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恢复高考制度四十年

2017-10-24云翔

躬耕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分数线邓小平

云翔

2017年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四十周年。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里,作为当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参加高考的考生,特别是河南1978年经扩招进入大学的学子,我的心情尤为激动,四十年前的往事犹如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恢复高考来之不易

1977年8月4日至8月8日,刚刚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了解下情,寻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由于长期受极左路线迫害和两个凡是的高压,与会的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心有余悸,发言沉闷,甚至冷场。邓副总理听得直皱眉头……直到8月6日下午,说到如何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话题,清华大学代表何东昌忧心忡忡地反映:经推荐入学的工农兵学员大都是初中小学文化,大学教授根本无法正常授课。邓小平听后生气地道:那你们还办什么大学,干脆叫清华小学或清华中学算了!

邓小平掷地有声的表态,激发了与会代表、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査全性的勇气,引出了他长期憋闷的心里话。他尖锐地指出:武汉大学7年来推荐入学的生源基本如此,照这样根本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大学招生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如同工厂生产选原材料,农民种地筛种子,原材料不合格,种子不良,怎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和高产的粮食?今年继续搞推荐招生文件已经下发,如不废止,几十万宝贵的教育资源又要被白白浪费了!因此,他建议推迟招生,从1977年就恢复久违的高考制度。查教授的发言,石破天惊,举座震动。当即得到邓小平的充肯定。一直担心冷场的国家科委方毅主任和害怕违背“凡是派”旨意的教育部刘西尧部长也跟着鼓掌支持,刚从余悸中回过神来的三十多位代表热烈鼓掌:大家共同的心里话总算有人说出来了!邓小平当即拍板,收回已下发的推荐招生文件,从1977年就开始恢复中断十一年的国家高考制度!

事隔7天,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恢复高考工作会议,以制定1977年具体的招生办法。由于与会者中不少人受“左”的思想框框的影响,导致会上争论不休,会期一拖再拖,开了一个多月还没结果。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挺身而出果断破冰,专门召见中央教育部领导层,作出了简化程序、政审从宽、唯才是举、好事快办、扭转乾坤的“9.19”指示,终于使国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于10月12日出台,并于1977年底举办了前所未有的冬季高考。由于国内十年动乱,造成物资匮乏短缺,就连这次冬季高考的500多万份试卷用纸都无法满足。又是邓小平拍板调用印刷“红宝书”的纸张应急,方才使高考得以顺利进行。由于左的框框强力干扰和延迟,造成了中国77、78级大学学子不同年级却同在1978年入校的奇观。还有,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近40,平均年龄24岁,差辈同学随处可见,有不少学子竟比大学老师年龄还要大,开学伊始经常闹出师生难辨的笑话。

金榜题名差点落空

面对这来之甚难的惊天喜讯,已25岁曾有十年乡龄刚招工的我,作为兵工部5103厂的职工考生,参加了1977年冬天那场聚集了11年500多万考生仅录取20万名额的严酷考试。落榜后,在对来年是否继续高考一直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相邻505车间王钢建技术员“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督促,给予我极大的鼓舞,使我决心背水一战。但作为1966年的小学毕业生,学工、学农、学军、批资虚度中学阶段的我,如今补习高中各门功课谈何容易?资料是东拼西凑的;时间只有两个月;繁重的力工活计使我难以脱身参加补习班;再加上团支部工作及车间王书记强加于我的兼职文字秘书……在这重重不利复习的氛围中,我只有通宵达旦地像海绵挤水般地突击复习,仗着自己扎实的小学基础和平时注意看书学习,我的真才实学在这次全国統一命题的考试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高考分数下来了,在庞大的基础过硬的“老三届”考生几近翻番抬高了1978年录取分数线的严峻形势下,我终于从空前规模的600多万考生中脱颖而出!但遗憾的是由于有关部门分数统计的纰漏以及查询分数造成的的时间耽误,待我查清分数时,大学招生已进入尾声,河南的大学招生计划基本用完,各个大学基本招满,尤其是郑州大学更是如此。

就在这即将再次被大学拒之门外的紧要关头,另一高分未录大龄群体的呼吁引起社会关注,使我有幸与他们一道搭上了最后一班入学顺风车。原来,河南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采用自主命题,考虑到老三届经过正规的中学教育,而文革期间的中学生基本上没学什么文化课,基于这种考量和高校对小年龄考生青睐,省里对25岁以上考生实行了高划近百分的录取分数线,致使老三届相当部分考生在1977年落榜。然而,1978年这批年龄偏大的优质考生再次应考且成绩良好。是否对这批考生继续实行高划录取分数线?录取部门中两种意见相左。这批深受文革之害的大龄考生闻讯群情激愤,纷纷向上级和新闻单位反映情况,强烈要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此时,刚由中央调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段君毅同志闻讯,直接听取高招办工作进度汇报,倾听大龄考生的呼声和意见。在摸清了问题的症结在于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优质考生多,但中央分配给河南的招生指标偏少、录取比例几乎百里挑一的情况后,他立即于百忙中专门赴京去有关部门汇报,为河南争取了大约3000名大学扩招指标,并不分年龄、出身、届别统一录取分数线,从而使1978年凡是总分在300分以上的考生均被录取。我就是这次扩招受惠、终于进入大学深造的幸运儿之一。这批扩招录取的加上已录取的,使河南省1978年共计招收大学新生人数突破万人。

这批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分别于1978年初春和当年秋天入学的中国大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77级、78级!这批凝聚了中国11年之久的青年才俊,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缓解了国家人才十年断层的危机,大都成为了国家各条战线的精英,实现了邓小平殚精竭虑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殷殷初衷。

在此,作为当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深造的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我除了铭记为恢复高考制度立下丰功伟绩的邓小平、查全性等政治家、教育家,还要感谢段君毅等老干部为我们这些被“文革”戕害、耽误的莘莘学子讨还公道的不朽功勋,当然,还要感谢当年恢复高考后参与大学招生考试、录取以及组织工作的老师和服务人员。他们那种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分数线邓小平
2019-2021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红色读物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高考制度改革:我们准备好了吗?
高考制度必须实行重大改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