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的桃花源
2017-10-23宋晨
远方,云雾氤氲之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手持一壶酒,蹒跚而来,衣袂飘飘,高声吟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見南山”,这是我无数次闭起眼睛便能想到的场景,陶渊明,一个值得我用一生读懂的人。
陶渊明生于魏晋时期,我也常常惊讶于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何却诞生了如此多的文人雅士,魏晋时期文人的风度,总觉得不论哪个朝代,都是难以企及的,他们大多率性,自然,崇尚老庄之说,陶渊明便是其中一员。第一次读陶渊明,是他的《桃花源记》,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思绪便不知不觉飘向了远方,那是我第一次忽然懂得了什么叫做“大同社会”,那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静静沉寂在历史的长河,然而却没有一丝尘埃,古今多少人念念不忘,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也成了他们心灵上的圣地,那群先秦遗民,就那样与世无争而活,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看日升月落,将岁月慢慢送走,没有战乱,没有痛苦,他们现在是否还散落在天涯的某处,不被外人打扰,桃花源之外的人,终究是寻不到的。桃花源里的生活,大抵是陶潜内心所追求的生活,而在那个时代,仕途仿佛成了衡量人的唯一尺度,也是大多数人的毕生追求。他也曾积极“入世”,但无奈官场黑暗,政治腐败,官吏勾结,他对清明政治的追求终是倒在了污浊现实之前,于是,他不愿同流合污,便索性辞官返乡,落得个清净。他在当时,或许成了人们眼中的“异类”,放弃了繁花似锦的大好前程,拿起手中的锄头披星戴月。不得不说,陶渊明是儒家和道家的结合体,在积极入世碰壁后,他选择了道家提倡的隐逸之说,就那样决绝,把自己送去了自然的怀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喜爱山山水水的人,内心是不愿被什么东西所束缚的,喜爱陶渊明的洒脱和率性,他可以不问前程,坚守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风雨飘摇之际,他笔下的桃花源成了多少内心有追求之人的避风港,桃花源在历史的红尘中,熠熠生辉,与杜甫的广厦一样,庇护了天下寒士无处安放的心灵。世人总为名利为富贵而忙,有时甚至难以正视自己的内心,因为他们知道,所思与所做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总会丢失自己一半的灵魂,也许在无人觉察的夜晚,他们会暗暗舔舐着现实给他们带来的伤口,潸然泪下,不知不觉,好像自己也顺应了现实里的风风雨雨,他们学会了在官场里逢迎,学会了世故和圆滑……陶渊明始终学不会,只是由于他内心对自由和安宁的渴望太过强大,精神的独立要远远重于现实的安逸,于是他逃离自己厌恶的一切,也许不被世人理解,但总归是内心的召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这样评价自己,这种淡然与洒脱,是有些人穷极一生也无法体会到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首《归去来兮辞》,让人只觉酣畅淋漓,那种逃离官场得以归乡之情仿佛真真切切摆在了你的眼前,妻儿在门口问候,杯里也早已盛好最爱的酒,院子里独爱的松和菊依旧挺立,一切都感觉极尽人意,官场所带来的委屈和阴霾一扫而光,他叹道“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那种顺应本心的怡然自乐之情,世上又有几人能懂呢?欧阳修曾盛赞《归去来兮辞》,说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苏轼曾评价他为“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陶渊明对生活的态度影响了以后几百年间文人墨客的思想,他的山水田园诗也被诸多人喜爱和模仿,足以见得后人对他评价之高和他对中国诗词发展做出的贡献。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钢筋水泥筑起的世界也渐渐阻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每个人都脚步匆匆,少了古人那份安然。我常常想念着那个遥远的时代和那个率性的诗人,他就像他最爱的菊花,开在深秋,遗世独立,恬静美好,很想走走他来时的路,嗅嗅他爱的菊,或者抚琴作画,或者喝酒吟诗,跟他把南山踏遍,在人生的长河里留下来过的痕迹,鸟儿归巢之时,伴着夕阳回家,那时的云朵也是心里想象的模样,一切都那么美好,然后,再静静听他诉说误入桃花源的乐趣……生活在陶渊明的笔下都那么清丽自然,让人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我们跟陶渊明一样顺应我们内心的时候,才能发现生活的乐趣,生活就好比一个牢笼,唯有内心真正的追求才能打开心灵的枷锁,当我们对待一件事累了,我们不妨向陶渊明学习,逃离自己厌恶的地方,顺应内心所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那才是我们真正活过的人生,毕竟“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愿我们都能找到心中的桃花源。
(作者介绍:宋晨,山东省沂南县第二中学高三十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