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性策略

2017-10-25赵红霞

未来英才 2017年19期
关键词:导入语文课堂有效性

赵红霞

摘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语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语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新课的开始都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因此,作为教师上课前的有效性导入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性

导语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语言。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新课的开始都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因此,作为教师上课前的有效性导入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导入设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情绪高涨的进入角色,而且充分体现了课标所提倡的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一理念。下面就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来介绍一下导入的有效性策略。

一、情境导入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情感在情景中萌发、生成。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创设愉悦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就能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例如在讲授《乡村的傍晚》一文,我是这样进行的。讲课开始,先投示投影片,加之配乐朗读,这时在学生面前分别看到的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夕阳还探着半个脸,最后一缕晚霞已隐去等三个不同时间的景物。学生在耳边听到的是:洗衣姑娘爽朗的笑声,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嬉戏声,大人们的呼唤声,牧童的柳笛声,以及牛儿的哞哞声……声像同步,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了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此时,教师激励学生:“读书吧,它会使你得到新的知识。”学生满怀情趣,投入到乡村新天地的学习体验中。

二、温故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也通常采用复习以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作为新课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也便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这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教学中,抓住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已学知识所蕴涵的兴趣因素来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新授课文更加有的放矢。教师从与新授课在时代背景、主题思想、作者感情等密切相关的已学课文入手,或进行对比,或进行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自然地引入、接触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 例如:我在教学《路旁的橡树》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请大家回忆我们昨天学习的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说小村庄被毁的原因。今天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筑路工人有没有吸取惨痛的教训,是砍掉了路旁的橡树,还是留下了路旁的橡树。”这样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进入了新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三、故事导入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我在语文课堂上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定会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上课时,老师绘声绘色的讲一个故事,让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如我教授《称象》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在很久以前的三国,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那大象又大又重,曹操很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大臣们有的说造一杆大秤,有的说将大象切成块块称……曹操听了直摇头。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6岁的小孩,他说:“我能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位小孩是谁?他有什么好办法?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读读就知道了。学生们对故事的情节充满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时抓住时机揭示课题,能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学习。

四、设疑导入法

南宋时的教育家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对新奇、新颖、不平常的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提问质疑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质疑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达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质疑的同时,适当运用悬念,还能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个恰当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究竟誰怕谁?是谁吃掉谁?”学生回答:“这还用问,肯定是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老师接着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听狐狸的指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个导入语完全抓住了学生猎奇的心理,驱使他们认真地读课文。

当然,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运用诸如释题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名言导入法等等。总之,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作为教师,应选择一种或多种导入方法策略,让课堂教学在开端便实现有效性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入语文课堂有效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