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缺憾分析与德育教育策略

2017-10-24农燕凤

未来英才 2017年18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

农燕凤

摘要:单亲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普遍的教育问题,如果进行有效的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教育管理过程中遇到案例,进行了剖析,期求能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更多的类似学生受益。

关键词:单亲儿童;心理剖析;策略研究

小榕和小珍是我这个学期带的四(4)班的两个女孩子,从小在单亲家庭里长大,一个跟着母亲生活;另一个跟着父亲,但父亲对她不闻不问,一直都是奶奶照顾。俩人在学习上欠主动,成绩不理想。听之前的班主任介绍,这两个孩子有偷窃的嫌疑,班级多次出现东西被偷,一些学生怀疑与她俩有关,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个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下午放学后,俩人借故在学校写作业,逗留在教室里。晚上八点左右,她们偷偷溜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第二天早上,二年级和六年级办公室里炸开了锅。老师们诧异地发现,自己平时拿来换穿的鞋子东歪西倒地躺在教室门前,抽屉里的笔啊,零食啊,雨伞啊,没收上来还没来得及叫家长来领取的手机啊,上课用的“小蜜蜂”扩音器啊,艺术老师保管的口红、腮红等不翼而飞,整个办公室被翻得面目全非。一切不言而喻——辦公室遭了窃!毫无疑问,除了本校学生外,谁也不可能拿这些东西。一查监控,果不其然,正是我班的小榕和小珍。听到消息后,我感到非常震惊,立刻找她俩谈话。经过多次交流及引导,她们承认偷了办公室的物品并归还了大部分,还承认了之前在教室的偷窃行为。看着眼前一大堆零零碎碎的东西,我陷入了沉思:孩子,我该拿什么来拯救你?

一、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缺憾根源

按理来说,案例中的两个孩子虽然生活在单亲家庭,但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哟,不缺吃,也不愁穿,不会对钱财有过多的追求,也不会有太多爱慕虚荣的心态,究竟是什么让她们做出了这样的行为?

这两个孩子有相同的生活背景,相似的生活经历,长辈平日里都是忙着自己的工作,对她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心理几乎不关心,也不过问,就这样放任不管。正因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使她们产生了一种被社会、家庭抛弃的心理。在家里得不到亲人的关爱,在学校,由于学习成绩差,也不受同学们的待见。每当看到其他同学比自己好,她们更感到自卑。逐渐地,自暴自弃的心理开始作祟,产生了报复的心理,试图给学校、同学造成损失,扰乱教学秩序,以宣泄其对社会、对家庭、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不满,以引起关注和同情。

像他们这么年纪大小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亲人的关爱和同学的认同啊,但偏偏这样最基本的关爱和认同却成了他们的奢望。亲人的不闻不问,让他们脆弱的心灵很是受伤,但又有那么一股倔强的脾气。因此他们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希望能够通过做出一些行为,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注意。从平时的不写作业,到不按时回家,再到现在进行偷窃,无不体现出他们的自暴自弃。他们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哪怕这些行为是违纪或违法的,无非就是希望亲人能够多一些关心。也许刚开始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他们心里还会有些忐忑,但由于长期没人约束管教,他们越发的放任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无所谓了。

二、本事件处理及单亲家庭儿童德育教育方法

心理老师指出,每一个“偷”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深层原因,应该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针对这两个女孩子的情况,我做了以下的处理及努力:

1、让她们把偷来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归还给老师,并真诚地向老师道歉,让她们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

2、在学生面前尽量保密,缩小影响范围,不给她们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3、平时多关心孩子,常与孩子聊天,了解她们的心理需求。以激励为主,让她们多做好事,将功补过。培养她们的自信心,让她们融入班集体中,与更多的同学交朋友。

4、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孩子讲授法律知识,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5、定期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心理教育的主题班会,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6、联系家长,与家长沟通,探讨如何把孩子教育好。

三、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展望

注意小孩正确人生观培养是解决单亲儿童问题的关键所在,正确的人生观能让孩子能正确地面对现实,正确处理日常各种关系,让他们清楚他们与别的孩子是一样,没有差异的,不要臆测别人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保持良好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要做到这些,下面两个方面是要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育注意问题。家庭教育不要走两个极端,有些在丧偶或离异之后,感到孩子可怜,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唯我独尊,遇事容不下一粒沙子,缺乏同情心、责任感,与同学意见不和时容易走极端;有些丧偶或离异之后,心情不好,把孩子当做发泄的对象,动不动对孩子进行打骂,让孩子生活惊恐环境之中,这样势必让孩子造成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等不良品质,与人交往中也往往学着大人用拳头解决问题。这样还容易让孩子感到缺乏家庭温暖,有可能形成泡网的坏习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首先,家长要克服心理障碍,认识到孩子不是唯一支柱,以后的路还得自己走。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通过一些家庭事务,让孩子独立完成,体验自我,培养遇到困难、挫折能正确面对,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应该多为孩子创造尽量多的参与社会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让他们懂得自尊、自强、自爱、自励,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性格。

2、学校教育问题。学校要有针对地对单亲儿童进行教育,比如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形式,可是师生或生生一对一帮扶。老师还应该定期对单亲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时刻掌握家庭情况、家长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让单亲儿童与其它双亲儿童无差异地学习和生活。

总之,任何一个行为的背后,可能就有一个心理社会的原因,孩子小偷小摸也是如此,我们都得认真面对。让我们谨记,拯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海霞.单亲家庭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 李荣祁.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519-519.

[3] 朱绪兵.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浅析[J].中国德育,2007(10):7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