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吹动了他的白发

2017-10-23徐锦斌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书画画家诗词

徐锦斌

“王卉去世了,昨天。” 2016年10月9日晚,我得到消息,心头,为之一震。这个可爱的老顽童,走了。

我当即从书架上取下他的画集,九十四岁刘海粟题签的《王卉书画诗词选集》。扉页,有他用自来水笔挥写的字迹:二零一零初夏兒童節王卉藤翁八十八歲贈於杭州。“節”字的末笔,毫不客气,一竖直下,占了大半篇幅。“州”字连环草书,最后一点,顺势一拖,干脆利落,戛然而止,他啪地放下笔……他题字的那种情形,历历在目。

就好像一顿晚餐的功夫,一个镜头切换,此刻,王老已在另一个世界。

王卉,字劲草,号藤翁。1923年出生于浙南重镇平阳鳌江书画世家,其父王楠早年为上海“天马画会”成员。十多岁时和父亲举办父子画展而名噪浙南。躬逢乱世,在上世纪40年代,由沪而杭,先后就学于上海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受业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关良、王个簃等人,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刊行的著作、画集有《春风集》《天趣园诗词》《王卉诗词》《王卉速写》《王卉书画诗词选集》《天趣园诗词书画》。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老画家,藤翁终其一生,其实并没有一本像样的个人画册得以出版。花了大力气出版的《王卉书画诗词选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却用了很糟糕的异形开本,成书时大多数图片画幅的边缘部分都被裁切了不少。老人家说:“等发现时,太迟了,书已印好堆在仓库。最后,出版社退些钱回来了事。”我们置身的这个年代,印刷技术几乎发达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没有什么好作品,却有太多豪华的作品集。反观藤翁,真是足够寒碜。关于藤翁的人生经历,他的好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夏子颐回忆说:“一九四三年,我在温州‘白虹画社结识王卉。一九四六年春,我们都赴学上海美专,这是一所资深的艺术学府,校长乃誉满国际艺坛的刘海粟先生,王卉攻读中西绘画,成绩优异,还积极投入爱国学生运动,以其漫画、诗歌,揭露黑暗,迎接光明。在这艰苦日子里,我们志同道合,情谊甚笃。同窗一年半后,他转学杭州国立艺专,一九四九年春杭州解放,他毅然参加解放军南下服务团,随军南下福建。” 自此,王卉在福建整整工作生活了三十六年,先后供职于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画报社、出版局和美協,最后的工作单位是福安城关中学。他从省城一路下滑到福安,因此,在福建,他更多的时间埋没于闽东。他如一棵大树扎根闽东,把异乡变成了故乡。

王卉爱藤,藤之坚挺柔韧、老辣奇崛,藤之顽强劲健、飞扬狂舞,藤之盘旋屈曲、错杂纷披,被他挥写得淋漓尽致。“疾风劲草差堪慰,屈铁盘根一老龙”。他把藤引以为最合意的生命意象,一再地描绘表现。他笔下的藤,如同他本身,充满狂草情趣,生命激情,有深沉的缄默,更有热切的叫喊;有安然的垂挂,更有狂烈的飞舞。王卉的藤与大地和天空同在,“跃起凌霄势,龙藤万古春”,使人感受到个体生命情感的奔流和涌动,体悟到生存的激情和旷达。恽南田《画跋》如是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然而,在画作中表达情感,多少画家,已无能为力,遑论揭示生命的内在状态。他们画到死,也不过是画出了一张张死画,虽也貌似可以说说笔墨、说说构图,更可以卖卖钱,如此而已。王卉的藤不适合作休闲的观赏,因为他的藤具有抽打的力度:张扬生命,追问世道。诚如他的《山藤古风歌》所咏:“数百年来林泉老,如此老藤难常有。”徐迟评价说:“所以藤翁之藤,奇幻莫测,变化无穷,达到‘有法无法,有意无意的高度境界。”“诚然,藤翁并非独爱藤、咏藤、画藤,而是将藤的精神融入诗词书画的创作实践与美学研究中去。”(徐迟《龙藤精神》)

王卉渐入老境,对这个手段多变、花样纷飞的时代愈离愈远。当时尚的画家在颜料上费尽心思、各显神通的时候,王卉所用却是普通至极的广告色,他不曾在绘画材料方面进行尝试探索。这不是他的方向,他意不在此,他沉浸在他自己的年代里。也许更真实的情况竟是情非得已,他得享高龄,但晚境孤单,他已无力顾及颜料材质的优劣而有所选择。当经验、程式与功力融入了骨髓,王卉何须刻意于讲究?人到此境,不讲究该是更为随缘和本色的能力吧。那破旧颜料下的沧桑与风骨,那穿越岁月的练达与凝重,那一任自我的荒率与粗野,正是渐渐老去的藤翁。他客居杭州,一间画室小得可怜,“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说的正是这样的境况吧。画案已小,又被笔墨纸砚颜料书本杂物占去了一大半,我不知道他如何在这样的桌面上铺开画纸。看看那些当红画家,出没拍卖行操弄拍卖记录,工作室遍地开花,在江湖上搞得风生水起。相比之下,藤翁真是老了,过时了,过气了,玩不动了。这个时代的画外功夫,不再是你还能写诗、还能用自创的诗文题写长款、还能保持画家的纯粹,而是别的一些东西,比如权力、资本、位置和沽名钓誉的技巧手段等等。要说起来,藤翁实际上也是怀着入世之心的,他的山水画,颇多乡情乡趣,但绝少隐逸气息。只是他在社会的位置,不知不觉地屡遭排挤而被迫“出世”。他一生漂泊,似乎是永远的异乡人,“过”、“客”、“寓”这些字眼经常出现在他画作的题款。他哪里甘于沉寂呢?他一直在艺术创造中确认自我。早些年,在《天趣园诗词》自序中,他说:“读书行路,诗画之缘难分;前贤后哲,唱和之风堪纪。综其体会,凡师造化、深感受、重意境、抒性灵者,庶可得‘真、清、新三字。情贵真,气贵清,意贵新,终归于自然。”

王卉是20世纪遗留给21世纪的画家,他笼罩在众多师辈巨大的身影之下,缓缓熄灭在许多人看不见的地方。

猜你喜欢

书画画家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