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明珠塞罕坝

2017-10-24海滨

新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

海滨

大家都说,塞罕坝是北京的后花园,一直都在我心里惦记着………在这个金秋的美好时光中,魂牵梦绕的塞罕坝我终于来了!塞罕坝是蒙语,意思是说“美丽的高岭与河流”。那里的确有漂亮的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如玉带般清澈的河流。我们坐着车前行,离草原越来越近,天空就会越来越蓝,云越来越美,空气越来越清新,让人忍不住想多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塞罕坝上又称木兰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围场”是指围场县县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塞罕坝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区,距北京450公里,景区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海拔1400—1700米之间。7月中旬到10月中旬应该是去围场坝上的最佳时间,蓝天白云,遍地野花,策马驰骋草原,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坝上原本是个泛泛的称谓,在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交界的地方陡然升高,成台阶状,故名“坝上”。它西起张北,中挟丰宁,东止于围场,其中围场坝上的风景最为美丽。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点有:将军泡子、西大泡子、塞旱塔、月亮湖、五彩山、大峡谷、桦木沟始建于明代的水绘园,被著名建筑大师陈从周誉为“徽派园林孤本”、“天下第一名园”。不仅缘于它那飞檐翘角、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及如诗如画般的构造风格,更因为它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名姬董小宛的栖隐之处。《影梅庵忆语》使水绘园亦名声远播,留下千古绝唱;电影《桃花扇》,讲述的就是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酒酿圆子

走进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

塞罕坝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它是国内外摄影爱好者竞相瞩目的一块“风水宝地”,一度被人们誉为“拍不烂的塞罕坝”。摄影家们总像不辞辛苦的候鸟一样,闻景而动,趋之若鹜,现在,就让您跟随着我的镜头来感受一下塞罕坝的美丽吧!

塞罕坝是森林的海洋,总面积为1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1012万立方米,每年的生态价值超过120个亿。松涛隐隐,清溪潺潺,绿波奔涌无际涯。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观赏多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微观自然景观。公园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景观,这里7万多公顷的人工林集中连片,并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二者浑然一体,构成壮观、优美的自然风景。塞罕坝属内蒙古高原边缘及坝上山地,坝上东部为曼甸,边级部分向下切割为深谷;西部为波状起伏的沙丘,地势开阔。园内海拔在18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峰、峦、谷、坡、岗、岭、崖、壁,石洞岩隙,雄奇秀幽,千姿百态。公园内河道蜿蜓曲折,东部为辽河支流老哈河上游阴河的发源地;西部为滦河支流伊逊河发源地,水流清澈。在河道宽阔,地势低洼处,形成了若干湖沼,星罗棋布,如月亮湖、泰丰湖、七星湖等,面积约5000公顷,占全园面积的6%。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水相映,动静结合,使景区富有灵气,尤其有些还伴随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更增加了对游人的魅力。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相连,这里满、蒙、汉三族人民聚居在一起,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特别是满族蒙古族文化特色比较突出。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到森林风光,还可以体味满蒙风情,品尝各种满蒙风味的饮食、小吃,参与满蒙民族的赛马摔跤、敖包会等系列活动。开展民族风情旅游,也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同于其它森林公园的特色之一。

塞罕坝森林公园地处高海拔丘陵地带,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各种奇花异草更是名目繁多。公园良好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的栖息与繁衍提供了场所和保障,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塞罕坝处处是美景。

金秋坝上最美丽

漫步在辽阔的塞罕坝草原上,站在几乎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踏着无边无际的绿色,满眼的牛羊和骏马,我们欣喜若狂,“啊,太美了!太美了!”我仿佛来到了我想像中的人间天堂。抬头望去,啊!那天空,我从没有见过如此的清澈;那变幻多姿的云朵在蓝天上流动或者停驻,为清澈的蓝天增添了一幅幅图案。整个天空被云朵装饰得像一幅巨大的油画,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给人变幻的视觉。我站在天空下心情爽极了。远处望去,满眼的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兴奋的我在草原上奔跑,使我想起了一首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塞罕坝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塞罕坝的秋天是热烈的,各种色彩都竞相争妍。塞罕坝的秋天是变幻的,一路风霜雨雪,像魔术师一样变幻出梦幻般的色彩。塞罕坝的秋天是壮美的,大自然的笔墨绘出一幅幅山水长卷。坝上,就是这样让人端着相机不知所措的地方。眼中美景也正如朋友介绍的一样,远远望去大片大片的白桦林,气势恢弘,走进林子它们又是那样风姿绰约地展现在你眼前;那些自由的树木,或是独立、或是成排、或是成片,星罗棋布于草地上、山坡上、峡谷里,姿态万千,疏密有致;一片片、一丛丛、一排排对比强烈的色彩像油画一般映入你的眼帘。

