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的思路探究

2017-10-21张明星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思路

消除贫困是政府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特征,使其成为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湘西州实际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的思路,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以满足当地尽快摆脱贫困而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思路

1 湘西州贫困概况

湘西州地处湖南省西北的僻隅之地,以土家族和苗族命名的典型少数民族自治州。2015年末,全州总人口数296.53万,其中土家族和苗族人口数占总人口81%。州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辖7县1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湖南省、全国及周边地区相比,排名最末位。见表1。

湘西州从成立以来,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社会、经济、教育等相当贫困,是湖南省最大贫困连片的、落后的山区,州域内7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1个市为省级贫困县级市,占全省贫困县总数35%。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发展民族地区,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发展问题一直比较艰难。

习总书记2013年在湘西州花垣县调研,针对贫困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精准扶贫”方略,为破解贫困指明了方向;为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提供了方法;为发展贫困地区捋清了思路。从近五年贫困人口脱贫数量来看,湘西州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相当显著。据统计,2011年,在国家核定贫困线标准1274元时,共有贫困人口150万,按国家现行2300元贫困标准线,贫困人口50.07万,占全州农业人口近1/3,占湖南省贫困人口1/7。见表2。

2 湘西州职业教育现状

2.1 职业学校现状

湘西州职业教育经历了繁荣、衰落、恢复和发展四个时期。逐步形成了以“高职为龙头,中职为重点,职业培训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中职教育规模有起伏,在校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人数呈U态势,而教师数呈下降态势。各类职业学校共开设大类专业15个、小类专业55个,第一、二、三产业全履盖。但各专业规模参差不齐,热门专业如医药卫生类、教育类,生源非常好,而轻纺食品类已经严重萎缩,已经连续几年没有生源。总体上说,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好,但总体量小、整体势力偏弱。

2.2 经费投入

近年来,湘西州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随着州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不断加大,教师工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2015年职业教育经费支出3.9亿元,比2011年多支出近2.9亿元,年均增长39.8%。

3 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思路

湘西穷,穷在经济,更是穷在教育,所以湘西穷的根源在于教育落后。习总书记提出“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方略,为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与脱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3.1 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四种重要性”,破除认识上的“偏差”难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扶贫新常态下,只有正确认识与理解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的“四种重要性”:内涵的重要性、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的重要性、成效考核的重要性和扶贫任务的重要性,才能切实破除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认识偏差上的难题。

职业教育是现行教育层次中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最为紧密的层次,不仅体现在培养方式与各行业发展接“地气”,而且在于招生对象是人的年龄段中最富有精力的社会主体劳动力。精准扶贫脱贫是党中央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结合我国国情而提出的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内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针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是方法,精准扶贫脱贫是结果;职业教育是具体的,精准扶贫是抽象的;职业教育是战术的,精准扶贫是战略的。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不仅包括人的物质生活脱贫,还包括人的精神生活脱贫,即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实现脱贫。在湘西这种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的成片贫困地区,只有正确理解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脱贫的内涵和精髓,才能真正认识“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抓好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任。

3.2 做实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四项工作”,破解行动上自愿“退出”难题。

行动是践行思想的基石。只有正确理解和践行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的四项工作,才能引领贫困户真正自动自愿脱贫。

3.2.1 做实职业院校的产业脱贫工作

职业学校利用技术优势,通过“职业学校+贫困村(贫困户)”或“职业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紧紧围绕湘西州十大特色农产品(柑橘、猕猴桃、珍贵林木、茶叶、百合、蔬菜、烟叶、药材、油茶和畜牧水产养殖)开展产业扶贫,实现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3.2.2 做实增收脱贫的培训工作

发挥职业学校资源优势,举办“短、快、活”的短期培训,为贫困劳动力学习技能、转移就业广开门路。一是扩大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多样化。学校与政府部门协作,挖掘培训资源、拓宽培训领域,不断壮大培训规模,依据市场需求和劳动力需求,突出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展多种形式或专项的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如劳务输出培训贫困村基层干部素质强化培训、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农村孤儿与残疾人关怀培训等。二是培训组织一体化和过程规范化。加强与州扶贫办、州人社局、州民政局等部门合作,对培训招生、就业、经费等实行统筹,并制定一系列制度,加强培训程序管理、教学管理、纪律管理等,保证培训质量,提高了培训效率。三是培训条件标准化和培训工作常态化。加强对培训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建设和完善,尽可能满足培训要求,为学员配齐配强培训师资,全方位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最大限度满足贫困劳动力的现实需求,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3.2.3 做实巩固脱贫长效的学历教育工作

学历教育扶贫是一种长效脱贫机制,不仅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有效地阻击贫困代际传统的怪圈。各类职业学校坚守“一个都不能少”原则,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殾有读书,通过向贫困家庭定向招生、为用工企业定向培养、向就业基地定向输送、向对口专业定向就业,以精准培养实现稳定就业,以稳定就业助推精准脱贫。

3.2.4 做实精准施策与帮扶的扶贫工作

由于致贫原因不同,职教扶贫应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①对有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无技能与門路的“两有户”,有针对性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②聚焦因学因病致贫的“兩困户”,全面巩固和实施中职免费教育,健全学校资助体系,帮助其完成学业。③勤工俭学。利用假期,学校与企业签订短期劳务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社会锻炼,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总之,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是一项实施扶贫最有效的举措,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只有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子女读书有保障,他们才能自动自愿脱贫。也只有坚持并秉承这一行动,才能最终引领全社会共同进入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湘西州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统计报告[Z].2015.

[2]湘西州统计局.湘西州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朱爱国.基于精准视阈的职业教育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01).

[4]汪继章.精准扶贫:扶贫方式的革命性变革[J].中国扶贫,2015(11):28-30.

作者简介

张明星(1972-),男,现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吉首市 416000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