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公共艺术介入景观道路研究

2017-10-22王晓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城市道路

王晓婷

摘 要: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出现为城市注入了新鲜活力,不管在公园、街道、校园还是景观道路,公共艺术作为大众参与和感受的新艺术形式,也慢慢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本文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为切入点,对城市道路上公共艺术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分析城市道路公共艺术介入的必要性,促进城市道路在公共艺术方向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景观;城市道路;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J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248-01

一、城市道路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

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的疏通命脉,承载着城市迅速发展的印迹,城市道路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到交通路线的流畅性和合理性之外,视觉的审美性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要符合城市道路景观的视觉美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一些景观设施的设计、绿植铺装的设计等,同时还包括处在道路上的公共大空间的设计,而这些却是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常常缺失的地方。

城市道路景观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交通干道,包括公路、人与车可通行的道路等。这里指的主要是车辆流通,汽车司机是道路的主要人群。保持清醒的头脑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条件。“视觉刺激”是保持头脑清醒的方法之一,将公共艺术形式置入城市道路中不仅提升城市道路的艺术文化氛围,还为通行的车辆提高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城市道路中公共艺术的形式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考虑到城市道路中的特殊地理位置,简洁的形式感是首要前提,繁复难懂的造型会分散司机的心神,不利于安全行驶。另一方面是公园、广场的道路,对于那种道路分叉路口多、面积大的区域场所,标志性的路牌是最常使用的景观设施。但是这种形式的太过于循规蹈矩,公共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如何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兼具美观是考验公共艺术家艺术修养的难题。

二、公共艺术置入城市道路问题分析和策略

公共艺术作为特定空间的艺术,要考虑到很多环境和细节:包括天气、人文历史、空间周边环境等。其中四季气候影响到作品设计的色彩、材料。同时色彩又受到作品主题、灯光照明、人们心理等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气候差异对作品材料影响显著,多阴雨潮湿的地区在材料选择上偏重防水材质同时还要考虑排水设计,多寒冷温度较低的地区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材料抗寒防冻裂,保障作品不受温度影响,可以正常使用。多阳光偏炎热的地区,要考虑材料的防老化、脱色以及防止昆虫之类的的腐蚀;人文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积淀的精髓所在,也是公共艺术设计需要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作品所在位置的周边环境也是设计师需要斟酌考虑的区域,无论是和环境相融合的手法,还是利用对比来形成反差效果的手法,都是与环境相“交流”的方式。

公共艺术置入城市道路景观的位置很多:道路交叉口位置、道路两侧的位置等。处于道路交叉口的中间位置或者中岛位置,公共艺术形式的介入多以城市雕塑为主,传统的城市雕塑以写实的形式来表达主题,当代艺术多样化形式为城市的艺术设计带来无数种可能性,科技材料的不断发展不断推动着公共艺术往新的可能性前进。处在城市道路中岛位置的公共艺术在忽略材料、色彩的前提下,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作品的造型,作为三百六十度都围绕的道路中心,也是车辆集中最多的区域,抽象化的造型在删除一些繁琐的细节外除了保障一定安全性,更让整个作品的空间延展性更强烈。道路两侧多以绿植为主要形式,交通安全性是设计规划都需要考虑的关键,但是往往是这种“安全第一”的懒惰想法,反而导致很多中小城市在绿植的配置和设计上偷懒,清一色的城市道路的绿植种植,没有任何可区分的特点和细节,也就导致城市景观巧合“雷同”。

三、公共艺术介入城市道路景观的意义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道路景观,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增加,更多是一种艺术意识的渗透和融合,“公共艺术”是新兴的艺术类学科,值得挖掘和探索的內容还有很多,这种新的艺术学科的出现,碰撞出“艺术设计”和“公共空间”新的火花,也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地新鲜血液。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公共艺术观念的注入是城市道路景观发展的助推剂,公共艺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提供多维度的设计灵感,公共艺术观念意识的普及需要率先实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城市设计者传递出具有艺术美的经典作品,熏陶城市居民的艺术审美修养,美化城市的同时,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四通八达的交通是城市快速发展的结果,道路的科学布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具有更多的实用功能,沙利文的“形式永远追随功能”,也是那个时代设计发展的现实阶段,在功能已经完善的前提下,形式美永远不是功能发展的阻碍,反而这两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才会推动设计不断前进,城市道路景观同样如此,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是一种必然,相信公共艺术意识的不断深入,城市景观会向像我们传达更多的生活艺术。

参考文献:

[1]张燕根,丁硕赜,张泽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廖荣.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与现代艺术的的互动——营造公共情感体验的场所[J].四川建筑,2012.

[3]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百度Apollo平台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对现代城市景观的影响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昆明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办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