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修复师:择一事,终一生
2017-10-25强音
强音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承载着明清两代的风霜与辉煌。故宫里的大小绘画、书法、瓷器、玉器、钟表、甲骨文等,更是足以让人瞻仰一生。这些故宫珍藏品之所以能够历经几代传承下来,与故宫里的修复师傅和保养师傅们的付出分不开。他们用自己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故宫里的珍藏品心怀敬畏,以热爱和专注,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国宝的灵魂。
书画修复师单嘉玖:千锤百炼磨出的耐心与专注
1978年到2016年,从初入故宫的20出头的小姑娘到即将退休,单嘉玖在修复故宫书画这条路上走过了一万三千多个日子。她没有换过工作,修复书画是她唯一的工作。然而最让人起敬的,还是她修复书画时的耐心与专注。
书画放置时间久了如同人老生病了,难免出现断裂、破碎、糟朽、霉烂、沾损、残失等问题。故宫古书画修复对象为两大类:一是以传世文物为主的宫廷收藏,另一类是宫廷史迹,包括宫殿中的匾额、帝王臣工的书法、绘画。
修复书画时,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又像是长了翅膀。三十八年来,经单嘉玖之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最短的也要三个月。一幅古代字画的修复过程非常复杂,从清洗去污、揭背补缀、全色接笔到最后的“上墙”、重新装裱成品等。所谓“洗揭补全”,步步都是学问,一招一式都要看功力。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是没办法修复好故宫宝物的。
1978年,单嘉玖结束插队回到北京,正逢故宫招收文物修复人员,她就这样成了新一代的故宫人,做了著名书画装裱大师、曾成功修复《五牛图》的孙承枝的徒弟。
单嘉玖曾修复过一件明代的绢本《双鹤群禽图》,画面上有许多虫蛀破洞。面对密集的小洞,本来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补上了。但是百年以后托补的这片整绢也会糟朽,就会和古人的画作粘连在一起而无法分离,后人也就再也没办法修复这张画了。为了延续古画更长的生命,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织补,整整花费四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
如今,单嘉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师傅。修复师这个行当,做师傅的很多时候身教甚于言传。单嘉玖的师辈们在修复书画时,若是碰到连阴天气,虽是古稀之年,有时中午也不吃饭不休息,赶着把工作做完,就怕耽误了时间作品生霉。冬季供暖,工作室內温热干燥,把画卷贴在墙上绷平,时不时就得看一眼,一旦发现有的地方干得过快,就赶紧喷水,以防干湿不匀导致爆裂。这些做法影响了单嘉玖几十年,如今她又把这一切传承给了自己的徒弟。
近两年,故宫正在进行史上最大的大修工程,还有上万件古书画文物等着单师傅和她的徒弟们去修补。单嘉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传统的书画修复技艺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将完美的紫禁城代代传承下去。
圣旨修复师张旭光:敢为人先,敢挑大梁
“三分画,七分裱”,传统裱画工艺可考的历史已有1700多年,而今开始由机器代劳。当今时代,对纸张和手的特殊情分,简直如琥珀一般稀有地存在。长年累月在故宫里修复字画,张旭光倒没被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搅动,他觉得踏实做一份工作挺好。
外祖父刘定之,父亲张耀选,再到他,祖孙三代裱画人。文物之所以留存千年,靠的是一代代修复人为它“续命”。1953年,故宫博物院筹建古书画修复室。张耀选主动提出进宫,又从上海找到几个苏裱匠人,故宫的裱画室就此正式成立。张耀选担任第一任组长。由于张耀选为姑苏人士,又是故宫书画修复组第一代开创者,因此故宫裱画室以苏裱为主。
1986年,二十岁出头的张旭光承袭了父亲的手艺,进故宫接班。上两代传承到张旭光手中的,有精湛的手艺,还有匠人的风骨——敢为人先,敢挑大梁。
张旭光有几样得意之作,2005年接手的《明代正统皇帝圣旨》便是其中之一。甘肃省张掖市博物馆的这张明代圣旨为蜡笺纸——清朝中后期之后这种材质和工艺都渐渐失传了。这道等级极高的“圣旨”被一直压在库房里,无人问津。中间曾有师傅领回来做,随即交回去——难度太大,无力修复。两年后,张旭光接下这道“圣旨”。蜡笺纸这种加工纸防腐防蛀防霉,本身应当比较坚固,但眼前这张因严重受潮,被沤得异常残破。
“目前这么残缺的蜡笺纸文物,我可能是第一个成功修复的人,反正我还没发现第二个。”张旭光不仅自发研制出蜡笺纸工艺,还配出原圣旨失传已久的明黄色。谈到这,他打开电脑,向我们展示“圣旨”的修前图:布满大小不一的残缺处。在修后图中,新补接的明黄色、字迹跟残存部分浑然一体。
敢为人先的劲儿,父亲张耀选就有。张旭光印象中,宫里别人修不了的文物,都是张耀选独自上阵,“我父亲都把画心处理完了,才让别人去上手。如战国小帛画、马王堆的T型帛画”。张耀选有次去古墓发掘地,因墓室进水,一张画贴到棺材板上了。张耀选下到墓里,从棺材板上把画“起”下来。回京后他骄傲地对张旭光说:“在棺材上裱画我是第一人!”
