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2017-10-25赵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3期
关键词: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赵薇

摘 要:本文以某文化馆建筑设计为例,对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初步运用以及工程设计等展开论述,按照设计方案的构思、基地总平面的分析以及建筑空间组织、功能布局等进行分析,从轴线设计的手法展开讨论,为后期进行建筑设计的应用手法做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 轴线设计 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b)-0167-02

建筑工程设计中,关于设计手法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无论是构思,还是布局以及功能的平面布置,都在立面处理以及造型的处理上注重了各个细节的设计,在教学建筑设计方案指导工作中适用于建筑设计内容。本文结合某文化馆建筑设计过程的实际案例,对于轴线处理的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展开论述。

1 设计环境的基本概况

(1)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文化馆的建筑基地属于文化类旧式皖南民居类别。该区域位于县城的中心区域,周边包括了公共设施以及商业建筑。由于整体性规划的缺乏,整个城市的肌理以及图底的关系显得较为单调,因此需要进行整体的城市区位的规划,将图底的关系进行基本的规划,形成自然的城市肌理,区域内的建筑主要布置在基地的西侧,而东侧为大片的文化广场,采用方形为主要的平面形态,追求与周边城市环境和建筑形态协调统一的品格。

(2)对于场地的分析,采用了将周边的区域功能和道路景观进行设计的思路,即建筑的轴线。一般指的是对称物体的中心线,拥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建筑工程设计的手法中,构成了建筑形象中代表轴线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感觉到但是看不到,既符合建筑处理要求又合乎情理。

在现代建筑中,不对称的建筑形象往往是具有现代感的,这种现代感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视觉的中心线,例如著名的包豪斯校舍就是不对称建筑的轴线中的典型代表,轴线的位置为学校的主要干道,而过街楼,则形成了强烈的轴线感。

通过基地的场地分析,城市的城市道路和公共景观的视觉轴线形成了交叉的关系,轴线与设计的框架进行了整合和拼接,构成了基地的行为流线和内部的视觉冲击,被建筑中的玻璃展廊设计成为了建筑的组织轴线。

建筑中的轴线的布置,采用了轴线的布置,与包豪斯校舍的轴线关系形成了重要的形态控制线,只是其中的区别是形态上的控制线,是通过设计后人们看到的整体的文化馆的实体,能够凸显的是轴线的作用和关系,而这部分的玻璃的展廊,则为了满足功能的需求,强调了基地与建筑在形式上的融合。

2 基地环境为设计出发点的要素处理

(1)在建筑进行设计之前,采用对基地的环境要素进行要素处理的方法,首先,针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对于L形的基地的地块进行了功能区的放置,设置在了基地的东北角,采用平面布局的方式,限制住了建筑的平面形态。

(2)对于建筑的周围环境的设置,按照轴线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轴线环境的布设,大体包括,先将景观以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设计,然后对某些特殊的要求,如环境保护或者交通经营的要求融合在内。

在文化馆的设计上,采用轴线设计的景观,需要注意不能忽略基地和建筑以及文化广场之间的视线联系,将建筑的里面效果等进行设计的时候,特别注意设计了一面主题墙,将具有文化内涵的作为轴线的收尾。

(3)进行主入口和门厅的位置和交通流线的布置和分流,针对某些功能的特殊要求,将室内外空间交通的区分、铺地的变化等进行了区域的过度,然后进行了很多步骤的完成[1]。

3 建筑内部功能和空间组织

在进行基地环境的基础和总平面的体块的设计方案的制定之后,进行了文化馆的建筑功能的关系的把握和处理,从文化馆的建筑空间组织和内部功能上来进行布设,采用了分散式布局的方式,围绕着展廊的轴线布置的方法,对空间进行了布置。

在文化馆的功能分区上,,将使用人群性质类似或是几个功能相近的功能区,如书法、美术、阅览室、音乐工作室、舞蹈排练室多功能厅等,根据人为流线和动静分区的分析进行组团处理。核心区域是文化活动区,主要包括展馆、后勤办公区、文化活动区、休闲娱乐区等,分散式布局将这些功能组团分配到几个独立的建筑体块,其中包各类工作室由玻璃展廊组织的交通空间进行连接,布局中心被确定为以轴线为中心。

4 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1)轴线设计手法具有空间内容安排的作用。根据各类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轴线对称布局的形式,将基本功能设置在轴线体系的“单元肢”内。采用轴线对称的功能布局方式,从建筑单体以及群体的功能分析入手,这样布局的好处是流线清晰,可以根据设计确定建筑的逻辑性。其逻辑性首先表现为功能内容的有序性,让功能分区明确。其二能够将功能内容分类;在地形条件较为规整平坦的建筑主体上,既能较好地组织功能与流线,如果功能要求不十分复杂,还能营造建筑氛围。具体方法为:特定的功能对应特定的基本形式,与线性基准方式相适应,组织关系在形式上与建筑平面的功能安排统一[2]。例如文化馆的设计采用空间组合的方式进行了建筑空间组合,在确保单体造型统一美观和各部分空间功能的同时,注重平面的转折以及高度的变化,在确定大致的功能分区之后,每个单体空间的形式的选取都有着独立的交通空间,并富于变化。相反,如果总体布置不讲求轴线严格对称,各区可以采用自由式布局。

(2)构成轴线的要素中,轴线具有安排群体建筑的功能,对空间的使用和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安排可以形成节奏感,强调变化的韵律,要素之间可以通过穿插、连通、相互交融以及渗透,建立空间层次,使空间感受更为丰富,轴线组织群体建筑功能内容的特点表现为:使用安全方便,不同功能用房的自然采光通风得到保证。例如文化馆的设计中,采用强烈的自由形态,一条轴线把基地分割为两个部分:大规模的人流集散分流为多条流线,左边为辅助部分,疏散流线短;右边是主体部分,建筑的方向感强,造价经济合理,人的感知序采取严格对称形式,肯定了原有的轴线,在轴线组织的空间层次的变化中体验到了原有的城市肌理以及尺度的秩序,建筑的设计感得以延续,让人产生序列感[3]。

(3)文化馆的设计在保持原有街道的轮廓轴线的基础上,在空间上进行了垂直向度上的构成要素的断开,采用传统城市的边界的特征,以及轴线构成要素的横向“断开”的处理方法,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清晰的对位关系,对重整该地段的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结语

总的来说,整个文化馆建筑的设计思考,对城市肌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人为对景观轴线以及建筑布局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发挥,从场地分析进行设计入口的设计,使建筑的设计变得更加有趣并能够更加深入,灵活多变的建筑设计手法,如以轴线处理手法强调了环境的特殊性和建筑的功能性,強化了基地周边环境对基地和建筑布局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与基地周边建筑和环境获得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康金龙.浅析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J].低碳地产,2016,2(17):12.

[2] 郭都.轴线设计手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价值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325,356.

[3] 曹昊,张妹.圣马可广场改造设计中“均衡”理念的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3(7):43-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的困惑
大沙河治理工程设计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