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蹲点记
——转经楼村的扶贫经

2017-10-23陈熙易

绿色天府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卧龙护林员贫困村

○文 /陈熙易

脱贫攻坚蹲点记
——转经楼村的扶贫经

○文 /陈熙易

卧龙镇的转经楼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文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然而,汶川大地震前,由于村民全部居住在转经楼高半山,基础设施较差,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灾后重建中,出于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考虑,将转经楼村整体集中安置于省道303线沿线的简家河坝安置点,但是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发展思路和发展资金,经济发展仍然严重滞后,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

针对四川高原藏区特殊地理位置、贫困原因,结合生态扶贫、绿色发展研究,转经楼村探索林业扶贫新模式“生态扶贫+产业发展”聚力脱贫攻坚战。

贫困户享绿水青山“红利”

卧龙特区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是生态屏障的重要部分。全区幅员面积为200000hm2,其中,林地面积185825hm2;森林覆盖率达57.6%,而转经楼村位于卧龙镇东北部,森林资源尤为丰富。

“成为护林员后,有一份稳定收入,减轻了我的生活负担,弥补了一大笔家庭开销。” 43岁的金元刚是转经楼村的贫困户,过去,由于本人残疾,妻子体弱多病,子女上学等原因,他既不能出门打工,也没有发展门路,家庭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2016年开始,他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负责管护林地,这样他每月能获得800元的劳务费,政府还为他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加上其它一系列扶贫措施,他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卧龙特区下派至转经楼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韩标表示,从诸多贫困户中优先选聘生态护林员,是增加贫困民众收入、促进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举措。

正如韩标所说,扶贫进入攻坚期,每走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借助各方力量,啃下硬骨头,赢得脱贫攻坚的胜利。

像金元刚这样的生态护林员,全镇共有10人,均来自镇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受聘成为生态护林员,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他们能从中获得稳定的收入,致富奔康也指日可待。

2016年开始,卧龙镇还成立了35人组成的巡山护林队。巡山护林队从具有一定野外生活经验、身体健康的村民中选拔,从事野外巡护工作,每年人均可获得劳务收入1.2万元。2017年,这一队伍扩大到45人。

危房换成新房 李子也卖出好价钱

“以前不敢多买肥,怕房子漏雨给浇了,都要盖上一层毡布。现在好了,搬进新家,放多少袋肥都不担心淋湿了!” 贫困户张树均准备出门,查看茵红李长势,墙角堆着政府产业扶持发放的李子专用肥。

张树均全家都特别感恩党和政府帮助他们,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发生在2008-2010年。512大地震几乎摧毁了张树均一家拥有的一切,在广东揭阳的援建下,一家从山腰搬到简家河坝,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窗户上安了铝合金护栏,卧室里新添了家具,衣柜、床都是定做的,屋里显得格外亮堂。

转经楼村一共有116户375人,主要居住民族有汉族、藏族、羌族。灾后重建之前基本都存在住房问题,村里的干部一户户的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建设新家园。如今,全村百姓都住上了好房子,房子紧邻省道303,老百姓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

韩标说,过去道路不好,大车不敢上山,很多蔬菜和水果运出地头全靠肩挑背扛。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方面,政府加大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先后完成转经楼沟内机耕道硬化3.2公里,通村1.9公里道路加宽,两座危桥改造,以及危险路段的防护栏建设2公里,多功能活动场所建设等;另一方面,卧龙鲜明提出“三生经济”发展模式,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引进茵红李、青莴笋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全镇种植茵红李面积1570余亩,今年茵红李行情大好,价格卖到每斤5块钱左右,全镇茵红李产业助农增收达200余万元。

此外,转经楼村的帮扶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汶川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等农业相关专家赴转经楼村指导茵红李技术管理。发放《李子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手册》,为贫困户免费赠送肥料及农药。农忙时,林科院下派至转经楼村的副书记吴世磊还会带着当地年轻技术骨干对贫困户李子进行田间管理,解决其因家中劳动力少而农忙时无人管理李子问题。

打造特色民宿村助力产业扶贫

转经楼村地处成都至四姑娘山的旅游线路上,又紧邻卧龙大熊猫基地,距成都市100多公里,距都江堰城区60公里左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得益于卧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有一些农户逐渐开起了农家乐,并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通过对民宿的整合培育建设工作,带动更多村民加入民宿合作社统一管理,使转经楼村具备一定的游客接待能力,让民宿成为具备藏羌文化特色和乡村旅游特色的旅游项目,成为让游客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住宿、餐饮场所。” 第一书记韩标表示。

“房子能成现在这样,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的致富“能手”杨吉福向记者说道,他以前在外地打工,属于村里“见过世面”的那一批人,这些年也存了点钱,听说村里搞民宿建设,立马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现在外面都流行乡村游,条件好点的民宿一晚上能卖上千!”于是,他自己出资加上贷款花了近40多万将自家的住房从里到外改造了一番。

“村委会建设接待中心1座,可以同时容纳100人就餐,并整合了4户村民房屋组成合作社,民房的改造由村民自主投资,自主服务,每户民房补助改造资金2万元,整合后的民宿具有46间客房、60个床位的接待能力,将服从于合作社统一管理。”韩标说,为了打造特色民宿,以点带面逐步在贫困村推广,村委会还对村民进行乡村旅游技能培训,确保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民宿的建设不仅能扶持壮大贫困村的集体经济,还能带动贫困村农户从事生态旅游服务业,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按照贫困村脱贫要求,集体经济壮大是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转经楼村壮大集体经济的方式除了民宿以外,还有一条市场化的途径,2016年初,卧龙特区副主任、卧龙镇党委书记柯仲辉调研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时,提出了贫困村壮大集体经济要走市场化的路子,鼓励贫困村开办集体公司,并安排由卧龙镇长明亮亲自抓。2016年,转经楼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区局和各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共签订各类劳务服务合同5份,总合同价款50余万元,经营范围也从单纯的环卫清洁服务拓展到劳务服务、餐饮、民宿、土特产销售、歌舞表演等行业,解决劳动力就业20余人,实现纯利润7万余元,为村民分配红利,人均150元。

第一书记韩标(右一)为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

指导贫困户种植

采摘茵红李

猜你喜欢

卧龙护林员贫困村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安徽卧龙泵阀股份有限公司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卧龙潭传奇
岔海挠边春捺钵——从卧龙湖周边几座辽城遗址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