“我自己和父亲是一样的态度:‘再难的文物交给我好了!就这一句话。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既然敢接它,就一定能修好。”遇上一级文物,张旭光心态平和,从不紧张、恐惧。同时他也不怠慢普通文物,“往往越是民间等级不高的文物,就残破得越厉害。”
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精益求精,注重细节
初夏时光,在故宫西三所古色古香的院落内,年逾五旬的王有亮正带着徒弟干活。在故宫博物院——这所全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内,王有亮修复过许多青铜器国宝,但在他眼中,自己33年的文物修复生涯,却像是“弹指一瞬间”。
与其他文物修复不太一样的是,青铜器修复工作的地方摆放着桌子大小的机床和许多化学制剂,看起来更像个车间。一般来讲,传统的青铜器修复主要包括整形、碎片拼对、焊接与粘接、补配、做色等步骤。根据要修复铜器的铜质,如果铜的金属性质好,则用锡焊的方法将碎片连接成整器;如果铜质不好则一般采用树脂黏结的方法修复。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修复后的效果和强度,多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青铜器的修复。
青铜器的修复工作很多时候需要耐得住寂寞,把几千片腐蚀了千年的金属碎片重新拼接,需要的不只是工艺,更多的还是耐心。王有亮举例说:“我曾修复过一件青铜鉴,它有一半几乎都被腐蚀了,散落的青铜碎片锈成一堆。我和两三个同事一起,一点一点剥离、拼上,修了一整年,才将这件青铜鉴恢复原貌。”
1983年,从北京市鼓楼中学文物职业高中班毕业的王有亮被分配到故宫工作。当时19岁的他对“宫里”的气氛并不习惯,在当时铜器组的组长、师傅赵振茂先生的引导下,他慢慢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开始发现每个青铜器独特的美。
大师故去,精神依然在传承。“三十多年其实很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外面的世界不停地变,但是在故宫里,好像又没什么变化。”王有亮说,现在已经记不清修复过多少件文物了,但师傅当年的训诫倒一直记得很清楚,“比较严密的焊缝不能超过3毫米。到现在,我还是这样要求我的徒弟”。
【点评】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宫里的大小绘画、书法、瓷器、玉器、钟表、甲骨文等等,足以让人们瞻仰一生。
而这些承载了明清两代的风霜与辉煌的故宫珍藏品,之所以能够几代传承下来,与故宫里的修复师傅和保养师傅们的辛勤付出不可分割。
书画修复师单嘉玖,用耐心与专注,千锤百炼,日复一日地修复着国宝;圣旨修复师张旭光,祖孙三代常驻故宫,敢为人先,敢挑大梁,用尽一生保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经手修复过许多青铜器国宝,但在他眼中,自己33年的文物修复生涯,却像是“弹指一瞬间”。
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用自己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故宫里的珍藏视如己出,数十年如一日,捍卫着国宝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技能人才,我们也要学习故宫里修复文物的师傅们那执著、坚韧的品质,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工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