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极拳父子,武术人的使命

2017-10-24王涛

金秋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八极拳大伟日本

◎文/王涛

八极拳父子,武术人的使命

◎文/王涛

吴连枝和儿子练拳

老年体育版主编:马雨桑

·本期特别策划·

武林高手在民间

我们常常好奇,武林高手是否只是武侠小说里的一段传奇,世上是不是真有身怀绝技的高手,生活里是否藏匿着我们不知道的侠客?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门派不同,招式不同,惟一相同的,是他们对武术的执着和热爱。

——编者

枝弟

自小习武的传承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二百多年来,八极拳以河北沧州孟村为中心流传各地,其中以吴连枝一家最为著名。吴连枝的祖父,是在清末大闹巡盐府而惊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威震武林的“铁巴掌”吴会清;他的父亲,则是曾在贺龙元帅面前表演的“神拳”吴秀峰。吴连枝,1947年8月13日生人,八极拳七世嫡传。

吴连枝说:“八极拳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了我爷爷吴会清、父亲吴秀峰的那个时代,发展最为鼎盛。父亲传授的入室弟子就有四百多人,更别提徒孙有多少了。到了我这一代,把八极拳发扬光大,责无旁贷。”

吴连枝学武很早,印象中打从会走路就开始练武了。他清楚地记得,当年80多岁的爷爷坐在太师椅上,托着吴连枝的脚用力帮他掰腿,吴连枝后背倚着炕沿,腿被爷爷压成了一条直线,腿钻心地疼,可就算哭也不敢出声。

1954年,吴连枝上小学。因为成绩优秀,深得老师赏识,同学嫉妒他,就在校外找了一帮孩子前来挑衅,说:“你不是会把式吗?”

而那时的吴连枝只是会一些基本功,根本不会把式。吴家的祖训是“学把式先学会老实”,就是说练了拳更要老实本分做人。所以一开始,吴连枝总是退让。可是对方不依不饶,性格倔强的吴连枝常常因为不能忍受挑衅而打架,每次都打赢了。在八极拳严格的门规面前,吴连枝总是遭到父亲重罚。他笑着说:“后来那些孩子的家长都来我家里告状,我总会被爸爸重罚一顿。”

吴连枝不是家中长子,但是他练武的天赋从小就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对他格外偏爱,从来都是单独传授武功。

八极掌门人大会

“1976年,我29周岁,父亲去世了。”父亲的骤然离开给吴连枝带来巨大的打击,“每次一练拳,我就会想起小时候他教我的样子,眼泪就哗哗地往外流,什么招式都比画不下去了。”再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父亲去世后整整3年,吴连枝没有练过八极拳。

1978年,电机厂盖了新宿舍,吴连枝一家从小草房搬到了三间锃明瓦亮的大板房。“我的工资高了,日子好过了许多。”父亲离开的伤痛被时间渐渐稀释,吴连枝又练起了八极拳。

“太极十年不出门,八极一年打死人”。一直以来,武林中对八极拳的看法存在着争议。八极拳,刚猛暴烈、技击毒辣,在武林独树一帜。但因为它招招伤人,有些人视它为“异术”,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邪派武功。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吴氏后人要重振门户,于是开办了八极拳研究会会长推举大会,自从父亲去世后,八极拳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1985年,河北孟村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600余名八极拳弟子,他们来参加推选八极拳新会长的大会。这个关系着八极拳未来发展的重要人物,门中弟子各有各的想法。对吴连枝这位小师弟,不仅门中弟子不服,就连老吴家的人也没正经见过他的功夫。吴秀峰几十年来一直住在天津,在他的弟子看来,吴连枝根本就没有机会得到师傅的真传。其实,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回家指导他,所以爷俩练武术的时候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选举大会前夜,老吴家的气氛空前紧张。吴氏门中长老吴丕清找到他:“我来教你几招,免得你明天闹笑话,给咱老吴家丢脸。”说完一招六合扑地向吴连枝袭去,不想吴连枝一转身、一伸手,吴丕清的拳头贴着肩头落空,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吴丕清是八极门中的高手,此招他只用了六分力气,只是想一试吴连枝功底。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手腕会被吴连枝轻轻抓住,更没想到他的手腕会有如此之大的力量。仅此一招,吴丕清对吴连枝的拳术和内功有了底儿,心里踏实了许多。

第二天,掌门人大会如期举行。在孟村县政府招待所的餐厅里,一场争斗展开了。“大多数人都支持我当会长,可也有一些人反对,觉得我不够格。都打起来了,饭厅里碟子都飞起来了。”见此情景,吴连枝吼道:“你们不服气冲我来!”

从天津来的师侄江九从小就学八极拳,一掌下去能把砖头打碎,能把120斤的大刀耍得滴溜溜转,还精通锁骨法。二人在院子里拉开架势,吴连枝一把抄住对方的腿,一下子就扔了出去。江九躺在墙根喊:“哎哟,二叔,您轻点!”

