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环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障碍

2017-10-25李伟杰林翠旋潘晓岚

职业·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高职院校

李伟杰 林翠旋 潘晓岚

摘要: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对环境的关注。我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保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环保行业的关注也引发市场对环保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院校也相继开设环保专业课程,但是在实际就业中环保专业学生却遇到了就业障碍。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环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以更好地指导环保专业教学,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保专业 就业障碍 研究分析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环保建设备受关注,产业发展更侧重环保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最重要的是培养环保专业人才,因此在此背景下各职业院校开设环保专业课程,开展环保专业人才培养。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专业教学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形式都面临转型的挑战,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确保环保专业学生的积极就业,当务之急就是对其就业障碍因素做好详细分析。

一、环保专业学生就业障碍因素分析

当前,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环保专业学生的培养也越发重要。但就环保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障碍因素,由此使得环保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对就业障碍进行分析,才能够为环保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1.基于社会层面的就业干扰

社会层面的就业干扰属于外界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高校的不断扩招、求职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宏观调控的客观影响及环保行业自身属性四个小层面。高校不断扩招是当前高校改革与教育推广的大趋势。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到新阶段,从其规模来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1998年高校的招生人数仅为108万,而到了2010年,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已经接近700万。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学历求职者大幅度增多,也带来了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股趋势的融合。基于求职中人际关系问题的分析,这是当前阶段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比较有效的渠道。在这种传统就业思想的指导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找工作需要动员社会关系,靠家庭打点与社会引荐。而在宏观调控方面,其影响主要是使得基建项目缓建,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带来冲击。一些在建设的项目不断调整压缩,带来职工的高失业率。而一些控制投资规模产生连带效应,使得地区如果仅靠投资拉动就业预期难以实现。而环保行业自身属性也是来自于社会层面的就业障碍。对于环境治理行业来说,往往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回报低,回报慢,多数环保产业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环保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干扰。这四个层面的综合作用使得社会层面的干扰成为外部方面的主要干扰。

2.基于求职者自身层面的干扰

有外部干扰就有内部干扰,对于环保专业学生来说,来自于求职者自身的原因就是内在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1)就业观念的影响。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就业观念、现有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都与之前有较大差异,更需要契合市场经济的现实发展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最新的基于全国百所高校的接近6000余名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经济发达,环境较好的东部寻求发展空间。在大小城市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大城市,而大城市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当所有的毕业生都去挤独木桥,结果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环保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

(2)学生专业能力不高的现实局限。大学生的就业应该是长远的问题,就业难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大学生数量将不再是其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关键在于质量。谁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谁就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占据竞争优势。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环保专业毕业生普遍专业技能不过关。

3.基于用人理念方面的影响

现在的用人单位和学校在人才标准上存在很大的偏差,多数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对毕业生存有抵触及排斥心理。在人才招聘上企业更希望招聘真正有专业技术与本领的实干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高学历型人才。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也更关注员工的潜能与品质,关注其团队管理及协作能力,这些都是当前高职院校环保专业教学忽略的层面。基于学校培养思路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异也造成了高职院校环保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二、环保专业学生就业障碍的破解思路

环保专业的开展,对于为社会环保工作开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环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障碍,采取相应的破解方法,帮助环保专业学生快速就业,并为社会环保工作做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环保专业学生就业障碍破解思路如下。

1.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环保专业其实具有综合性质,带有学科交叉属性,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目前环保专业学习的主方向是废气废水的处理、环保设施的创新及运用、环保技术的咨询等。水利部门与该三废处理关联较大,烟气处理是当前热门行业,环保局及环境监督部门主要负责环保设施的科研与运营管理。针对其教学的具体内容必须引导其制定更契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未来定位,更好地做出职业选择。但是这些岗位都有一个接触磨合期,工作累,待遇低。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引导学生正视职业锻炼期,做好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很有必要。

2.调整教育模式更好适应产业结构变化

我国已经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纳入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倡导建立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就业体系,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进一步扩大就业门路,让教育教学与就業结合起来,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而服务。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做好教育模式的调整,重任在于学校,因此学校应该进一步做好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规划方案的调整,关注环保专业学生创造力及竞争力的培养提升。在就业市场化趋向明显的情况下,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成为必然,尤其是做好专业结构的调整,避免学生专业学习与市场需求不对口的情况。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让学生符合社会的发展预期,能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快速对接。只有做好教育模式的调整,让环保专业教学与环保就业市场需求相挂钩,才能化解高职院校环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障碍,让其积极就业。

3.调整发布符合大学生就业实际的有利政策

早在2002年我国教育部门就联合公安部门、社会人力部门及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区必须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录用符合资格要求的专业毕业生。取消地方人才限制指标、就业户口指标等,鼓励学生跨地区就业,往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人才资源的地区均衡。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是其执行力有限,导致有些政策在传达落实的过程中不了了之。特别是非公有制的单位使用毕业生依然需要进人及户口指标限制。毕业生跨地区流动特别是跨省流动,程序繁杂,延误时间。派遣制度也存在时间的限制等。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必须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积极推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学生的毕业生干部身份和户籍制度,让毕业生能自主择业,自由流动。对于一些非公有制单位,必须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应积极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鼓励引导环保专业毕业生自由流动,向更需要的地方发展,实现地区环保专业人才需求的均衡化。

4.转变观念,环保专业毕业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就业

除了外在的努力外,做好环保专业毕业生自身层面的就业引导也很重要。因此必须引导其转变观念,引导其正确认识社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适当地放低自己,不断调整自身的择业标准,根据实际合理降低就业期望值。学生也要努力学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前背景下市场经济迅猛发展,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备受关注。环保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践中锻炼完善自己,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自己多层面的发展与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环保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有做好自身问题的剖析,才能排除高职院校环保专业学生就业的内部障碍。

三、小结

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环保问题引发广泛关注。环保专业的学习可以实现专业人才的输出,指导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笔者针对高职院校环保专业学生就业障碍进行分析,在明确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对高职院校环保专业教学开展与就业引导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关注环保专业就业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环保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高职院校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