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援助的质疑声太牵强
2017-10-23宋微
宋微
近日,菲律宾副总统莱妮·罗布雷多批评杜特尔特政府利用中国贷款支持马尼拉至比科尔高铁项目,称有可能导致菲陷入“债务陷阱”。其言论引来西方媒体跟风,演绎中国援助项目大都没有盈利能力,增加受援国的外债风险。
西方媒体早前还公布了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数据项目(Aiddata)所谓“成果”,称中国想从这些资金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回报。这些言论掺杂在一起,构成对中国援助和贷款的一轮质疑风波。
这些言论和研究的谬误根源在于混淆了对外援助与发展筹资的边界。具体来说:首先,高铁项目有别于一般性公共基础设施,对东道国的运营能力、配套设施以及消费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商业化项目。截至目前,中国从未利用对外援助资金支持过高铁项目,菲律宾副总统的言论显然是混淆了商业贷款与援助资金。
其次,基础设施是中国对外援助支持的重点领域,由于资金需求大、维护成本高,近年来西方传统援助国已鲜有涉及。而根据测算,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9万亿美元。中国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利用援助资金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自主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而西方媒体却硬要探讨中国支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盈利能力,明显是牵强附会。
中国对外援助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发展筹资支持,是发展中国家间的互相帮助。中国以援助项目为依托,不直接对受援国政府的财政账户提供资金支持,从而避免在资金流通环节滋生贿赂与腐败。援助项目的确定与受援国的发展规划和需求对接,项目设计由双方共同协商完成。近年来,中国的优惠贷款项目也越来越注重项目移交后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旨在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和优惠贷款偿还能力。
反观一些西方国家和机构往往将援助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挂钩,打着“援助”的旗号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不按他们的意志改革就中断对受援国政府财政账户的资金支持,这种屈辱的“援助”才是真正的“陷阱”。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危机爆发以来最缓慢和乏力的一次复苏。而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较大的缺口。这使得全球发展筹资领域不得不面临一场新的变革。一些机构已经开始探索改革,如2017年1月亚洲开发银行开始实施的软硬贷款窗口合并,模糊援助与发展筹资的边界,以此减小对受援国接受贷款的限制;而另一些国家则无法正视其援助能力有限的事实,他们不断对多边发展机构和受援国施压,对中国援助的批评其实也是这种压力和焦虑的投射。
我们也观察到,外界经常有意无意将优惠贷款与其他发展性资金混合,令中国背上不必要的道德风险。在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考虑厘清对外援助边界,创新发展筹资模式。未来可在对外援助中剥离优惠贷款,将其作为发展筹资的一种方式,赋予开发性金融机构更大的决策权和评审权,加强问责力度,从而降低贷款回收风险、提升资金流动速度;推动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与主权财富基金等开发性金融和商业贷款相结合,共同资助跨区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动员民间资本,适时在受援国家进行发债和私募,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和建设-运营-移交(BOT)等渠道实现政府援助与私人资本相结合。▲
(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