吴连枝震住了江九,也震住了那些不服的人,算是坐稳了这个会长的位置。

“过去的八极拳是在小亭小院里藏着练,不让别人看到,很保守,宁可身教不授言传,更不告诉你为什么,这种观念必须得变。国外人迷恋中国的传统武术,迷恋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中国人不努力把它发扬光大,是对祖宗的犯罪。往小的说我对不起我爹,往上说对不起我的祖宗对不起我们吴家,再往大的说对不起中华民族。”

吴连枝儿子吴大伟

八极拳的推广和发展

令人没想到的是,武术居然和电子游戏产生了交集,而这个交集便是吴连枝。

一年秋天,一个叫铃木裕的日本人带着他的翻译走进了孟村。铃木裕是日本著名的电子游戏制作人,到中国的目的就是寻访八极拳的传人吴连枝。

铃木裕在孟村只停留了一天,吴连枝向他展示了许多八极拳的奥秘。临行前,铃木裕在当时孟村最好的饭馆请吴连枝喝酒以表感谢。两个人都喝多了,都很高兴。吴连枝说:“八极拳有一种特殊的打法,叫掰拿。”说着二人便比画起来了,吴连枝微微施力,便把铃木裕摔了出去。

1 9 8 6年,一款表现八极拳等真实武术的格斗游戏在日本推出。游戏名称叫《VinualFighter》,也被中国的电玩迷称为《VR战士》。这是一款格斗类型的游戏。游戏男主角叫结城晶,他的原型就是中国八极拳掌门人吴连枝。结成晶和吴连枝有几分神似,都是粗壮的汉子,使起八极拳贴山靠、打查之类的代表动作逼真到位、动作刚烈。

也是在这一年,吴连枝第一次访问日本。

一下飞机,吴连枝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很快,日本成立了八极拳武馆,报名学习的人大多是由电玩迷转变成的功夫迷,他们希望向吴连枝讨教拳法在实战中的应用。八极拳馆在大阪的开学仪式正在体育馆举行,一百多名学员整齐地站在广场上,向吴连枝行鞠躬礼。突然,一个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白色摔跤服的人冲进大门,自称日本空手道高手,想要和中国拳师较量。

这次较量关系到八极拳在日本能否站住脚,关系到中华武术在日本的声誉,吴连枝想,这一仗看来非打不可。他朝那个气势汹汹的日本人招了招手,静静看着日本人的拳头向他打来,在离自己的鼻尖还有两寸的时候,他猛地侧身躲过拳锋,身体向下一沉,日本人像被电击了一样,身体突然向后抛去,“砰”地摔倒在地板上。面对精湛的中国八极拳绝技,全场学员目瞪口呆,一阵沉寂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吴连枝就这样开始了与现代化接轨的八极拳推广,他先后12次东渡,足迹遍及日本各大中城市,出版了一系列教学VCD和书籍。无论是东京还是大阪,无论是神户还是奈良,只要一提起“八极拳”,日本人就会举起大拇指,连称“厉害的中国武术”!

2002年,吴连枝受韩国弟子邀请,到首尔八极拳武馆讲学。采访的记者挑衅说:“听说你们八极拳能打,我们韩国的跆拳道也行,能找个人跟你切磋一下吗?”吴连枝的学生说:“老师您考虑考虑,最好不要。一旦失手,我们就没有面子了。”

儿子吴大伟也担心说:“韩国的KBS电视台跟踪采访,要把全过程都录下来,他们想试试中国的武术家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当时心里特别担心。我爸一辈子没输给过别人,万一这次失手怎么办?再加上我爸岁数也大了,而对方只有26岁。”

令人没想到的是,吴连枝只跟对手过了四招,打了对方四个跟头,所有人都惊呆了。

吴连枝

儿子的传承

提起儿子,吴连枝脸上洋溢着微笑。这份笑容不仅代表了对儿子的赞许,更饱含了对八极拳未来的期望。

“我老了,也应该功成身退了。以后八极拳的成长,就要靠我儿子这一辈人去努力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我也放心地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我相信他会将八极拳的发展旅程演绎得十分精彩!”

吴连枝曾经说过:“我祖父脾气暴烈,我父亲脾气也暴烈,我呢也脾气暴烈,可能脾气的暴烈量跟这个八极拳有关系。”但吴大伟身上,却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温文儒雅的感觉。

跟父亲一样,吴大伟从一懂事就开始接触八极拳,“我们家每天都来很多客人,但是来的客人里没有做生意的,都是练武术,练八极拳的。一直到现在也还是一样,已经成我们家的风气了,早晨、晚上都有人来家里练功切磋。”耳濡目染,吴大伟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练习八极拳的基本功。练习基本功的苦,吴大伟记忆犹新:“那时候桩功一蹲就蹲40分钟,腿疼得打不了弯儿,每天晚上上床都不利索。”

吴大伟说:“小时候我好像没有继承发扬八极拳这个意识,父亲越来越老,我也三十多岁了,逐渐觉得自己有义务把八极拳继承下去。”他停了之前自己的所有生意,开始专门致力于八极拳的传播。吴连枝渐渐淡出八极,而刚刚挑起大梁的吴大伟却以年轻人的思路和闯劲把八极拳搞得有声有色。他开办八极拳网站,而后,八极拳武馆正式开馆授徒。

“我觉得八极拳需要有智慧的人去策划,把这古老的拳种产业化。”

如今,在当年吴连枝手把手传授吴大伟的院子里,吴大伟也在带着徒弟练习,这其中也有吴大伟的儿子。

吴大伟说自己的八极拳水平跟父亲还有很大差距,他还在抓紧练习。有时候常想起自己小时候,“白天,我和大伙一起跟我爸练,晚上临睡前,我爸总是靠在床边跟我再说说。”吴大伟说他清楚地记得爸爸靠在床边的样子,清楚地记得月光照耀下他侧脸的线条,也清楚地记得他给自己讲解的每一招用法。

猜你喜欢

八极拳大伟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张大伟作品
Investigat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s by analyz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diamond anvils cell under high pressure
探寻日本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黄金时代》日本版
和平年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极拳的传承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第三十一个蛋
浅谈月山八极拳的历史起源和风格特点及其现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