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归去》解读与呈现

2017-10-23张衍标

文学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韩少功哲思我心

张衍标

《我心归去》是当代作家韩少功写自己在法国圣·纳塞尔访问时的情形和感慨,文中有对来到异国他乡后典型情形的描写,也有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篇幅不长,但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得非常透彻。纵观现有教参教案:“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反复诵读课文,随时记下阅读心得,包括对编者评点的不同见解,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然而,“反复诵读”之于宝贵的课堂时间,加之体悟、哲思,给教师上课带来很大的挑战。

基于此,现尝试解读并呈现《我心归去》如下。

首先,精准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既是贯彻课标的体现更是提升课堂实效性的前提。基于三维目标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一是把握由游历法国的感受到思乡之情的抒发再到对“故乡”的哲思的文章思路及内容,了解“评点”对阅读文本的作用;二是熟读感知作者对“异乡”和“故乡”的感受,精思并能在组内交流对“真正拥有故乡”的个性化理解;三是品读玩味文中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体认“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如此,体现语文学习的两个重要问题,即教学重点的确立:一是熟读感知,精准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二是品读玩味,深刻体认作者的思想情感。完成这样的教学重点需要一个切实的抓手即教学难点:一是品读玩味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句。二是体认作者对“异乡”与“故乡”的不同感受。闲话不表,且看课题呈现:

一.导入与解题

新课导入是为课堂创设情境的最初做法也是做有效的做法,翻翻参照无非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费翔的《故乡的云》,还有一些很难“煽情”的语句,让人难以恭维。笔者将导入表述为:李白《静夜思》:皎洁的明月倍增“乡思”之愁苦(乐景哀情);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主观想象、倍增哀情)既然文章题目是“我心归去”,那么课前的初读感知就理该清楚地把握作者此时身处何地——法国;心归哪里——故乡。补充介绍:韩少功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被授予“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因此他被受邀访法。《我心归去》是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写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

二.熟读精思

(一)作者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写了所在地的哪些特点?抒发怎样的感受?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特殊的感受呢?

1.物质环境优裕(第一自然段):“雅静的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四张床三个厕所”、还有“蓝海”、“公园”。【明确】“物质环境的优裕,为下文做铺垫”。

2.難耐的冷清(第二至四自然段):“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一个“弃”字道出了作者在法国受冷落的孤独无助感。被“声响”弃,道出了作者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两个不知道”,反复,说明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人群陌生,环境陌生。还写出了一种茫然感。“全是法语法语法语”,连用三个“法语”,表示心中的烦闷,失去了语言,与外界的交流隔绝。“对吊灯做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让人发疯”。【明确】寂寞、孤独与空虚及其渲染(被夸张了的细节)。

3.【明确】“很想念家里”(第五自然段)。

(二)生活在这样的一个“风雅富贵之邦”,作者感觉到“难耐的冷清”。除此之外文章还有哪些内容也是促使“我心”“偷偷归去”的原因呢?

1.品读关于亲人的充满温情的想象。【明确】惦念亲人——血。(第5段)

2.品读关于“异乡”与“故乡”的对比。(第6段、第8段)【明确】回望过去——泪。

四是有疑正心。语文学习的很大实效就是对人心灵的触动,而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特有的一种哲思,如果按照韩少功先生对“故乡”的思考和感悟,我们怎样才能“真正拥有故乡”呢?(第7段、第9段)【明确】劳动奉献——汗水。

【结语】生于斯——血脉相传;长于斯——劳动奉献。在此基础之上,以同学们用真诚的付出去感受“故乡”带给我们的“无量幸福”吧!

最后,从内容把握、情感体认、手法分析的角度确定板书如下:

我心归去

韩少功

生于斯:血脉相传、追求生命的确证

长于斯:劳动奉献、建构精神的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韩少功哲思我心
Flying Forward
《探索与回望——论韩少功的“后知青”写作》文献研究综述
哲思
韩少功乡土叙事与命名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心相映
韩少功:“挑着粪桶”写作的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