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排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17-10-25温素彬朱珊张宇晴
温素彬++朱珊++张宇晴
【摘 要】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当代,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各国政府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公司领导层必须面对的难点,更是提高企业环境竞争力的关键。针对当前的绩效评价并未较好地考虑碳排放的问题,分析总结近年来基于碳减排的绩效评价方法,在企业碳减排价值链的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该体系进行初步应用,以期对企业提供应用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 价值链;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20-0127-04
一、引言
近年来,由碳排放为主导因素之一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碳减排成为全体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面对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量,我国政府表示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并把碳排放量当做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现在我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碳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我国国内碳相关政策的历史发展,分析各种碳排放绩效评价方法,对于国家制定环境政策及应对国际气候谈判都具有借鉴意义。
二、中国碳相关政策的发展
为了顺利实现全国的战略转型,碳减排是中国坚决要完成的目标,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碳相关政策的推出(见表1),为我国实现碳减排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奠定了碳交易体系的基础。
三、面向价值链的碳减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 基于碳减排的价值链构建原则
1.系统性
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息息相关,在某个环节做出的决策会对其上下游环节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构建碳减排绩效评价体系时要从价值链系统出发,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控制,构建更加高效有序的价值链系统,从而使整体协调运作。
2.可持续性
在企业碳减排绩效评价体系中,企业开始实现绿色经营,首先体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这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企业的碳减排工作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3.科学性
基于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企业碳减排价值链,保留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主要环节,减少次要或者不重要活动的干扰,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分析企业整体活动的重点环节,把握价值链的核心活动,实现科学高效地改进和优化。
4.可行性
价值链以及指标的构建和应用必须具有可行性,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它的统计方法不能太过复杂,否则成本过高,不具有经济可行性,要保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简化指标体系,达到最优的效果。
5.针对性
整个绩效评价体系要建立在我国碳排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大多数企业内部的主要价值活动,构建基于目前发展的价值链体系。指标的选取要符合企业的核心活动,才能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碳减排绩效。
(二)基于碳减排的价值链构建
1985年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第一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书中谈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来自某个独立的活动,而是来源于产品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看似分散却又有联系的活動。物质流入企业经过这些环节会产生价值的增值,这些价值活动就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碳减排问题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所以在研究中需要引入有关碳减排的多种指标,进行更客观完整的评价。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绩效评价的研究不断加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碳排放评价指标,用于监测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情况,例如碳强度(即单位GDP所消耗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等。在评价发展中国家碳排放绩效方面,较为常用的是碳化指数度量法。Mielnik et al.[1]认为,在低碳经济研究中能源强度指标与碳化指数同样重要。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样可以合理地评价国家能源政策和碳减排效果。
国内有关学者主要研究以低碳供应链、全球价值链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模型。在基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碳排放等多重环境因素构建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中,通常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平衡计分卡以及经济增加值等方法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王群伟等[2]通过研究我国28个省区的碳排放绩效,分析得出1996—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不断提高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不同地区间的绩效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收敛性。
本文以波特价值链模型为基础,加入碳元素,表明企业价值链中碳排放的足迹,建立起企业的碳排放价值链,以购买原材料、生产、销售为主体,连接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的碳元素由于企业采购原材料进入企业,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碳减排,对进入生产环节的原料进行降碳处理,同时有部分碳元素随着加工过程被排放到企业外部或者循环使用,其余的碳元素经过加工由原料转移至产成品中,最后经由销售跟随商品转移到外部环境[3]。一部分产品在销售之后还存在回收再利用的情况,被回收产品中的碳元素由于企业的再利用跟随新的原材料再进行循环使用,未被回收的产品中的碳元素将滞留在企业外部环境中,对环境产生影响。企业除了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存在着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制度建立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存在于价值链主体的各个环节中,对碳元素在企业价值链的活动有间接影响。基于碳减排的价值链简图见图1。
我国企业在产品的回收利用方面尚未建立成熟的机制,有必要借鉴一下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欧盟曾经颁布过电子废弃物管理法令(WEEE),将管理电子废弃物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分配到电子设备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由他们直接对废弃产品进行再生利用等处理,使相关利益主体直接承担回收利用的责任。欧盟的电子废弃物管理法令是基于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定的。该原则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托马斯·林赫斯特(Thomas Lindhqvist)向瑞典政府提出。其核心思想是使生产者成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责任承担者,将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最终阶段[4]。发达国家基于EPR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应用到各类废弃产品的管理方面。我国在这个方面起步较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碳减排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实现企业碳排放绩效评价模型的全面与规范,本文在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形为根本,结合企业碳排放价值链,本文提出以下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企业活动绩效和企业管理绩效两个部分,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企业碳排放的回收使用机制和管理绩效主要分析企业日常管理和制度中的废弃产品回收和低碳经营情况,通过比较企业内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程度,以及管理层对产品回收利用以及低碳经营的重视程度来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表3、表4所示。
四、实际应用——以宝钢和武钢为例
本文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014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基础,选取相关数据和资料,根据上文构建的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对两家企业在碳排放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虽然现在宝钢和武钢已经合并为宝武集团,但通过研究之前两家公司的碳排放情况,对合并后的宝武集团碳减排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促进新集团碳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不断提高。
从表5可以看出,宝钢的碳排放绩效评价结果是优于武钢的,尤其是在碳排放的减少和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领先于武钢。从两家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宝钢报告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也超过武钢。从价值链主体的角度分析,由于碳排放因素是渗入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主要活动,也包括企业制度管理、开发研究、人力资源等其他活动。因此在企业进行碳减排的时候,不能只控制其中的某一环节,而需要对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给予足够重视,统筹地进行碳排放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本案例中,宝钢和武钢在固体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企业低碳经营制度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在绿色原料供应商的比率和绿色产品销售率方面都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对生产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管控的时候,需要对不同性质的产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宝钢生产环节的低碳技术与绿色减排方面明显优于武钢,而武钢在销售环节的绿色产品销售和环保投入要比宝钢多。但是在废弃产品回收方面,两家企业都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所以在合并后的宝武集团中要取长补短,优化绿色供应商的占比,充分发挥宝钢在生產方面的先进技术经验,并且促进武钢在销售方面采取的相关措施和策略,完善企业的回收机制和管理制度,使合并后的企业在碳减排方面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五、结论
在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中,由于不同活动的性质不同,碳排放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给予各活动相应的评价指标。在实际中不同企业碳排放的控制情况不同,还要考虑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形和企业在控制碳排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间接影响。但是基于单要素指标展开的大部分研究都忽略了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以及要素替代的影响,需要将能源消费、经济发展以及碳排放纳入综合绩效指数,从而确保碳排放绩效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我国的碳减排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开始进行有关碳会计的研究和相关制度的建设,但是还缺少统一的碳排放披露制度,所以在现实中经常出现相关资料不规范或者不全面的情况,无法实现完整的绩效评价系统。随着国家碳会计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在碳排放方面的披露也逐渐走上轨道,制度化慢慢形成,以后的研究也会有更加全面规范的数据支持,更能体现实际情况,为国家控制碳排放量以及企业借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MIELNIK O,GOLDEMBERG J.The evolution of the“Carbonization Index”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Energy Policy,1999,27(5):307-308.
[2]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1):45-54.
[3] 叶飞,李怡娜,张红,等.供应链信息共享影响因素、信息共享程度与企业运营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6):743-750.
[4] 温素彬,薛恒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J]. 经济问题,2005(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