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贡献

2017-10-25石建勋

人民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石建勋

【摘要】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目标和理念,而且是对传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必将成为引领世界各国人民努力实现人类社会长久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定位 世界贡献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演变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从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互动关系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开拓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夯实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外交场合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受到国内外政界、学界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定位和現实逻辑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先是一个世界观,反映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融合包容。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中,成为中共执政兴国的重要指导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和追求世界大同的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意识。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外交场合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丰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2013年3月,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阐释“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30分钟演讲赢得30次掌声。2013年9月,出访美国时,习近平主席明确告诉美方领导人,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8日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系统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五年来,习近平几十次谈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治理”新观念,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近代西方文明的扬弃与超越。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仅给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而且彻底打破了以资本扩张为中心、以国家为本位、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神话,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格局的大调整、大博弈和大动荡。2016年初以来,欧债危机尚未根除、英国脱欧公投成功、北非中东颜色革命后动乱不息、恐怖主义持续并蔓延至欧洲、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欧洲难民潮不堪重负、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等。这一系列全球性的危机事件,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制度危机,无论是全球治理层面还是国家治理层面,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制度变革远远落后于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新制度供给严重短缺,导致了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恐怖主义蔓延。

从“一人一票”普选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凯旋”到目前的“后危机、后真相、后秩序”,西方精英们的自信不再,世界正在痛苦中寻找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希望和新的历史起点。人类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民主”和“自由”——被许多政治领袖和知识分子视为构建21世纪社会的两大支柱,正严重变形与退化,已成为世界动荡的主要来源。如何走出陈旧思维的束缚,避免重演曾经的苦难,摆脱世界失序的困境?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不仅因为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极大成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因为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思想,以及践行这一思想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等一批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公共产品。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看,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与外部世界密不可分、患难与共,中国与世界各国都是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中国梦”的实现将为世界带来红利,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重大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的“世界梦”,也是各国的“世界梦”。

首先,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中国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过去近40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打开国门“走出去”和“引进来”。从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充分发挥中国资本和产能的优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中国开放发展的新空间,努力实现合作共赢。中国的发展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发展观,努力把本国利益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其次,世界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中国在主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起应尽的责任,发挥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前进步伐将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更多希望。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今后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外帮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转型发展、扩大内需的增长,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将从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的模式转变,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给拥有科技和服务业优势的发达国家、发达经济体带来众多参与和合作的机会。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endprint

再次,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交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在阐释中国梦的内涵时,还特别强调其世界意义,即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梦的实现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紧密相联、互为机遇。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联,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梦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在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地球村”时代,只有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同舟共济,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实现互惠共赢。

习近平人類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是对西方全球治理思想和制度的超越。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当今世界充满了挑战,这些挑战既超越了传统的治理界限,也超出了当前国际体系的框架。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加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平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命运共同体。虽然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但冷战的零和对立思维、霸权逻辑、傲慢的“历史终结论”心态,却仍在国际关系中挥之不去,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新理念、新思维、新共识来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架构。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表明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合作”“共赢”“普惠”的思想,恰恰是国际普遍认同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所以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同,在于其继承了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在内的国际关系公认原则,不走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歧路、老路,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实现持久和平、摆脱安全困境、共享发展成果、打破文化隔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公道方案,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世界需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秩序,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公平和有序、更加合理、更具有包容性和代表性的全球治理结构与治理制度体系,不仅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继续发展、实现“中国梦”所必需的良好外部环境。世界新秩序构建,需要中国引导和提供“中国方案”。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两个引导”,意在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不仅要多参与国际事务,做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且还要做世界新秩序的贡献者和引领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的复合型立体架构。其涵盖多行为体、多层面、多领域、多疆域,具有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联互通、互惠互利、共建共享五大属性,表现为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成果。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多次在不同的外交场合,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相关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对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断阐释,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都充分阐述了中国看法,涵盖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全球治理、环境、发展、反恐、防扩散、维和、妇女权益、应对自然灾害等领域。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进一步用“开放、合作、共享” 六个字,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指明方向: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以合作为动力,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尚需付出很多努力。中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直在发挥引领作用,努力做到:既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也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既运筹好大国关系,着力于构建健康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也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既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也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事实证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而且将不断拓展,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温祖俊 杨昀赟 美编/李祥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