秋天的塞罕坝竟是如此的美丽!塞罕坝的秋天来得很早。当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还是很热的时候,秋天便悄悄降临塞罕坝了,那盛开的野菊花便是欢迎秋天的礼物。在路旁、在疏林地、在草原边缘,那大片大片的野菊花在初秋的凉风中默默地摇动着。处暑之后,秋露常常凝结成秋霜光顾塞罕坝。最娇嫩的是稠李,几场轻霜过后,稠李的叶子就变得红彤彤的;一丛丛小山杏的叶子由翠绿变成暗绿,又由暗绿变成暗褐色,最后变成血红色;一墩墩的蒙古栎颜色变化与山杏略有不同,其颜色是由暗绿到暗紫,再到黄褐色,再到赤红色;亭亭玉立的白桦颜色变化似乎有些神秘,先绿色,后是黄绿,再到鹅黄、嫩黄、柠檬黄、金黄、乳黄……各种变化着的颜色绘出了不同的风景。

坝上和接坝地带的树种不尽相同,因为气温上的差异,秋天的色彩也各有不同。接坝地带第三乡林场景区的“十里画廊”真是名不虚传。沿着棋塞公路进入“十里画廊”,可谓“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在林区黄绿相间的松涛向天边涌动着,那黄的是落叶松、白桦,绿的是在风霜中更显青翠的云杉和樟子松。林区的湿地和湖泊多,湿地里那焦黄的野草简直成了林海的陪衬。湖泊是林海的眼睛。塞罕坝有七星湖、泰丰湖、太阳湖等大小湖泊,白云时常引着秋山和树木的影子落到湖中,给塞罕坝的秋色平添了许多灵性。

在草原的牧场上,有游荡的马群、牛群和羊群,在封护的牧场里,一垛垛饲草像草原秋天的标点,把草原秋色修饰得更加迷人。远处金黄的天然小白桦稀稀疏疏地分布在小山丘上,稠密的白桦林、蒙古栎、山杨树犹如一团五彩缤纷的锦绣。在草原上行走,最忙的便是眼睛。

塞罕坝,辽、金时期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曾是皇帝狩獵之地。木兰围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家狩猎场。清代盛世时曾每年在此举行“木兰秋狝”大典。鼎盛时,这里曾经有72围供皇家狩猎。这一辉煌的历史,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历史上也流传了很多优美的故事传说,依托这些典故,塞罕坝修砌和完善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如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康熙点将台、塞北佛石庙等等,使这些典故得以更好的保存和传承下来。

塞罕坝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美丽而诱惑的。她似乎要用尽世间所有的颜色装点塞罕坝。当您处在黄色、橘色、红色、绿色、青色、紫色、白色等等组成的色彩海洋里,您会发现她不是单一的,也不是我们能用语言所表达的。她需要您用思想去感受,用心灵去接触,用情感去描绘。当您用欢快的心情走进她,那枫叶像火焰在燃烧,红得妖娆,红得热烈,她在您的眼里就是那红色的枫叶;当您用忧郁的心情感受她,那白桦林里一片金黄,有些许苍凉,些许怀念,她在您的意境里又变成金黄色的桦树林;当您用期待的目光欣赏她,那挺拔的云杉依旧那么苍翠,清新而明快,绿得让人珍惜,让人怀想,期待着下一年的春夏季,塞罕坝又是一片绿的海洋,她在您的思想里将变幻成郁郁葱葱的云杉林……她热烈而神奇,激情而壮美。

草虫声声,

等,地域辽阔,景色迷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塞罕坝之歌
龙架山森林公园
塞罕坝
2017,谁的江湖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塞罕坝点兵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围场北部古风壳的发现及地层划分意义
沁园春——木兰围场坝上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