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蘑菇

2017-10-24宋千寻

新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绣花鞋子民乡野

宋千寻

我曾在故乡的柳条丛里采过蘑菇,柳丛里牵牛花藤蔓依依,野菊傍柳而生,柳根处的黄叶下隐藏着小生命,伸手剥开树叶,拔出来一丛丛带着地湿气的蘑菇,他们在篮里栖堆相拥,在我轻吟的歌谣和清雨淫霏中随我回家,我再把他们一个一个摘干净,沸水里一滚身,他们就要去到美味的华府了。

身居乡野的女子都爱采蘑菇,仿佛那是为她们专门预备的美差,你看她们挽筐挎篮,携朋伴友,一路细步碎语。绣花鞋上高挽着裤管,行走在大自然豢养的一畦露水中,绾起玉腕,弯下腰身在树下或者灌木丛中寻找蘑菇,忽有一小丛正长在脚前,绣花鞋上的农女蹲下来用纤纤手指抚摸他们,采蘑菇的女子嘴角挂着笑意,那画面总是喜悦的。待满篮后,身后清澈的溪流里,女子转身洗涤皓腕,临水照花人,梳理日光般的鲜容。乡野女子愛采蘑菇,那仿佛是她们来领受大自然的恩惠,唯一一样不用她们播种耕耘就可以收获的福利和只有乡野女子才独有的殊荣。前不久,我回乡野。看见穿布衣带花手帕于头顶的女子,挽着篮子,进入林间采蘑菇,在微雨中再出来时,篮子里的蘑菇犄角相抵,两两相依,特别讨喜。

我觉得寂寂丛林中,其实蘑菇是不喜欢热闹,只有在迎接采女的时候,才剥开雾帘,放她们进去。蘑菇是大地母亲最后生育的孩子,母亲把他们藏在身下,又忍不住把他们奉献给自己的子民,这等敞气,是佛,是神。这样的情怀,非博爱之父母,无以比拟。

东北喜干储蘑菇,待日后食用,我觉得蘑菇还是新鲜的好,他本来就是因湿而生,离开水汽其实他的魂就在遗失,你用阳光虐他,风吹他,时间搁置他,那来自大地的灵气在你放在地上晾晒时就回到了他母亲的怀里,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失了很多仙气,也少了许多鲜美。

杨万里在《蕈子》中这样形容蘑菇,“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莼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蕈子便是古代蘑菇的称呼,这样的味道,单从文字描述就让人垂涎。

如果说花儿是大地母亲的爱女,树木是他们的长子,各得荣耀,各司其职。那么,蘑菇一定是幺儿,他把母亲最后的灵慧全都遗传,奉献给他的子民,也勾勒乡间采她时的雅意。他的形状看似粗笨,实则是心中有灵秀的。不信,你采一枚蘑菇掰开就明白,他雪白的内心足以印证一切,贴服地表生长的姿势更让你明白,他们是谦卑的。

一枚蘑菇,长了N千年,没人经管,无人照料,他却喂养了乡野荒芜的时光,名流千古的诗句里,缺少他的华彩。交口称赞里都是那些人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尤物。虽然没有华笺,誊写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扉页上,但他怎么会在意呢,他生来就不是为落在纸上炫耀的,他是来到这世上走自己路的。

故国新丛蕈子生,雾做新帐风做屏,几多雅意落民地,不分朝堂半葱茏。endprint

猜你喜欢

绣花鞋子民乡野
卖竿
送你一个乡野
春天的乡野
把你的照片嫁给我
左龙岗:面子
精美“中国鞋”
乡野闲时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花腰姑娘绣花鞋
乡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