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居空谷一佳人

2017-10-24刘维芳

新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幽居空谷黄龙

刘维芳

山上遍地皆是野花,除偶尔有放牧的牲畜外,很少行人,更无房舍。车子从峡谷升上山顶,顿觉视野开阔,天地悠悠。一望青山起伏,森林绵亘,虽还看不见黄龙沟,但它背后的高峰——雪宝顶已清晰可见。积雪映着蓝天,活像一群站在海边的白鹭。山下的涪江,像水晶般清澈。我心中突然冒出一句戏词:“青的山,绿的水,花花世界”,要不是车上有那么多人,我真想唱出口来。

原始森林是黄龙沟的绿色屏障。头上,大树在比试高矮,并且把阳光全垄断了;脚下,杂草和灌木争地盘,箭竹、响叶杨几乎把小路封锁住,伸出枝条钩挂游人衣服,好像拦住要收买路钱。林中湿润、幽深、肃静,前面景色莫测,好像园林高手故意来了这么一个藏景,让人去猜想。

忽然,我们听到了哗啦啦的水声。循声走去,眼前豁然开朗,密林深处展现出一片空旷地带。,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一绝的地表钙华景观出现在我眼前。洋洋洒洒的水流,满坡散漫流泻,占据了这块地方。地上全是米黄色的石钟乳,就像一条玉石路,从幽远的山坡上铺下,一直通往沟口的涪江中。那流水明亮得跟玻璃一样,在石钟乳上不断地滑动。

森林是座厚实的墙,紧紧把这水域包围。靠近水边的白杜鹃花怒放,给森林和流水镶上雅致的花边。画眉在树梢上滑翔,松鼠也悄悄地窜过枝柯。除开流水,听不到一点音响。细得就像灰尘样的小雨,默默地飘下来,好像张起了一顶轻纱帐,使人感到宁静、温润、舒适。面对着这水流、树林、岩石、雾霭……才真切地体会到“水流心不兢,云在意俱迟”的意味。

导游带着我们顺水而走。不一会来到梯湖群,这是一泓溪水串组起来的。在十五六里长的坡坎上,东一群、西一片,参差错落地汇集了五百余个池子。游人涉水而上,一会是瀑布几綹,一会是清流数曲,有的地方沙洲水草,野花灌丛,有的地方树影团团,藤萝垂挂,我们边看边走,目不暇接。当我们走到洗身洞前,则又是一番景象了:一层七八米高的半圆形石岩,周长足有十米,湖水顺半圆周均匀地下流,无数落花(多是杜鹃花)也顺流而下,简直是台巨大的印花机在转动。我们踏着水走,大有“客从冰上过,入在镜中行”之意。

进沟六七里路处,是水面最宽的地方,重叠着几十个湖池。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都是洁白的石钟乳自然凝成。一个个池水盈盈,水光潋滟,从高处下望,就像是各式各样的玉杯摆在一起,而且斟满了各色的美酒;有苹果绿、杏黄、宝蓝、青莲、桃红……仿佛是神仙在这里开品酒会,各出琼浆,让有缘到此的人来品尝。真把人看得酒瘾大发,当人们不断举起相机时,我忍不住弯腰捧起“琼浆”来狂饮了……

许多人都说游黄龙沟最好是有太阳的日子。我的“运气”不佳,碰上阴天。然而,山中气候莫测,一点刚过,天公作美,稀稀地从云缝中射出几支光箭。啊哟,大家赶忙抢镜头。只见池中突然现出千万只孔雀翎毛在颤动,美丽极了。再转过身子,左右上下细看,各个池里都有奇景,有的转动花环,有的摇动彩带,有的浮过热带鱼……这都是大自然这个魔术师在作法了。

黄龙沟美在野趣天生,毫无人工修饰。明代以来虽曾建黄龙古寺,距黄龙沟沟口约3.5公里,但几建几毁,前寺仅留废墟,中寺已塌,后寺残破,前寺现仅存遗址,中寺可让游客休息。但是这里并不单调、荒凉,有的是晶莹的水、玉钵的池、神秘的洞、繁茂的花木,湖池中还有水柳、山杨、里柞……这些杂树,长年泡在水中,不死不枯,青枝绿叶。有的根须裸露水中,不断让碳酸钙涂 ,像浇蜡一样,越浇越厚,已变成玲珑的珊瑚枝。这些珊瑚枝在清清的水底,十分逗人喜爱。有个池中,早先的一位游客掉了一顶草帽,如今已涂上一层玉粉。毫无疑问,再过些时日,沉淀加厚,便变成一顶硕大无朋的草帽,遇到好事者加以穿凿附会,又将会出现一个落帽湖的有趣传说了。

游黄龙沟,一天只能跑马看花,它的洗身洞、簸箕海、转花池、霹屏山都来不及拜访,月夜的黄龙沟更无眼福观赏。我怀着依恋的心情下山,边走边默诵着杜甫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诗句,这实在可作黄龙沟的借喻。以我国之大,风景胜地何止出名的那几处!像这样幽居空谷的黄龙沟,恐怕还大有在焉。著名风景之所以出名,或系地处要津,侧身闹市,或与名流有瓜葛。在他们尽享盛名之后,人来人往,东涂西抹,早先的神采、风度,恐怕大都折戟。黄龙沟远在高山,至今仍保持着本色,也许并非它的不幸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幽居空谷黄龙
等价转化
陶情偶寄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纸上幽居
无眠
黄龙核桃
题李凝幽居
当代诗坛上的空谷之音——读《空谷幽兰十四行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