心疾患。人执著地追求着这些需求的满足。当需求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指向一定的对象时,就构成了个人开展活动的某个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机就是一种特定的对象化了的需求。
既然德育内容追求的是受教育者态度和信念的转变,其内在地包含着将其自身客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觉实践的要求,德育内容就必然要具备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本质属性,否则就不可能完成使命。
回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最突出的就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整个社会思想的作用和影响: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按照平等、自由的法则争取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这一运行特点作用到德育工作中就体现为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注重开放务实精神,不会轻易地盲从权威,也不会轻易地相信花言巧语;受教育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利益主体的存在,在对每一个事物进行评价时,都會把自己的需求利益作为无形的评价坐标。
受教育者在面对德育工作时,会自觉地以其自身的利益需求来审视评价德育内容,该审视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参与度和接受度。受教育者只有意识到德育内容是对他有利的,对德育内容的态度才会是不抵制的、欢迎的、主动的。
基于对德育内容人本化的认识和解读,通过对说服信息影响态度改变的规律总结和对两个视角下受教育者成为“主角”的总结分析,笔者阐释了德育内容人本化的合理性。通过对人的行为产生之初的动力分析,笔者阐释了德育内容人本化的必然性。愿上述努力能为高职院校当下的德育工作走出困局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作者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