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2017年高考作文
2017-10-23刘璐
摘 要:高考是作为对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作文题所引发的争议背后,其实反映了人们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态度。2017年高考作文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提示人们,高考作文改革方向已在悄悄地变了。
关键词:高考;作文;教育;思考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自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以来,中国便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中国考试制度经历一系列的变革,从历史演变来看高考,从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对分数最深刻的认识便是在学生时代的人,“以分数论成败”似乎成为教育界的“不二法则”。这几年,虽然也有些学校尝试了素质教育,但只要高考制度存在,分数仍然是进入名牌大学的相对公平的唯一标准。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从整体观之,大多作文材料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我将今年作文分为以下几类:材料型作文,话题型作文和自选型作文。下面我将对各个高考作文进行浅析:
首先,我会将全国卷1和北京卷归为一类共同表达爱国思想主题,全国卷1是从给出的词语中选取3个关键词来写一篇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一篇文章,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样的题目时,我以为自己在做四六级英语翻译,这与之又何其的相似。但无可非议的是向外传达中国文化是我们现当下最应该做的事,这样对我们来说是很好宣传中国的作用。同时又为刚成年的高中生上了一堂“如何与社会人士进行良好沟通?”的礼仪德育课。而北京卷作为地方性自主命题,他的题目是选择性题型,以“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目二选一,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爱国主义培养的角度出发,将作文题锁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思考。
其次,我将全国2卷同天津卷归为真情实感类,全国2卷是给出6个古诗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考,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对于全国二卷这种出题的方式,为大多数一线老师所喜欢,当然,全国2卷给很多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空间,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首先得对给出的6个古诗句要有所了解,其次再根据自己想写的主题寻找6个诗句的共同点,达到聚焦点的吻合才能写出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而對于天津卷,“重读长辈这本书”这个话题来自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话说,有话写。更加突出的是人性真情实感的真情流露,面对现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正在与学生们的生活相融入,学生更多的是对电话,电脑和游戏等迷恋至极,以至于和家人,师长,朋友同学在一起时手上还不离电话。
再次,全国卷3“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对于刚刚成年的高中生而言,无疑比较难,对这一作文题首先应该对高考的历史有所把握,然后得正确看待高考这一社会制度,面对刚刚从题海中等待被解放的高中生而言,当看到这个题目时他们更多的会是以这一题目进行抒发悲苦情怀为出发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高考作文变成了抒苦之作,也就失去了原本出题的意义,对于我而言,对于全国3卷的印象异常深刻,因为我所在的家乡——贵州,一直以来都是全国2卷,其后便把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单独出来,便有了全国3卷,相比其他高考试卷而言,整体试卷难易程度要稍稍弱一些,但看到这个作文题时,我首先第一反应便是手足无措,无从下笔。
最后,我将上海卷和浙江卷,江苏卷和山东卷归为一类,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四种试卷都是旨在对一问题或看法的思考,上海卷“谈对预测的看法”,我认为更多的是对预测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预测的思考,无疑培养的是学生们思维的训练,这种超现实主义思想对于高中生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与现实生活很难融为一体。浙江卷则是引用一位作家说过的话,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以后再书写对于这句话的思考看法,面对社会,面对现实,自己又是怎样地思考?更多考察的是学生对这句话结合自身来进行思考论述。对于今年江苏卷,是关于车的话题,对于“车”很多城市里的孩子都有清楚的认识,而对于偏远地区贫穷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这样的作文题便会出现教育差异的不平衡性。山东卷里关于“24小时营业的书店”这一命题的设计,得益于网络上出现的“流浪汉进书店看书学习”的话题衍生,突出的是对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现象进行的深入思考。
从高考作文的命题可以看出有以下几方面:一,它比较对所给材料的信息匹配能力;二,比较看重学生细腻情感的深入挖掘;三,着重发散思维的开拓能力。而这三个要求,又恰恰是学生在行文过程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大众教育开始普及起来,高考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考查的重要指标,在日常教学中,只有把学生带入到社会生活中,将教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凸显出高考所具有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明军.优秀高考作文评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4(2),123-124.
[2]杨文.高三作文训练初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s1).
[3]白丽茹.浅谈高中作文创新能力及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1)
作者简介:
刘璐(1992—),女,仡佬族,贵州石阡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科语文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