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0-21张琦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护理

张琦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52%>80.60%)及其自我管理能力评分[(89.45±4.25)分>(75.44±5.01)分]相对更高(P<0.05),而住院时间[(16.62±5.54) d<(25.49±6.61)d]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贴合患者的需要,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加快其康复进程。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护理

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复杂,且多为危急、重症,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躯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治疗后,还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恢复,期间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1]。神经内科护理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很高,需要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环节,并能够充分尊重患者的需求,给予其全面、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恢复,使其获得满意的医疗体验。本研究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治疗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患者,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服务(67例)和常规护理服务(67例),并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38/29,最高龄79岁,最低龄34岁,平均年龄(50.6±5.4)岁。脑血管疾病29例,周围神经系统疾病18例,脊髓疾病12例以及其他类型神经内科疾病8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36/31,最高龄76岁,最低龄35岁,平均年龄(49.5±5.8)岁。脑血管疾病27例,周围神经系统疾病21例,脊髓疾病14例以及其他类型神经内科疾病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對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的护理,持续进行病情和体征监测,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症处理。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进和补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①护理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和讲座,护理人员能够从中了解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并学习到科学、先进的专业技术。护理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其能够不断巩固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与此同时,护理培训还包括工作责任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具有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能够妥善处理神经内科护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精细化护理:结合既往的神经内科护理的经验,合理利用和配置医护资源,实施弹性坐班,既要保障神经内科护理的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在护理工作中更加精细。深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当中,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从中找寻问题所在,并快速反应,及时予以处理和解决。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该更贴合患者的需要,尊重患者意见,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其想法和态度,并将其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参考。

③心理护理与沟通:在神经内科护理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增进护患沟通,便于随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当患者出现消极、负面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进行开导,尽可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安感。治疗前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知识,讲解其治疗方法,强调治疗方法的优势作用,可以选择治疗成功的患者作为范例,以此来激励和鼓舞患者,增加其对于治疗的信心。

④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及相关治疗方法的认知,了解治疗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并能够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在饮食方面,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坚持低盐、低脂的原则,保证营养均衡。合理安排其日常作息,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保持愉悦的心情,能够按照健康教育的要求去做

⑤功能恢复训练:对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开始需要护理人员及其家属的帮助,然后逐渐恢复自主运动,正常进行站立、行走以及上下楼梯,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在67例观察组患者当中,52.24% (35例)的患者对护理感到十分满意,43.28%(29例)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另外有4.48%(3例)的患者对护理感到不满,护理满意率为95.52%。在67例对照组患者当中,38.81% (26例)的患者对护理感到十分满意,41.79%(28例)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另外有19.40% (13例)的患者对护理感到不满,护理满意率为80.60%。

2.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其自我管理能力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89.45±4.25)分,经过(16.62±5.54)d后出院。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75.44±5.01)分,经过(25.49±6.61)d后出院。

3讨论

发病猝然、病情进展和变化迅速是神经内科疾病的主要特点,危险程度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影响因素较多,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每一个步骤、环节都应做到规范、严谨,避免出现疏漏和差错。与此同时,还要从人性化的层面出发,紧密贴合患者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强调患者至上,跟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首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转变其传统的护理观念,认真、负责的对待工作,能够妥善处理任何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排除风险因素,充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然后实施精细化护理,考虑到一切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2]。深入到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在得到护理人员及其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下,患者对于康复更有信心。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在饮食、日常作息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要求患者认真遵循医嘱,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做到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减少延缓患者治疗恢复的相关因素,避免受到其干扰和影响[3]。另外,对于危重症患者、疑难杂症患者以及未知并发症需要重点进行护理,警惕异常征象,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进行预防[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2%,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89.45±4.25)分,住院时间为(16.62±5.54)d。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60%,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75.44±5.01)分,住院时间为(25.49±6.61)d。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强,住院时间更短,充分说明了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治疗恢复的积极影响。

在王燕等人的临床研究当中[5],64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3.8%(30/32),最长住院时间为25d,而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78.1%(25/32)最长住院时间为33d,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充分验证本组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使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提升,让患者满意、放心,帮助其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1]侯西婵.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157-158.

[2]陳妹,黄胯胯,林秀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 158+164.

[3]贺爱霞.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尤其是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39-240.

[4]李育珍,陈圆圆,黄哲和,戈玉媚.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施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9):92-94.

[5]王燕,宋召召.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26-27.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