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唱歌,温暖了寂寞
2017-10-24文峰
文峰
《自由飞翔》是音乐组合“凤凰传奇”一首著名的广场舞之歌。循环播上几遍,你不禁也会扭起来。相较《偷哭》笔下提及的《柳堡的故事》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其实表达的是一回事。时代虽然在流转,但人的情感类型终归就那几种。《偷哭》为什么不能用《自由飞翔》?因为父亲和小说主人公年纪都大了。
看完父亲的小说《偷哭》后,我的思维呼啦啦扩散。
爱情与婚姻,都是人生中几个有限的大事。主人公王美丽,她和沈建坤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在歌声中荡漾。中国好老公沈建坤做什么都是对的,怎么看怎么顺眼。他们性生活和谐,家庭事业趋上,仿佛没有不如意的地方。哪怕是若干年离婚后的一通电话,也能让王美丽感觉“整个房间又弥漫起当年的那种既让人心跳又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气息”。这种爱,弥漫在王美丽的躯体里,久久不能散去。她知道,却没有能力表达,只好转化为各种咒骂和偷哭。
一段爱的结束,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抱怨。抱怨谁伤害了谁,谁辜负了谁。于是总有一个人活在记忆里,总有一个人一直在纠缠,总有一个人先有了别人。说是对谁念念不忘,说是在等着谁回心转意,接着再破镜重圆。如果能分手,即使和好了,还能回到以前吗?如果一个人在爱过你之后还爱上了别人,那你还相信他还是爱你的吗?如果真的爱你,又怎么会爱上另一个人?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在王美丽的脑海里深深地盘桓着。只不过,她不知道而已。因为她没什么文化。文化,其实就是有物质载体的人化的观念世界。有了文化,很多东西就会从“无情物”转变为“有情物”。没文化,不可怕,有时候反而挺好的。比如遇到传统意义上的坏事,可以减少纠结程度,时而偷哭一下,就能解决问题。不過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王美丽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女人”。这个容易满足的女人,也有自己的原则和自尊,“你别想,你有钱,有钱了不起啊!我王美丽没钱,可是我再没钱,儿子娶媳妇请客的钱我也出得起,不用你来插手!”
文中以一首情歌贯穿情感线索,像是一针一线地缝制着阿丽过去的美好,一笔一画地描绘着王美丽如今的哀愁。情歌,正可谓音乐与爱情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理想版的人间精品。人们经常说,唯有音乐和爱才是通用的语言。当然,爱是整个人类共通的一种情感,但它是一种听不到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唱出来,也许,更不需要理由。在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奥西诺公爵如是说:“如果音乐是爱情的食粮,那就让我们继续演奏吧!”也就是说: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爱!
要说美中不足,沈建坤的回归和姚书琴的偷哭多少显得有点突然和仓促,让人有些躲闪不及。作者想走的是大团圆的阳光大道。于是婚宴的这头,偷笑的沈建坤和王美丽,好比汇仁肾宝,你好我也好;婚宴的那头,偷哭的姚书琴,似乎也哭得没有理由。
如果先看小说结尾的话,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就是如此大圆满和小缺憾。但如果你是从开始顺下去读的话,你又会觉得哪里不对,疑点多多,不得不重新再读,找寻答案。
小说结尾的眼泪说明,显然姚书琴是不愿意离婚的,却为何如此顺利地满足了读者的诉求呢?而通篇下来,这条若隐若现的副线,除了刚出场时在阿丽眼中的妖媚气之外,全部都是知书达理的节制、隐忍、退让。她明明处在优势,拥有一切,却又为何要如此的节制、隐忍、退让呢?
是因为金钱的缘故吗?她对丈夫的儿子沈宏亮说的那句“钱都不是问题”,让沈宏亮对此没有半点怀疑,也说明了她已实现财务自由的现状,也就是说,经济上她已经足够强大到让人对此毫不置疑。
是沈建坤在逼她吗?一家三口的逛公园其乐融融,让所有人的哥德巴赫猜想沦为渣渣,读者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之间的相处,应该就是这么和谐不粗俗,更不至于到家暴程度,可怎么峰回路转就直至离婚呢?
为什么要等那段时间,要等什么?再读再看,那应该是一个女人对于爱情所有的垂死挣扎,坐实了沈建坤的心意,才决定让他离开。从这点上看,姚书琴和王美丽一样,对婚姻有洁癖,不爱我就放你走。
在明明朗朗的主人公阿丽的一大家子人之外,姚书琴一直在暗处,她因为站在了“小三”的位置,并且“小三”的对象还是随便跺跺脚就可以震动小城的沈建坤的缘故,这段婚姻被谈论、被消遣,不被祝福和看好。
姚书琴放手婚姻的解释合理又无奈,付出全盘感情的是她,她宁愿背负骂名也要陪伴在沈建坤身旁,为他重新构筑一个家,愿意一直和他打拼事业成为伙伴,愿意为了他的所有开心付出,哪怕最后躲在暗处流泪到地老天荒,也要让男神沈建坤安心离去。
她的眼泪只是在说:失去了你,得到了全世界,却于我毫无意义。只是,即使在女儿面前,这些眼泪,她也要封存于心,严丝合缝,密不透风才好。这才是偷哭的意义。
在一片热闹如火的婚事中,姚书琴是被釜底抽薪的冷却。
看似很残酷对不对?但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需要理由,谁说不是呢?比如爱情,才是唯一永恒的不需要理由的主题。让人不禁想起那首歌,扭起大秧歌,你会时而眩晕走神,时而悠然神往,到底是谁在唱歌,温暖了谁的寂寞?
……
看完掩卷再思考,父母的爱情和婚姻明显不是这样。父亲有文化,母亲当年是一枝花,花香范围漳州青年路一带,村里小芳一般的淳朴美丽,只是没上过几天学。母亲虽识字不多,但颇会讲身边人的故事。父亲就把故事变成几篇小说。父母配合得很好,指数五颗星,人称天仙配,于是,稿费有老妈的一半。他们和和美美过了几十年,一儿一女,成一好字。父亲的爱情婚姻乏善可陈,他对老妈像对文学一样一条道走到底,哪有小说那么复杂与精彩?
我恍然大悟,父亲的小说都是瞎编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