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新农人培育转型升级
2017-10-25周元军
专家简介:
周元军,临沂大学教授、教学名师,临沂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农業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首席培训师,主要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农场主和农广校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工作,主讲课程主要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农业创业项目选择与发展、农民培训课的规范与技巧等。近年来出版著作20余部,主编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主动选择离开农村的土地,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在农村的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如何完成党的十八大指出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新农人”就是这样一批突出特色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应该涵盖新农人,更应针对这一群体 “开小灶”,根据新农人的素质基础和产业特点,制定精准的培训计划。作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农广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份责任。如何科学地传授农业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和新政策,快速提升新农人的综合素质,推进新农人培育转型升级,是摆在农广校教师面前的必修课。
一、新农人培训师的工作特点
1. 教师与培训师的区别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现代称“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广义的概念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概念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培训师是指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企业自身需要,运用现代理念和手段,策划和实施培训项目,并从事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有企业培训师和职业培训师之分。
教师主要是教学,旨在传播知识、储备知识,多在课堂里采取被动灌输的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而培训师主要是培训,旨在改变人们的行为,即学即用,多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主动学习的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2. 新农人培训师的工作要求
作为农广校教师,担负着培训长期战斗在农业第一线的新时代农民的重任,他们既是教师也是培训师,要做到能说、会说、说好,让新农人朋友们喜欢听,听的进去,学得会,用得灵。
新农人培训师担当着三个角色:即编剧、导演、演员。搜集资料信息,做好课前准备是编剧;编写培训大纲、方案、制备教学课件是导演;走上课堂教学就成了演员。因此,新农人培训师要能够紧密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农民的就业要求,根据农业生产和经营发展需要,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培训咨询和相关的教学活动,以迅速提高受训农民的现代农业素质,提高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覆盖面。
二、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1. 熟悉和掌握学员的基本情况
培训之前,了解和熟悉受训新农人的基本情况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参训新农人来自哪里?他们为什么要参加培训?
(2)他们是什么群体?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如何?
(3)他们的从业结构如何?具有什么专长?
(4)他们最需要什么知识、技术和信息?
(5)他们对将要培训的内容了解多少?
(6)他们对将要进行的培训有什么要求(包括培训内容、方法、风格等)?
(7)培训后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应该知道多少?掌握多少?
(8)培训能给新农人学员带来什么?能给多少?
2. 新农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新农人在学习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想学才能主动地去学,有了学习的愿望才有学习的动力;
(2)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只愿意学习自己认为需要学的东西;
(3)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学习中喜欢运用过去的经验来比较和分析现实的问题;
(4)喜欢在做中学,边学、边干、边提高、边创新;
(5)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最有效,如在轻松、愉悦和友爱的环境下学习,心灵的开放度更高,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易于接受,效果更好;
(6)需要借助不同的学习手段,如在培训过程中,综合应用案例、经历、游戏、录像、图片、数据、演练等手段,教学效果会更好。
3. 培训道具、物料设备的准备
新农人培训师需要运用许多教具来配合教学,以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培训效果。道具物料设备包括:
(1)各类纸质材料和表格:教材、问卷、签到表、反馈表等;
(2)传统直观演示工具:书面材料、书写板/白板、活动夹纸板、大张白纸等;
(3)幻灯机、投影仪、屏幕、音响、麦克风、笔记本电脑、电源排插、电池、充电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激光翻页笔等视听工具;
(4)现代数码工具:VCD/DVD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
三、培训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途径
根据新农人学员的学习特点和需要来选择培训课程和内容,着力突出安全食品生产和流通、社区支持农业等领域。在考虑培训内容“有用”的同时,还必须坚持“适用”,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和农民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
2. 制定授课大纲
