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迪拜:发光的不只是土豪金这座城市的底色,还是雄心壮志

2017-10-23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38期
关键词:迪拜金色

闫肖锋

从飞机上俯瞰,黄沙抹平了一切人类痕迹,直到出现一座城池——迪拜。

在黄沙与蓝海相接处,一片片摩天大楼和度假酒店拔地而起。这里没水,没电,原本鸟不拉屎,所有的配给都靠外运。可迪拜就这样造了起来。无边无际的沙漠与大海本就催生开拓思维吧?迪拜先民逐水草而居,血液里天生带着冒险基因吧?不冒险就得死。

只要进入酒店或购物中心,就是另一种微观生态,草木茂盛,小鸟依人,应有尽有。游客不用出来,就能玩转白天黑夜。前提是你得有钱。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一个城市,那迪拜一定是金色。

金色奠定了這里的美学。黄沙是金色的,太阳是金色的,石油换来的财富是金灿灿的,当地人最喜欢的手机是土豪金的。在迪拜黄金街上的一件镂金嫁衣,你猜猜多少钱?540万人民币!等于背着一栋豪宅嫁人。

迪拜真是“一片热土”,常年在4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好处就是没有蚊子,因为没有繁殖的水塘。这里根本就没有水,小水坑全都蒸发了。一棵树一年的维护成本是3000美金。衡量一家人有多富,就看他家种了几株树,养了多少平方米草坪。

大街上基本只有车,没有人。迪拜什么都要“世界之最”,购物中心要世界最大的,酒店要最奢华的,塔要最高的,设计要最炫,或最斜,或最拧巴的,极尽人类想象力之能事。

但其实,“土豪金”只是这座城市的表象,其底色还是雄心壮志。30多年前,迪拜从不毛之地发现石油,迪拜人“从骆驼背上跳到奔驰车里”,实现逆袭。30年后石油挖完了,只剩下雄心壮志。谁的雄心壮志?当然是迪拜酋长兼该国CEO穆罕默德·本·马克图姆的。

在迪拜,马克图姆的画像和书随处可见。这位迪拜CEO的韬略,就是把挖石油的钱全数投入基建,把这里打造成全球销金窟。此外就是投入顶尖科技项目,比如Facebook就有酋长大人的股份。这等于是建了一个人造“风口”,让跨国公司、全球科技精英闻风而来。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机场广告,一定是用最好的团队,让人一看就是国际范儿。

迪拜中上阶层通常把儿女送往英国,接受英式贵族教养,美国教育是看不上的。1833年,马克图姆家族从阿布扎比迁至迪拜,建立了新的王朝,第一件事就是与英国签订海上停战协定,并在20年后签订“永久停战协议”。

迪拜也开始涌现女企业家了。在路上还时常见到Google Play的广告:Let's get to work.(来工作吧!)。我想,迪拜的统治精英是想让“科技一代”尽快取代“石油一代”吧。

迪拜是阿拉伯世界的异数。但仔细想想,这属必然,只有开放和转型才能跟上国际化的步伐。迪拜提供了一个全球化-本土化的样本。这里的主人永远穿着白袍,戴着阿拉伯帽,但同时又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潮流。

迪拜人的祖先是贝都因人,“贝都因”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他们剽悍、骁勇、顽强,成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及其后哈里发政权向外扩张的基本力量,并随之而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

贝都因男子的标准打扮是肥大的长衫,外加斗篷,腰间插一把弯刀或手枪。在当地一家特色餐厅,一位着传统服装的侍者腰缠子弹夹给客人端菜。我很想给这位大胡子侍者照张相,但怕犯忌还是算了。

迪拜的贝都因人大多气定神闲。40摄氏度高温下保持气定神闲,那可不一定都是因为有钱。因为他们才是这块热土的主人。

迪拜的外劳占到当地人口8成以上。通常印度人英语好就站柜台,尼泊尔人脾气好就做酒店接待,巴勒斯坦人则干苦力。

今天,据称有30万中国人来迪拜淘金。除做生意外就是玩直播和游戏,这些方面中国算是有先发优势。直播是中国当红的商业模式,只须复制过去变成阿拉伯语;游戏嘛,只需将打斗主角换成阿拉伯人,加些民族主义煽情,准保能火。

迪拜今天仍是族长制父系社会。人们问导游最多的问题,就是这里的男人是否可以有四个妻子。回答是肯定的,但只涉及少数有钱有地位者,而且四位妻子要同等对待。

事实上,迪拜女性的地位相当高。在阿拉伯文中“abu”是“之父”,比如阿布扎比就是“羚羊之父”;“uum”则是“之母”,我在迪拜见到不少以“之母”命名的街道。此外,街上有女性专用的粉色出租车,公共交通上有专门的女性专厢。常常是,普通车厢挤得一塌糊涂,女性车厢空空如也。

假如你与一位迪拜人约定明天上午10点开会,他可能会说:“随安拉的意吧。”我们中国人可能会解读成这是为不来找借口,其实,说这话可能比说“我一定到”更靠谱,如果他是个信仰虔诚的贝都因人的话。

猜你喜欢

迪拜金色
迪拜123
金色艺苑
金色艺苑
金色七夕节
金色十年
穿一双闪亮耀早秋的金色鞋子
金色的秋天
“迪拜梦”造就迪拜塔
迪拜增加财政支出提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