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我们仨》有感

2017-10-23付若彤

文学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我们仨石子钱钟书

第一遍看《我们仨》,是在上初一时,那时候“少不更事”看得稀里糊涂,高一暑假第二遍看,反复总有一种感受,书在,他们就在。经年岁月,古驿道边,春华秋实,书香为伴。

《我们仨》是一册厚薄相宜的回忆录,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平淡且真实,很温暖,尤其是很多的小细节、小幸福,屡屡被书中很多东西所感动,而此时的我,除却书中浓浓的爱和深深的思念外,最切近的感受另是:读书,使他们全家的博大与精深。

人间有味是读书

《我们仨》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杨绛和钱钟书喜爱读书的情节。他们出国读书的时候,杨绛就在牛津图书馆里对着满室满架的文学经典一本一本从头到尾地细读;钱钟书更是把假期全部投入读书,几乎是无书不欢的境界。更难得可贵的是两人常常回到家里,各占一处,静静读书,互不相扰且怡然自得。即使是后来遇到文革,环境艰苦,也不放弃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读书的境界,“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读书的方法,“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是读书的味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读书的感悟。所以,成长不可无书,要读书,必先选书,在我这个紧张的高中,读书是多么奢华的享受,在餐桌上、在厕所旁,在我居家少之又少的时间和地方,摆放了精而精之的读物,我随手可以读到。经常,妈妈会将书中一些精华打印在B5纸大小彩纸上,我随手放在身上,可以在上学路上、课间操时等随手拿来。爸爸喜欢研究经济大数据,不像妈妈那样喜欢文学,但会每天在餐桌上说说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让我感觉饭菜更美味,吃起来胃口更好。如是,在这个“得阅读者得天下”的时代里,使我平添了许多自信,有了足够的准备向梦想更进一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钱钟书和杨绛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欣赏对方,钱媛的每一个优点都像对方。

《我们仨》中有一个很有思想的的词,叫做"格物致知",钱钟书喜欢格物致知。“从前我们一同“探险”的时候,他常发挥“格物致知”的本领而有所发现。”这样的温馨的家庭氛围自然是十分有趣,又让人羡慕的。而这种氛围,无形中也养成了钱瑗思考和观察的习惯。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钱媛细致的观察能力得以培养。

他们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把出门的见闻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详尽地记录下来,并且把这些琐碎的事情称为“石子”。相聚的时候,就把“石子”拿出来把玩欣赏。钱瑗每回出差回家必然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即融洽愉悦、妙趣横生,又可以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

他们把“格物致知”当做乐趣,把“石子”当作分享,把彼此当做知己。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正深刻影响大众时,每个人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各种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我们的大脑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吸收酝酿,“格物致知”、“石子”的深度阅读已让快餐阅读逐步退化了我们的思维,沉浸式的阅读正在人世间沉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一直是是我们的责任。

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

杨绛说:“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不干涉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相信孩子,这是这个家庭潜移默化的理念。杨绛说的 “不干涉”,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教育子女方面要真正做到无为而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要在家里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比如说可以什么事都跟孩子商量着来;二是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这两样,便可以省去许多操劳,真正享受无为而治的快乐了。

小时候,钱媛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小时候我总把妈妈当做字典,动不动就问她,总觉得翻字典又浪费时间还不快捷。上了高中才知道翻字典比“百度”更系统,唯有字典,方能全面体现出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它所囊括的东西,也是其他书籍所无法企及的。特别是英语字典,收词量足,详略得当,对于同义词、反義词、正误辨析等归类说明。翻阅虽然费时,但收获总在意料之外。

钱媛因病休学在家,杨绛想“偷懒”,说“妈跟不上了,你自己做下去,能吗”,钱媛无师自通,考取了当时最好的女士二中,代数还得了满分。一般现在的妈妈没有如此“懒惰”和放得下,含辛茹苦者比比皆是,除日常正常上课外,周末各种补习班应接不暇,不但养成孩子不能自主学习的习惯,更甚者总是要人指导,没有了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不会自己规划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长此下期,便会灭了一个人的灵气,世上又少了一个发明家,多了一个庸庸之才。

有一种说法是,杨绛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钱媛,最大的“成就”是钱钟书。那么,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作品和成就呢?

(作者介绍:付若彤,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学生,本文指导老师:刘树领)

猜你喜欢

我们仨石子钱钟书
我们仨
最短的情书
一次“遗忘”
扔石子
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欠一杯不醉
万人如海一身藏
巧猜石子
钱钟书三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