授课大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鲜明的主题,明确的教学目的,突出的重点、难点,合理、清晰的内容结构,真实可靠的案例、图表、数据,良好的师生互动,准确的总结或结论,适量的课后思考题。
3. 收集信息
要为新农人上好培训课,就必须了解新农人的发展现状、返乡和创业动态、存在困难和障碍、生活和生产诉求等,并及时搜集掌握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和在某一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一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日要多看好书、好报、好网页,要多实践、多锻炼、多积累;二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即善于搜索利用资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需要将搜集到的资料信息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日积月累,教师的信息载容量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4. 材料的巧妙组织运用与要求
搜集来的信息材料不是拿过来就能用的,需要经过加工过滤筛选后才可使用,这是写好一个“剧本”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把搜集整理好的材料信息,按照培训大纲要求,巧妙地组织起来。
(1)弄懂:把想运用的搜集来的信息材料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名词、数据、概念都要弄明白,真正懂得其内涵;
(2)吃透:即精通,对所讲内容的知识结构,包括层次、关系(内在关系、外在联系)、发生发展规律、论点、论据等要全面领会贯通,准确地把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转化:即把所要传授的知识信息,通过整合后变成自己的知识语言,融入到自己熟悉的授课程序中,系统流畅地传输出去;
(4)强有力的观点:各级标题概括力要强,能引人注目。用图表说话、用数据说话,更能有效地展示传授的信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陈述教学法、论证教学法、设疑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约束教学法、剖析教学法等多种,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独特的性能、适用范围和条件,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适用于一切范围和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提高培训效果为目的,组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可以是并列的,即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是系列的,即一种方式结束后再开始另一种。合理地组合应用,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培训效果才会更好。
四、呈现课程的技巧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否达到、培训的效果是否令人满意,关键在于培训教师这个“演员”如何演好这场戏。
1. 精彩绝伦开场白
一场成功的培训开局极其重要,如何吸引住农民学员、引起其学习兴趣是课程“精彩呈现”的第一步。
(1)提疑问,设悬念,启迪思考。利用学员好奇、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心理,对将要培训的内容进行提疑问,设悬念,使学员把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学内容。该种“开场白”适合于相对理论化的培训课程。
(2)讲故事,做推测,激发兴趣。抓住人们天生爱听故事、爱主观判断的心理特征,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故事、寓言、笑话等,使学员对课程产生兴趣。该种“开场白”适合于相对内容单调、抽象的培训课程。
(3)释题目,讲背景,揭示主旨。利用课题的解释、背景的介绍,不紧不慢地“开场”,则有利于学员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该种“开场白”适合于内涵性高的培训课程。
(4)展挂图,放录音,活跃气氛。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开讲,可以帮助学员形象地理解培训内容,激起学员的求知欲;利用音乐、录像等的可听可视性开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员对内容的理解。该种“开场白”适合于内容复杂的培训课程。
2. 展示口才的魅力
最能夠表现一个培训师风采的是口才。口才是必备的专业技能,尤其在强调实践能力、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培训教师的口才好,能把其学问充分地呈现给学员,让每个受训人对传授的内容都能听到、听清、听懂,更有利于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这要求培训教师不仅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言语得体,出口成章,还要博学多才,风趣幽默。
3. 体态语魅力无限
体态语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但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表达功能,有时连有声语言也达不到其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据统计,一堂培训课的效果,教师的词语占7%,声音占38%,体态语占55%,可见体态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堂上应采用一种亲切、关注、持续不断的目光巡视全班学员,随时把握学员的动向,及时沟通信息;二是应采用友好、和谐的微笑语教学,塑造教师整体形象;三是注意自己穿着要整洁大方,挺身直立,给学员树立起行为规范的标本。
五、精彩的结尾更具魅力
虎头焉能蛇尾。耐人寻味而精彩的课堂结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常用的总结归纳结尾法、感情召唤法、悬念式结尾法、比较式结尾法、拓展延伸结尾法和祝福语结尾法等。课堂教学结尾远不止以上这几种方式,而且往往是同时综合运用几种方式。结尾任务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概括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总结规律,使学员对所学内容和知识要点获得明确清晰的印象;二是开拓学员的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对有关内容的联想和思考,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课堂总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给学员留下一个能激发兴趣的悬念,使培训课的开始引人入胜,结尾扣人心弦,整个培训过程协调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