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践行
2017-10-25何宏武
何宏武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是国家对每位公民的严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适时解决了和明确了历史教育的当代功能,是对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课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课堂践行的必要性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针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家国情怀即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其对初中历史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
当代中学生大多缺乏信仰以及高尚的精神追求。很多学生思想迷茫,只相信自己,于是个人主義代替了集体主义,实用主义代替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优秀人才是关乎社会主义进程的百年大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来更好地为自己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课堂践行的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课堂践行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培养和建设有教育情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不仅能做到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还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召和感化学生。历史学科的属性是意识形态,要想意识形态得到良好的传播,首先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学习,肃清自己的思想,成为一名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内心拥有民族大义,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具有民族大义的历史教师,是有情怀的老师,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大幸。
2、精心备课,把每一节课上出“课魂”。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内容把这12个词融合进课堂中,使每一课都能围绕至少一个主题来铺陈,进而升华为该课的“课魂”。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时可以围绕“富强”这一价值观来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明白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使学生了解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让学生感受国家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争强民族自信心和树立为国家富强建设的责任感。如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时可以围绕“爱国”这一民族的核心精神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感受面对国家存亡,民族兴衰需要舍生忘死来保家卫国,也要引申到今天的和平时期,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一颗为国奋斗的爱国之心。总之,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进行设计,才能使每一课得到升华,才能有“课魂”,这也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有效措施。
3、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核心价值观。历史课要有灵魂和血肉。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放手敢于发动学生,通过学生讲历史故事、自由辩论、观看具有正能量的历史短片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感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围绕弘扬古今中外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导师的崇高精神和丰功伟绩,以及为人类进步和发展而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故事进行课堂教学。另外,善于开发历史课程中的蕴藏的素材。如在历史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提高教师的自身民主素质,做民主教育的践行者。[3]教师可以综合课堂教学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理念为基础,结合自身能力和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历史教学,展现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英勇团结、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如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再现教学法,让学生表演历史故事,或者进行讲故事比赛,在仿真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国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沈毓春,陆晓明,王永生.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初探[J]. 中小学德育,2015,(04):61-64.
[2] 刘峥.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 徐岩. 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